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陕西煤业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年度报告摘要(下转C247版)

  陕西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代码:601225          公司简称:陕西煤业

  陕西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希格玛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希格玛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确认,2019年度合并报表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43亿元。公司2019年度拟向股东分派现金股利34.902亿元,以公司剔除回购股份后股本96.95亿股为基准,每10股分派现金股利3.60元(含税),占当年合并报表实现的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2019年度公司回购股份资金支出12.24亿元,占当年合并报表实现的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0.50%,以上两项合计2019年度公司分红比例占当年实现可供分配利润的40.50%。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

  ■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公司属煤炭采掘业,主要从事煤炭开采、洗选、运输、销售以及生产服务等业务,煤炭产品主要用于电力、化工及冶金等行业。公司煤炭资源储量、年产规模、人员工效均排名国内煤炭行业前列。2019年,公司聚焦煤炭高质量发展,以“五个一流”(效益一流、质量一流、管理一流、创新一流和文化一流)为目标,以煤矿安全生产为中心,以打造智慧平台为载体,推动矿井“四化”(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着力打造“智能矿井、智慧矿区、安全高效绿色发展的一流企业”。在做优做强主业的同时,公司合理利用资本运作平台,抓住能源产业变革和结构调整机遇,积极布局新能源优质资产,探索构建能源互联网产业生态链,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产能释放方面。公司煤炭生产结构持续优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公司先后取得小保当一号矿核准变更1500万吨/年,已通过联合试运转验收。小保当二号矿核准变更1300万吨/年。袁大滩矿500万吨/年已通过联合试运转验收。充分保障了后续优质产能稳步释放。

  煤炭生产方面。公司强力推进“四化”建设,促进矿井健康高效发展。持续优化生产系统,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构建安全生产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强力推进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建设,实现减人提效。加快快速掘进装备应用,提高单进水平。推进生产辅助系统集中控制建设。实现“无人值守,有人巡检”。积极推进智慧化矿区建设,提高智能化水平。报告期内,公司完成煤炭产量 1.15 亿吨,同比增长6.3%  。

  煤炭销售方面,公司坚持围绕“沿海看神华、中部看陕煤”战略市场布局,以满足用户的价值需求,积极抢占核心市场份额和主导权为目标。优化市场结构、运输结构与用户结构,确保市场稳定、价格稳定,应对市场下行挑战。以加快数字化转型、争做行业标准制定者、构建多式联运物流体系和打造高水平管理体系。2019年,公司煤炭销量 1.78亿吨,同比增长近24.9%。

  经营管理方面,公司坚持以世界一流水平为导引,通过持续开展对标管理,全过程全方位全价值链立体式对标,结合实际,创新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公司创新设立标杆中心平台,构建外部智库平台,对接一流技术和一流管理,助力解决工作中的技术难题、管理难题,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益。2019年公司管理创新成果《大型煤炭企业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对标管理》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的荣誉。

  资本运作方面,公司立足资本市场,与专业基金管理人合作,以组建合伙企业和认购信托计划方式,开展股权投资业务,提前布局与公司主业互补、盈利接续的新能源行业优质资产,借助改革红利,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同时,公司圆满完成股份回购工作,稳定市场预期,推动公司股票价值的合理回归,维护投资者利益,巩固了陕西煤业资本市场的良好形象。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是资源优势。公司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品质优异、赋存条件好,自然灾害少。97%以上的煤炭资源位于陕北矿区(神府、榆横)、彬黄(彬长、黄陵)等优质采煤区,特别是陕北地区煤炭赋存条件好,埋藏浅,开采技术条件优越,矿井均为大型现代化矿井,开采成本低,生产成本优势明显。产煤区90%以上的煤炭储量属于优质煤,煤质优良,属特低灰、特低磷、特低硫、中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气化煤和理想的化工用煤。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二是产能优势。公司煤炭产能分布合理、发展可期。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所属矿井中,95%以上产能均位于国家“十三五”重点发展的大型煤炭基地:神东基地、陕北基地、黄陇基地。目前陕北矿区红柳林、张家峁、柠条塔、小保当一号、二号(在建)五对千万吨级矿井,陕北矿区千万吨矿井规模将集群化,产能优势将更加明显。

  三是成本优势。公司通过新技术、新科技的合理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构建预算管理“日清月结”模式。实施资金司库信息化,发挥资金在经营管控中的硬约束与引导性作用,严控非生产性支出费用。

