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对外开放成地方两会热词

专家建议加快自贸区建设

  

  

  本报记者 孟 珂

  近日,河南、重庆、北京等地陆续召开地方两会,记者注意到,在今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地重点提出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具体来看,1月10日,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聚合提升开放通道、开放平台、开放环境优势,加快补齐开放短板,以开放倒逼改革,以开放推动创新,扩大招商引资。始终把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作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基础,全面强化开放理念,全方位打造开放环境,吸引国内外资本来豫投资。

  1月11日,重庆市市长唐良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重庆将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深入实施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行动计划,推动对外开放继续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方向走。

  1月13日,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吸引更多国际金融机构在京落地。高标准推进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三区”建设,力争年底前大兴机场综保区一期封关验收。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加强重点外资企业“一对一”服务。加快推进中德、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完成共建“一带一路”三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对外开放对经济发展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于地方而言,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有助于当地充分利用“内外”两类资源和两个市场,在“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引导下,有效地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也有助于欠发达地区引进吸收发达地区先进的技术和制度来带动本地发展,进而缩小区域差距。反映在宏观经济层面,便是整体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与经济活力的不断释放,这也为国民经济的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保障。

  对于地方对外开放的建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自贸区是对外开放的试验田,目前我国自贸试验区的数量已达到18个,涵盖所有沿海省份和部分内陆地区,这些地区要注重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改善投资便利化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下大功夫,强调差异化对外开放策略和区域间协同效应。而对于对外开放程度较弱的西部地区,如西北五省和西南四省,应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历史新机遇,发挥比较优势,重点打造本地特色及优势产业,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更好服务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总体布局。

  在付一夫看来,推动地方的对外开放,要综合考虑各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差异,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既要适合各地的现实状况,又要兼顾地区间的相互协调发展。此外,应继续推进各地之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借“一带一路”的东风,让更多地区融入其中。再有,各地应完善相关的制度保障,营造公平且健全的市场竞争与法律政策环境,为对外开放提供进一步保障。最后,一些地区可以尝试建设自贸试验区,以此来打造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