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李 正
3月19日,商务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用好内外贸专项资金支持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工作的通知》,提出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外经贸领域予以倾斜,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影响,促进外经贸高质量发展。
业界认为,受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以及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外贸企业可能会遇到外需不振、订单减少等问题。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的外贸形势受到三方面影响:海外新冠疫情带来的需求端萎缩、供应链的传导,以及企业和居民的消费预期下降。
针对严峻的外贸形势,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举措,从多个层面对企业提供支持,稳定外贸行业。比如,上海市商务委日前下发的《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外贸企业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指出,对企业复工复产急需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机器设备等产品,设立通关“绿色通道”;对因疫情影响产生的企业延迟交货、退换货等情况,及时办理手续,提供相关便利。
刘哲表示,近期各地出台的稳外贸政策,主要是从时间和手续两方面为进出口企业便利通关提供支持。比如在流程方面简化企业注册、备案、变更等手续,简化特殊医疗物资的审批流程;在时效方面压缩食品检疫审批时间,从快办理行政处罚,减少开箱核验,提高机检比例等。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外贸产品的运输和通关效率,有利于改善复工生产外贸企业的经营周转效率。
日前,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称,对受疫情影响严重、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的中小微外贸企业,贷款本息可延长至6月30日。此外,进出口银行免收湖北省和疫情影响严重行业的中小微企业2月份贷款利息。
刘哲认为,当前我国外贸企业困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短期的流动性压力,以及部分疫情严重国家、地区的需求萎缩,造成短期业务量的下降;二是产品供给不足,导致供应链及中长期市场份额的不确定性。
“政策层面不仅需要及时采取金融支持措施,缓解外贸企业的短期流动性压力,同时还要搭建平台,帮助外贸企业进行销售渠道和市场的再整合。企业层面应该加快开拓内需市场,拥抱互联网,融入电商销售的新模式,保证企业存货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刘哲说。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外贸企业面对未来严峻的外贸形势,要做好提前准备,比如在出口结构上进行调整,对发货的节奏以及订单的执行情况进行合理优化。同时要做好成本节约,为未来规划好足够的现金储备。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