  四是区位优势。从地理位置来看,公司主力矿井位于陕西榆林,与宁夏宁东、内蒙古鄂尔多斯共同组成我国能源化工“金三角”,具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优势。铁路建设方面,到“十三五”末,陕煤集团自营性铁路专支线里程将达到580公里左右,将与包西、神朔-大秦、神朔黄、太中银、浩吉、瓦日、蒙冀等双向七个通道独立相连成为最稳定的煤炭货源供给系统,具有选择权的煤炭集运铁路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煤炭产业核心竞争力。随着陕煤入川不断扩大西南市场影响力,依托浩吉铁路及江陵港,“沿海看神华,中部看陕煤”的新格局将逐步形成。

  五是技术优势。公司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强化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强强联合”,破解企业发展技术难题,突破行业关键技术创新,促进科技转化不断引领行业技术创新。公司与中国矿业科学协同创新联盟、中国科学院院士团队合作共同实施的无煤柱自成巷“110/N00工法”, 解决了煤炭开采长期面临的‘安全、资源回收和开采成本’三个突出瓶颈问题,被业界誉为“第三次矿业科学技术革命”。彬长矿区成立灾害综合治理工程研究中心,产学研深度融合,进一步聚合攻关,提升防灾治灾能力。2019年,公司拥有国家级科研机构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0个,全年申请专利193项,新增授权专利113项,完成科研项目92个,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103项,获省部级奖项6个。

  六是平台优势。公司依托陕西煤炭交易中心与销售公司、物资公司有效协作,实现现金流、物流、信息流“三流”融合的管理模式、“网上交易、异地交割”的交易模式。2019年物资公司,持续优化物资采供信息化系统。创新实现与“无计划采购+云储备+互联网销售”等新模式的无缝对接、融合发展,物资仓储管理完成了从“传统库房”向“智慧云仓”的转型升级。

  公司严格按照上市公司治理要求,建立了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风险防范体系和内控体系。通过强化过程控制,持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公司的管理团队拥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能力,长期专注于能源行业,致力于为股东创造价值。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

  3.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股本及股东情况

  4.1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 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

  ■

  4.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

  4.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

  4.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1公司债券基本情况

  单位:亿元  币种:人民币

  ■

  5.2公司债券付息兑付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已于2018年8月6日支付“17陕煤01”债债券利息(2017.8.10-2018.8.9)4750万元,截止报告期末无欠息情况。

  公司于2019年4月29日支付“18陕煤01”债券利息(2018.4.27-2019.4.26)9720万元,于2019年8月12日支付“17陕煤01”债券利息(2018.8.10-2019.8.9)4750万元,截止报告期末无欠息情况。

  5.3公司债券评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019年5月31日,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出具了《陕西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债券2019年跟踪评级报告》(联合[2019]884号),维持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维持“稳定”;同时维持“17陕煤01”、“18陕煤01”信用等级为“AAA”。

  报告期内,公司主体评级不存在评级差异。

  5.4公司近2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适用  □不适用

  ■

  三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我国经济运行延续总体平稳发展态势。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煤炭市场供需呈紧平衡态势,价格中高位运行,煤炭企业盈利能力大幅度增强。公司坚持以 “创新、安全、高效、绿色、和谐”为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强力推进“四化”建设为主线,通过 “规划引领、四化建设、对标管理、多级协同” 四个着力点,打造“智能矿井、智慧矿区、一流企业”,实现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1、强化战略引领  明确高质量发展方向

  报告期内,公司将“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融入到企业运营管理中,超前谋划完善战略思路,明确高质量发展方向。围绕煤炭产业总体发展思路,分析产业发展趋势,统筹谋划产业升级、布局优化、产品结构等要素,进一步明确公司《陕西煤业中期发展规划》、《陕西煤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和路径研究》,在管理、装备、环保、科技和人员等方面,建立更加科学的专业发展规划和管理机制,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提高政治站位,筑牢安全发展根基

  报告期内,将“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的理念融入到企业运营管理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公司规范运行安全生产信息共享平台,全面分析安全生产信息和运行数据,实现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联动管理。深化煤矿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构建双重预防智能掌控系统。完善灾害防范综合治理体系,提高灾害预防水平和治理能力。建立全员安全培训考试系统,加强职工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素质。推行“NOSA”安健环管理体系,提高安全风险防范水平。加强应急救援建设,提升应急救援保障能力。2019年,公司红柳林矿、张家峁矿、黄陵二号矿、建新煤矿、孙家岔矿、韩家湾矿等9对矿井达到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报告期内杜绝了重大及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3、优化运输结构  提高供给保障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做大铁运基数与优化运输结构并重,通过深化路企互保合作,积极配合西安局三年货运增量行动,在铁运总量创历史新高的同时,实现了运输结构优化和重点流向突破。陕北启动了冯家川站台“公转铁”,实现了蒙冀线、太中银线及瓦日线“三线东出”,极大提升了优质产品外运能力。随着浩吉、靖神铁路开通运行,铁路调入量将大幅增加,与蒙西煤炭相比,陕西煤炭距离两湖一江地区更近,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公司在两湖一江地区将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未来两湖一江地区将成为重要的目标市场。

