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科创板“含科率”指标明晰:“3+5”评价指标瞄准核心技术筛选

  本报记者 杜雨萌

  随着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即将破百,监管部门对于申报科创板上市企业的“科创基因”,终于给出明晰的量化标准。3月20日,证监会发布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简称《指引》)除进一步明确科创属性企业的内涵和外延外,还同步提出了科创属性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

  国信证券高级研究员张立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意义在于更好地提升科创企业申报的及时性和精确率,既能提高包容度,支持创新,为创新留足空间,又能守住底线,防止越界,充分做到有的放矢,有靶可依。

  据悉,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常规指标+例外条款”的结构,包括3项常规指标和5项例外条款。企业如同时满足3项常规指标,即可认为具有科创属性;如不同时满足3项常规指标,但是满足5项例外条款的任意1项,也可认为具有科创属性。

  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既是落实科创定位、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的主旨,同时,也有助于监管层更有效率地审核在科创板申请上市的企业,以及拟申报企业“自我对标”。

  “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将成为科创板综合配套改革的有益补充。”张立超分析称,从上述条款和企业规模来看,虽然营收规模大的企业较易满足3项常规指标的要求,但是也不能就此而低估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毕竟挑战者的天然地位往往使得中小企业更加具有创新精神。整体上看,“3+5”评价指标体系既增强了对科创企业的“硬科技”导向,又体现了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的包容性,相比较来看,预计该《指引》的发布不会对真正具备科技创新企业的申报构成障碍。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无论是3项常规指标还是5项例外条款,简而言之,“核心技术”可以说是其共有的关键词。

  在张立超看来,长期以来,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含量薄弱严重制约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无论是产业形态还是增长方式,都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指引》中明确包括研发投入、发明专利等细化标准,也是为了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在承接企业转型升级、培育科技创新主体的重要作用,以此助力科技创新,更好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郭一鸣也表示,在目前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中,存在着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所以在对高科技企业申请科创板上市的考察中明确相关“科创”条件,这进一步体现出监管层对科创板定位的确定性,以及期望通过科创板真正培育科创企业、服务于新经济的殷切期望。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该《指引》发布后的第二天即3月21日,科技部印发的《关于科技创新支撑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中特别提到,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行动,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对接服务与培训指导,同时,与证监会、上交所、深交所等加强合作,畅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渠道。

  “此次疫情对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和资金链造成了较大冲击,而高新技术企业能否顺利发展,将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创新实现的程度。”张立超认为,现阶段科技部提出开展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行动,畅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渠道,一方面是为了缓解高新技术企业近期因疫情影响而面临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此举也有助于让更多优质的科创企业能及时登陆市场,进而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