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回声(下)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从创业开始,传承着红色基因和民族血脉的中国太平持续革故鼎新,迸发出强大生命力,闪耀着优秀的光芒。
立足中国香港,跨境经营,服务全球,集团及旗下有11家机构获得国际权威评级机构授予的“A级”评级,是中国保险业获得国际“A级”评级较多的保险集团。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入围《财富》世界500强,充分展现了自身实力与成长潜力。
崛起之路:
首创集团化经营
目前,中国太平是国内保险业经营体系较完善的公司,也是国际化特色鲜明的保险机构。而这一切源于中国太平持续探索经营模式,与社会变革同频,与时代发展同步。
近百年前,太平保险不仅扮演了与洋商抗争的重要角色,还通过自身的积极探索和成功实践,为民族保险业的发展、壮大积累了宝贵经验。
成立之初,太平保险就以稳健、严谨的经营方法管理公司,依靠金城银行发展代理业务,锐意开拓自营业务。开业三年,获利超过投资总额的一半,业绩表现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的关注。
1933年,交通、中南、大陆、国华等银行加入了对太平保险的投资,使其一跃成为华商第一大保险企业。在改组的同时,太平保险增加了经营险种,扩大了经营区域,业务日益精进。
市场的反馈也说明了这一点:上海火险公会原本只接收洋商保险公司,太平保险的加入打破了惯例,也改变了中外保险公司不相往来的局面。借助公会,太平保险开始接触分保业务,从洋商生意中分得一杯羹,这在当时属于破天荒的事情。
此外,中国近代保险业的集团化经营与管理模式,也是由太平保险开创。从1934年开始,太平保险陆续收购了几家华商保险公司,逐步建立了当时国内唯一的保险“托拉斯”:以自己为核心,四家附属公司丰盛、安平、天一、太平人寿,以及一家控股的联合保险公司,实力雄厚,无出其右。
卓越品质一直延续至今。2019年,中国太平营业收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总资产突破9000亿元,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4万亿元,已经成为一家拥有50多万名内外勤员工、24家子公司和2000余家各级营业机构的大型跨国金融保险集团。
立业之本:
信守承诺 敢于担当
信用是保险业的立业之本,在太平保险稳健经营的近百年时光里,信守承诺,敢于担当,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坚实可靠的风险保障,用高品质铸就好口碑。
在中国太平的经营历程中,留下了诸多信守承诺的案例。
1935年镇江源泰丰米厂的火灾理赔案颇具代表性。源泰丰米厂由严氏兄弟创办于1927年,从皖湘等省购买豆米及其他五谷原料品,以机器碾压加工后转销江浙两省为主要业务。该厂素有安全保障意识,在太平、丰盛两公司投保了火险。一日,隔壁棚户忽发火警,源泰丰米厂受到波及,房屋烧毁了20多间,积存的米麦粮食也付之一炬。
太平、丰盛获知消息后,迅速派专员赶赴现场,评估实际损失,确定赔偿依据。经公正行的公估后,最终赔付48822.14元,这让源泰丰米厂颇为满意,顺利重建,并在《申报》等各大媒体上刊登感谢文章。
翻阅历史档案,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理赔服务对象涉及各行各业。比如顾天盛机器棉花厂、章华毛纺织厂、勤丰纺织厂、同昌福绸缎庄、沪西大有余油厂、振华橡胶厂、金利源码头货栈等等。在这些案件中,太平系的保险公司都能积极响应,为保户解决问题,发挥保障的功用,彰显诚信的价值。
“百年专业”:
健康体检 医师上门
中国太平的价值观将“诚信”放在首位,紧随其后的就是“专业”。
保险行业对于“专业”的要求很高,不只是保险责任的解析,还包括保险产品的设计、保险服务的提供等。作为一家与时代共奋进的保险企业,“专业”历来都是太平品牌的重要内涵。
体检是投保人获取寿险权益前的重要一环。早在上世纪30年代,太平保险旗下的太平人寿就设立了后援医务岗,开辟医务室、安置体检所需器械等设备,并颁布了《太平人寿保险公司关于医务员验体要则》及其英文对照版。
根据要则所述,医务员应严格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操作,项目包括职业、家族遗传病、生活习惯等近十项;在每一主项下,依据程度不同分设次项,以供医务员全面了解投保人健康状况,预知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对于团体保险投保人,太平人寿特别提供医师上门服务,将专业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上海国际大饭店就是一个团险客户,他们曾经委托太平人寿的医师上门,为其职工进行投保前的健康体检,这种从市场需求出发、差异化的服务举措在当时备受青睐。
在专业的道路上,勤勉务实的太平人走了近百年,并坚持以专业创造价值。客户希望获得快捷赔付,太平人寿上线“秒赔”服务;疫情之下,客户希望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保险全流程服务,太平人寿就打造各种线上工具,构建一条顺畅的业务链条。
打造人才“高地”:
延揽精英 培养人才
专业的践行,离不开专业的人才。
在太平保险成立后,与洋商保险的巨大差距让第一代太平人充分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于是通过自主培养、延揽贤才并提供成长平台,打造出现代意义上的保险人才“高地”,保证了业务品质与永续经营。
早期的太平保险根据发展需要,以高标准延揽行业一流人才,比如被称为“中国保险学理论第一人”的王效文任设计部长兼法律顾问,“中国会计师第一人”谢霖任总会计师,医术享誉全国的中华医学会副会长陆锦文任医务主任,“中国三大精算师”之一的陈思度任总精算师……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极大地增强了公司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除了以精英人才引领行业发展,太平保险坚持起用新人,以新理念培养新生力量。日本国立东京商科大学保险学研究生郭雨东,一毕业就被招进公司,负责权威杂志《太安丰保险界》的编辑出版;从光华大学毕业的金瑞麒,因其理论功底扎实、保险业务娴熟、工作勤勉尽职,经常被委以重任,代表公司出席业界高层聚会。
优良的传统延续至今。比如太平人寿,坚持走高质量人才培养路线,将人才视为公司发展最重要的资源,精选优育,加速成长,为行业培养了一大批卓越人才。
守望初心:
太平保险 保险太平
“唯有人寿保险可以解决人生的问题”——这是太平人寿在成立初期推出的广告语,从人寿保险部到专业的寿险公司,太平保险发展的每一步都不忘保障初心,始终与客户、与人民在一起。
时间再次拨回1933年,太平保险准备添办人寿保险业务,公司董事会拨款作为专项基金,要求这个新部门会计独立。次年4月份,人寿保险部正式成立并对外营业。
一批社会名流专门题词庆贺,近代教育家、政治家蔡元培题写的是“实行互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保险的运作模式与核心要义;近代社会活动家、慈善家熊希龄留下了“老安少怀”的美好祝福,使老者安逸,使少者归附,人民生活幸福安定。
根据国民政府《保险业法》《保险业法施行法》的规定:同一保险业不得兼营损失保险和人身保险,因此太平保险将人寿保险部改组,并于1938年12月份成立了以公司为主体的太平人寿,精耕寿险业务,专注人的问题,通过“实行互助”通往“老安少怀”。
时移世易,太平人初心不改,热情不减,要以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实现更大的抱负,做出更多的贡献。伴随着历史深处的回声,他们奏响了奋斗者之歌,开启了新的征程。(CIS)
图为太平保险在上海创立时的旧址
图为太平人寿在上世纪30年代的医务室及体检设备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