  4、发挥科技引领  创新驱动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以“四化”建设和科技创新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按照集约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管理思路,确立了“生产智能化、运营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决策科学化”四化合一“智慧陕煤”发展目标。建成智能化开采工作面,推广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实现了机器人巡检。搭建国内首屈一指的安全生产信息共享平台,积极推进智慧矿区建设。探索5G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实际生产工作中的应用,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透明化管理。2019年,黄陵矿业发布行业首个“智能化无人综采工作面”标准,这是煤炭行业首个关于智能化开采领域的技术标准。引领着煤炭行业发展。

  5、借脑外部智库  布局新兴产业优质资产

  报告期内,公司结合十九大精神以及国家鼓励并推进的八大新兴产业方向,依托投顾模式,借脑外部智库,及时优化投资产业地图,紧抓产业迭代与转型的时机,聚焦行业前沿、产业高端、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新材料、能源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等行业优质资产,审慎、规范的开展投资业务。对于已投标的,密切跟踪其运营情况和上下游产业链变化,做好投后管理工作。为公司转型发展提供支撑。

  6、创新管理模式  提高经营管控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以世界一流水平为导引,通过持续开展对标管理,全过程全方位全价值链立体式对标,结合实际,创新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管理方面,设立标杆中心平台,助力解决公司存在的技术难题、管理难题,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益。财务方面,推进煤炭产供销全过程财务实时管理项目建设,打造煤炭产供销三网联动智慧平台。风险防范方面,建立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公司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销售、物流、综合服务等方面,实施应用“互联网+” 新模式,逐步形成具有“陕煤特色”的创新管理模式,促进公司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也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发展样本。

  7、践行社会责任?高效绿色发展

  报告期内, 公司以“党建促脱贫 产业促发展”的思路,开展精准扶贫。通过提高党员精准扶贫思想认识,让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按照项目带动发展、产业助力扶贫的思路,依托当地产业,建立了各类合作社,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农民收入。2019年公司通过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帮扶村稳定脱贫。

  公司围绕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坚守环保底线不动摇,自觉履行《环保法》赋予企业的主体责任,不断完善环保管理体制,规范节能环保管理流程和工作程序,从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构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企业。2019年公司所属张家峁煤矿和红柳林煤矿进入省级绿色矿山名录。黄陵一号矿、建庄煤矿、建新煤化进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

  2.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1)、产量与销量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煤炭产量11,494万吨,同比增加685万吨,增长6.34%;实现煤炭销量17,849万吨,同比增加3,556万吨,增长24.88%。其中:铁路运量8,101万吨,同比增加2,229万吨,增长37.96%。

  ■

  (2)、售价与成本

  报告期内,公司煤炭售价为383.47元/吨,同比上升10.51元/吨,增幅 2.82%。原选煤单位完全成本210.51元/吨,同比上升14.05元/吨,增幅7.15%,其中收入增加影响税费增加6.15元/吨,计提矿山地质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增加 4.85元/吨。

  (3)、收入与利润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4.03亿元,同比增加161.80亿元,增长28.27%;实现利润总额193.90亿元,同比增加6.42亿元,增长3.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43亿元,同比增加6.51亿元,增长5.92%;基本每股收益1.18元,同比增加0.08元,增长7.15%。

  2.1主营业务分析

  2.1.1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

  2.1.2收入和成本分析

  √适用 □不适用

  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4.03亿元,同比增加161.80亿元,增长28.27%。其中煤炭业务实现收入706.15亿元,占总收入的96.20%,同比增加156.43亿元;运输业务实现收入11.33亿元,占总收入的1.54%,同比增加3.05亿元;其他业务实现收入16.55亿元,占总收入的2.26%,同比增加2.32亿元。

  2019年公司发生营业成本433.57亿元,同比增加139.96亿元,增长47.67%。其中:煤炭业务成本414.65亿元,占比95.64%;运输业务成本6.39亿元,占比1.47%;其他业务成本12.53亿元,占比2.89%。

  2.1.2.1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情况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

  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情况的说明

  2019年,公司煤炭产品销售收入情况如下:

