本报记者 刘 琪
2020年伊始,央行就为市场献上一份“大礼”——2020年1月6日实施全面降准,释放长期资金逾8000亿元。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有利于实现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并且用市场化改革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2019年以来,央行关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的表述有所演进。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9年第一季度例会和2019年第二季度例会针对“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的表述为“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而在2019年第三季度例会和2019年第四季度例会,变为“下大力气疏通货币政策传导”,在本次宣布降准时,央行强调,“用市场化改革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
对于上述演进,中国民生银行研究员袁雅珵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主要释放出两点信号:一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上升到更重要层面,监管层对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问题更加重视,将会采取更有力手段下决心解决这一问题;二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必须要以市场化改革手段推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推动LPR运用,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此前市场化定价的主要堵点是银行贷款利率主要参考贷款基准利率定价,而后者长期保持不变,这造成银行贷款利率无法跟随货币市场利率同步下行。”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19年8月份LPR改革主要就是针对这一问题,将银行贷款利率定价基础转向LPR,而LPR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是MLF招标利率)的基础上加点报价,市场化、灵活性特征增强LPR引导银行贷款利率下行的有效性。
袁雅珵认为,当前大部分新发放贷款已实现参考LPR定价,近期央行也已针对存量浮动利率贷款部署了定价基准转换工作,稳妥有序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向LPR的平稳转换。对于银行来说,应主动提高自主定价能力,增强利率风险管理能力,配合推进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工作。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9年第四季度例会提出,要下大力气疏通货币政策传导,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坚持用市场化改革办法促进实际利率水平明显降低。对于如何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王青认为主要发力点有三个:一是,继续加大新发放贷款LPR定价比例;二是,着力推动现有浮动利率贷款转向LPR定价,切实降低企业利息支出负担;三是,央行还应加大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在LPR定价基础上加点幅度的监督考核,促进信贷利率和费用公开透明,防止商业银行通过提高信用风险溢价等方式,变相维持实际贷款利率,弱化LPR改革成果。
在袁雅珵看来,除了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发力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以及稳妥推进LPR改革外,还应通过考核激励机制的调整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民企等实体经济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资源倾斜,改善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意愿和能力。通过定向货币政策工具推动信贷资源精准对接小微、民企信贷投放,同时拓展小微、民企的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另外,还应支持银行通过发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等方式开拓资本补充渠道,缓解银行资本约束,释放信贷投放空间。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