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郭冀川
当地时间3月15日,美联储将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0至0.25%,同时推出巨额QE计划,但未能拯救美国股市。美国股市于3月16日再度暴跌,至收盘下跌12.93%。加上3月16日开盘熔断,美股在6个交易日内已3次熔断,这种情况前所未有。
为何美联储的“放水政策”失灵了?《证券日报》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中国财富50人论坛高级研究员邓海清。他认为,美股暴跌表明投资者对美股信心崩溃,而中国资本市场不存在这一担忧。
美联储用药过猛
缘于被股市和债市绑架
美联储采取激进的宽货币政策,表面看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和石油价格下跌影响,邓海清认为,更深层的原因是被美国的股市和债市绑架了。“宽货币政策的动机是为了救市,但这一剂猛药反而造成了股市崩塌。”
一方面美国股市估值过高,泡沫不断积聚;另一方面疫情蔓延,美国公众对遏制疫情的信心不足。本就紧绷的资本市场神经,突然遇到超预期的流动性释放,反而造成了大范围的信心打击。
邓海清表示,应对短期金融市场冲击,更好的选择是提供流动性,同时,对实体经济提供更为直接的信贷、补贴等支持措施。所以美联储几次紧急降息之后,这种非常规的货币操作,并未引发中国、欧洲、日本央行的跟随。
作为全球资本市场的风向标,美国资本市场的动荡,对中国资本市场有何影响?邓海清认为,中国的情况较为乐观,“本次海外股市动荡,导火索是疫情,根本原因是欧美股市长期的高估值,现在已经演变到信心危机。但是,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恢复的信心在不断提升。”
中国不需要宽货币降利率
而应宽财政宽信用
疫情发生后至今,控制得最好的是中国。在邓海清看来,这份信心足以抵挡住外部压力。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央行会跟随美联储降息,但到目前为止,中国央行选择了保持定力、以我为主。
“中国央行应当保持独立性,基于中国实际情况,中国需要的不是宽货币、降利率,而是宽财政、宽信用,给实体企业带来更多实质性的帮助,打好复工复产攻坚战。”邓海清说。
中国1月份至2月份经济增长数据较低,特别是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邓海清认为,3月份工业增加值恢复是必然的。应该更加关注复工复产的效率,以及大规模复工后的疫情防控,因为只有企业正常运作起来,中国经济乃至资本市场才能平稳运行。
“疫情虽然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一定影响,但股市估值较低,具有更强的抗压性。随着企业复工复产,人们的信心不断增强。如果中国股市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经济增长在3月份开始向好,那么央行降息的必要性不大。”邓海清表示。
他认为,在海外疫情可能长期化的背景下,为了稳就业、稳经济,需要采取短期能见效的措施。
邓海清建议,通过发行长期特别国债、特别地方债,采取一系列宽财政政策,以最小的代价推动经济发展。
他分析说,逆周期调节的核心问题是给谁加杠杆。相比给企业、居民加杠杆,给政府加杠杆更便利和有效,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动态调整。今年增加财政赤字,可以明年减少,是可逆的政策,也能把加杠杆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在中国国债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的当下,应当抓住历史性机遇,增加发行长期特别国债、特别地方债,锁定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长期融资成本,利国利民。”邓海清说,当前债券市场参与者对于安全资产有极强的需求,发行特别国债、特别地方债,在满足金融市场需求的同时,也能利用低利率增加政府融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