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雨萌
随着一系列有利于防控疫情、稳外贸的措施落地,外贸企业的经营压力得以部分缓解。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外贸进出口2.8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1.65万亿元,同比增长11.6%;进口1.23万亿元,同比下降0.5%。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疫情蔓延影响,当前全球商品贸易正处于两位数以上的负增长状态。在此背景下,我国出口不降反升,远超市场普遍预期,与国内稳外贸政策持续发力密切相关。尤其是从拉动出口的主要动力来看,8月份,以口罩为代表的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医疗仪器及器械和塑料制品出口额保持高速增长,同比增速达到58.5%。
“可以看到,2月份包括减税降费、金融扶持、增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在内的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对各类外贸出口企业较快复产复工、争取海外订单起到了定向支持作用。而随着国内疫情防控逐步取得阶段性胜利,这类企业的产能开始转向海外,成为最近一段时期拉动我国出口的主力军。”王青认为,在今年全球出口贸易大幅下滑背景下,这些政策举措有效增强了我国外贸企业的竞争力。
昆仑资产管理中心首席宏观研究员张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疫情的突发对我国跨国产业链带来负面影响,这也就使得我国今年稳外贸任务会更繁重。不过,年内出台的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无疑在我国逆周期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着重解决了企业资金、资质问题,同时着眼于降低成本、疏通物流渠道,起到了帮助外贸企业“恢复元气”的作用。当然,企业如果仅靠政策的帮扶就想渡过“难关”是不现实的,只有其进一步创新发展方式,才能与政策形成有效合力。
目前,中国股市总市值70万亿元,约占国内GDP的70%。某种程度来说,上市公司的经营运行情况,似乎也能代表相关行业领域的运行轨迹。
以商业贸易类上市公司——弘业股份为例。据公告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公司营业收入约5.8亿元,同比下降27.26%;净利润约100.42万元;而从其中报数据来看,今年前6个月,该公司营业收入约15.24亿元,虽同比仍下降4.94%,但降幅已有明显收窄,同时该公司上半年净利润达到约0.23亿元,较第一季度有明显放大。
该公司坦言,今年上半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贸易摩擦叠加疫情带来的影响下,受市场需求锐减、客户订单被取消或延期交付等影响,公司进出口业务承受了较大的压力。不过,随着公司进一步强化线上线下协同,通过科学调整市场和产品结构,紧抓疫情防控物资出口机遇,上半年不仅资产质量、抗风险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同期净利润更是实现扭亏为盈。
事实上,不只是弘业股份,从包括小商品城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告中亦可以看出,得益于稳外贸政策效果的持续显现,上市公司除了稳定外贸企业订单,还进一步开拓内贸市场、推动线上线下销售加速融合。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整体上看,我国出口结构调整趋势向好的势头没有改变,外贸发展的基本面也没有改变。未来外贸企业应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大力推进产品结构升级以及贸易结构升级。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