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年内可转债发行热规模降 估值偏高减弱配置性价比

  本报见习记者 王思文

  今年,可转债发行依旧火热。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今年第一季度还没结束,A股可转债发行只数已达40只,同比分别增长37.93%。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可转债发行规模却同比下滑明显,年内发行规模为413.25亿元,同比下降66%。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年内A股可转债发行只数同比明显增加,发行规模却下滑65.88%。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截至3月24日),A股可转债发行只数共计40只,合计发行规模达413.25亿元,相比而言,去年同期发行只数为29只,合计发行规模达到1211.3亿元。据记者了解,这主要是由于去年年初A股市场行情偏好,可转债发行也随之升温。

  保荐承销机构方面来看,据《证券日报》记者整理,今年已有24家券商参与到可转债项目的发行之中。中信建投证券成功发行的可转债项目数量(包括联席项目)最多,达5个;中信证券位列第二,有4个项目;兴业证券和华泰联合证券并列第三,分别有3个项目;浙商证券、招商证券、申万宏源承销保荐、华安证券、国泰君安、国金证券、平安证券各有2个项目。

  据可查数据显示,券商承销的可转债收入在投行业务里占比细微,有些券商甚至还未涉及可转债项目。但随着可转债发行逐渐常态化,有望为券商承销收入带来新的增长点。

  事实上,自2017年9月8日证监会发布《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后,“全民打新债”一度掀起热潮,尤其是去年全年发行规模达到历史新高,其中去年一季度可转债发行规模就已超越2017年全年水平(2017年全年规模仅为948.36亿元)。

  随着股市行情的变化,近期有不少投资者将投资配置的目光再次转移到“可转债”上。“最近申购可转债算是我的‘标配操作’了,虽然中签的比例不大,但也能挣点小钱。”一位普通投资者告诉记者。

  对此,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投资者在申购可转债之前,应对可转债对应的正股投资价值进行分析,包括该股的估值水平、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等方面,从而降低可能因破发而导致的损失,不应该跟随市场情绪盲目申购。”光大证券也提示,可转债整体估值水平偏高,当前可转债投资应该更多地配置稳健标的,以及少量价格较低的弹性标的。

  从二级市场方面来看,今年以来可转债市场受外围的影响下行,转债市场的投机氛围较为浓厚,近期更有部分可转债因涨幅过高而引起监管关注。

  据天风证券数据显示,上周中证转债指数周跌幅0.93%,明显强于权益市场,并且在权益市场整体成交缩量的情况下,转债市场成交量创历史新高,中证转债周成交额达到3471.52亿元。

  “主要原因是权益市场不明朗的情况下,非机构大资金转移战场,通过资金优势运用量化等操作方法,在转债的交易规则下扩大个券当日交易,将个券价值完全从正股价值中独立出来。虽然这种交易策略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转债的估值体系和标准,使得这类转债的转股价值偏离度较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这种市场化的交易行为正在逐步解决困扰转债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流动性。”天风证券孙彬彬认为。

  财通证券认为,整个转债市场估值水平的提高,会让配置性价比进一步减弱,近期转债市场情绪或迎来降温。光大证券则认为,可转债估值水平短期显著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纯债的利率偏低,权益市场大幅向下调整的可能性较小,不过可转债对固收类账户的吸引力仍然较大。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