  按产品来源分析,2019年公司销量17,848.96万吨,同比增加3,556.46万吨,影响收入增加132.64亿元;煤炭综合售价383.47元/吨,同比增加10.51元/吨,售价影响收入增加18.76亿元。其中:自产煤销售11,335.95万吨,同比增加800.49万吨,影响收入增加29.01亿元; 自产煤售价362.30元/吨,同比下降0.14元/吨,影响收入减少0.16亿元。贸易煤销售6,513.01万吨,同比增加2,755.97万吨,影响收入增加110.92亿元;贸易煤售价420.32元/吨,同比增加17.86元/吨,影响收入增加11.63亿元。“一票制”结算收入同比增加5.03亿元。

  单位:万吨 元/吨

  ■

  按销售品种分析,2019年公司原选煤销售收入610.27亿元,同比增加收入153.92亿元。其中原选煤销量15,701.21万吨,同比增加3,618.02万吨,影响收入增加131.65亿元;原选煤售价374.86元/吨,同比增加10.98元/吨,影响收入增加17.24亿元。洗煤销量2,147.75万吨,同比减少61.56万吨,影响收入减少2.60亿元;洗煤售价446.44元/吨,同比增加23.80元/吨,影响收入增加5.11亿元。“一票制”结算收入同比增加5.03亿元。

  单位:万吨 元/吨

  ■

  2.1.2.2产销量情况分析表

  √适用 □不适用

  ■

  2.1.2.3成本分析表

  单位:万元

  ■

  注:成本分析其他情况说明

  营业成本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外购煤成本增加,以及自从2018年8月1日起实行矿山地质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导致成本增加所致。

  2.1.2.4主要销售客户及主要供应商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538,219.52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2.96%;其中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1,061,215.82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4.46%。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735,898.85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5.75%;其中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1,680,068.32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4.28%。

  2.1.3费用

  √适用 □不适用

  销售费用:2019年销售费用27.68亿元,同比增加5.74亿元,增幅26.14%,主要是公司本期贸易煤中一票制结算量增加,导致铁路运费增加。

  管理费用:2019年管理费用56.28亿元,同比增加4.44亿元,增长8.57%。主要是耕地占用税\水资源税和薪酬增加。

  财务费用:2019年财务费用5.47亿元,同比增加4.89亿元,增长825.83%。主要是子公司---小保当矿业公司由基建期转入经营期,资本化利息转入费用化,导致财务费用增加。

  2.1.4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

  注: 研发人员数量单位为“人”。

  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期公司研发投入主要是安全生产信息共享平台项目,该项目是在智慧矿山标准规范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最新的空间信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构建安全生产管理GIS“一张图”共享服务平台,实现陕西煤业协同调度、集中管控及科学决策。

  2.1.5现金流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

  (1)经营活动

  2019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2.00亿元,同比减少5.58亿元,其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加232.86亿元,增长37.75%,主要是销售规模增长,应收票据收回、票据池票据解付收回资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212.05亿元,增长89.79%,主要是销售规模增长外购煤成本增加;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增加15.97亿元,增长14.82%,主要是公司收入及利润增加导致支付的税费增加。

  (2)投资活动

  2019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8.25亿元,同比增加21.30亿元,增长26.78%。其中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同比减少1.52亿元,下降97.92%,主要是本期投资赎回同比减少;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同比增加10.74亿元,增长398.82%,主要是本期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同比增加;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增加3.78亿元,增长109.98%, 主要是联营企业委托贷款还款。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减少27.35亿元,下降68.16%,主要是本期信托产品减少;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增加14.90亿元,增长494.99%,主要是支付联营企业委托贷款和信托投资付现同比增加。

  (3)筹资活动

  2019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3.06亿元,同比减少3.50亿元,下降4.40%,其中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减少33.86亿元,下降64.42%;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减少20.23亿元,主要是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同比减少19.93亿元,下降99.95%。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同比减少38.14亿元,下降49.58%,主要是本期偿还到期贷款同比减少;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3.23亿元,主要是偿付贷款利息增加所致。

  2.2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2.2.1资产及负债状况

  单位:万元

  ■

  2.2.2截至报告期末主要资产受限情况

  2019年12月末公司受限货币资金150,729.51万元,主要是为矿山地质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存款、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等。受限应收票据106,821.39万元,主要是已质押的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2.3煤炭行业经营性信息分析

  2.3.1煤炭主要经营情况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

  注:产量、销量单位为万吨。

  2.3.2煤炭储量情况

  单位:吨

  ■

  2.4投资状况分析

  对外股权投资总体分析

  2019年年末股权投资金额121.04亿元,较上年增加17.54亿元,投资情况详见“第十一节.七.(11)、长期股权投资”。

  2.4.1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  □不适用

  详见“第十一节.七.(2)交易性金融资产及(12)其他权益工具资产”。

  3、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3.1行业格局和趋势

  √适用  □不适用

  3.1.1宏观经济环境

  (下转C247版)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