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新三板再出发 资本市场改革打开“立体格局”

  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 从快速发展到遭遇成长烦恼,再到改革破局,新起点上再出发的新三板,改革力度超出预期,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取得又一重要突破。至此,“立体化”市场格局已日渐清晰。坚守服务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定位的新三板,正在成为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重要平台。

  持续探索 破解难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可谓世界性难题。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下,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提升这一企业群体的直接融资比例,是破解难题的关键,也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须解决的重点问题。

  七年前,全国股转系统(新三板)揭牌运营让广大中小企业充满企盼。自2013年诞生之初,新三板就被定位为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桥头堡。从无到有、逐渐探索,新三板形成了很多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制度设计,累计服务万家企业。

  然而,随着市场规模的增长以及挂牌公司的成长壮大,市场结构日渐变化、市场需求日趋多元,新三板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迫切需要提升市场吸引力、改善融资交易功能、增强流动性、进一步畅通多层次资本市场上下联系。

  在全球经济金融不确定性增强的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更加需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稳住基本盘,资本市场更需要精准发力,释放活力。新三板改革刻不容缓。

  找准关键 激发活力

  从去年10月公布方案,到克服疫情影响坚定推进,再到精选层设立跑出“加速度”,新三板改革的每一步进展都牵动着各方的目光。

  实际上,新三板改革是一个持续深化的过程,既是对前期经验的总结和吸收,也是根据新的市场需求的大胆创新。

  从成立开始,新三板就在不断探索符合中小企业成长规律的制度设计,很多探索无先例可循。尽管经历了低迷,但新三板带来的积极变化已悄然发生:很多挂牌公司在新三板不断融资、成长壮大,踏入上市公司行列;更多挂牌公司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信息披露质量和公司治理水平大为改观,实现了由家族企业到公众公司的飞跃。

  这一轮新三板改革坚持服务中小企业的“初心”,以转板制度为牵引,创新推进公开发行、连续竞价、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改革措施,夯实市场基础制度,全面提升市场功能,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错位发展,拓展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

  本轮改革措施亮点颇多。转板上市将打通优质挂牌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上升通道,更好发挥新三板承上启下作用;更加完善的融资交易制度、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和引入长期资金等措施,将提升市场融资功能、流动性和价格发现能力;新的监管制度在有效提高挂牌公司质量的同时也体现监管“温度”。 

  即将亮相的精选层,既是本次新三板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又是连接各项改革措施的关键“枢纽”,让优质挂牌企业能够更加灵活、从容地选择资本市场服务,实现高层次规范发展。

  如果说精选层是新三板的“排头兵”,创新层和基础层则是新三板的“生力军”和“后备军”。本轮改革是全面改革,惠及创新层和基础层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已经落地。创新层和基础层企业已从融资渠道拓宽、融资成本降低、市场流动性提升等方面切身享受到改革红利,投资者也将拥有更多“掘金”的机会。

  成效初显 打造“前沿阵地”

  新三板改革成效已初步显现,32家企业即将成为首批精选层挂牌公司。投资者数量增长迅速,合格投资者已超151万,较改革前增长超过4倍。投资者参与意愿积极,首批精选层企业平均网上申购倍数超过362倍,反映了市场对新三板改革认可和期待。

  再次出发的新三板,即将面临市场检验。这个过程中,或许会出现波折:精选层作为新三板中一个全新层次需要市场各方的充分磨合;中小企业成长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影响市场表现……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市场各方需要更多理性、包容和耐心。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各项重大改革持续加速推进,不断回应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面向未来,中国资本市场肩上的责任更重,需要对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的中小企业更加包容。

  在注册制理念引领下,新三板改革正在加速打造适合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随着改革的推进,新三板将为更多中小企业提供全周期、全链条的资本市场服务,成为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前沿阵地”和“创新工场”。

  作为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一环,面貌一新的新三板将与科创板、创业板一起重塑多层次资本市场。

  改革只有进行时。我们相信,随着新三板改革措施全面落地,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将进一步得到提升,未来的新三板将在持续改革创新中释放出更大活力。

  (更多新三版报道详见A4版)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