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今日视点:上市公司“提质” 触发了一场“超级协同”

  

  张 歆

  资本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枢纽力,近期又添了新注脚。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笔者注意到,这份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关键词的文件,至少“点名”部署了证监会、央行、发改委等15个部门和各省级人民政府在共计17个方面进行协同,粗略统计,至少涉及40余个省部级行政单位,如此阵容可谓“超级协同”。笔者以为,背后原因至少有三个:

  首先,上市公司是实体经济的重要“肌体”,其质量不仅关系到资本市场生态体系的健康稳定运行,还关系到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资本市场作为最重要的投融资平台,将市场主体和资金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数量已超4000家,总市值超过70万亿元,基本覆盖了各行业重点龙头企业和细分领域较强核心竞争力企业,是实体经济的中坚力量。同时,在投资端,A股市场连接着逾1.7亿投资者,投资者个人财富获得感的实现、投资风险防控都需要高质量上市公司。

  由此再深入推演可以发现,上市公司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六稳”“六保”工作的落实。其中,“六稳”中的稳金融、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与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直接相关;“六保”中的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也是如此。因此,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并不仅仅是资本市场的任务,也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备配置”。

  其次,借助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上市公司能够成为经济发展动能的“信号放大器”。

  资本市场之所以被赋予“枢纽”定位,是因为其在资源配置中有着引导、撬动作用,可以吸引资金、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广泛参与。落实“六稳”“六保”要求,能够强化逆周期调节,甚至是预先布局提前应对。

  以上市公司宁德时代为例,上市之前该公司净资产不足265亿元(2017年年底),但是两年多的时间后,已经可以拿出最高约191亿元投资产业链上下游的境内外上市公司。该公司变化的一部分原因,可以在资本市场来找寻。在2018年年报中,公司表示,在创业板挂牌上市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公信力,丰富了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完善了员工长效激励机制,首发募集资金的到位也为公司进一步提升研发、生产能力提供支持。此外,2020年,宁德时代为上马新产能已经在筹划非公开发行。

  事实上,在资本市场,与宁德时代一样快速成长的优秀企业还有很多。因为,资本市场为其破除了发展资金不足的桎梏,提供了大手笔科研投入的可能,上市公司也就拥有了“超常成长”的可能,从而持续放大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第三,上市公司进一步提质触发的“超级协同”,除了表明该项工作的重要性,也说明上市公司质量仍有明显提升空间、存在需要以合力才能解决的痛点。

  笔者注意到,国务院对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工作部署在持续升维。2005年,《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的通知》已经成文,彼时的部署主要由证监会来落实。本次《意见》则是根据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的发展赋予时代使命,并强化了部门、地方政府之间的协同作用。这就类似于将数学运算中的“连加”改换成“连乘”,其最终实现的政策效果自然有望跃升。而且,这种跃升是市场非常期待、甚至于急需达成的。

  例如,《意见》指出,支持国有企业依托资本市场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国资委10月12日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央企业资产总额的约68%已进入(境内外)上市公司。但是,另有研究表明,地方国有资本证券化率仍然存在地域不均衡性,最低的仅为14%左右。由于地方政府才是地方国有资本的“最终控制人”,地方国有资本证券化率的提升显然需要“纵(有关部门)横(地方政府)”的合力拉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需要资本市场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同时,也需要中国经济的每一个“发展因子”齐心协力。事实上,从4000余家上市公司到1.2亿户市场主体企业,从1.7亿A股投资者到14亿人口,在这场以上市公司进一步“提质”为契机、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奋战中,并没有局外人!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