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新三板2020年市场改革发展报告

  

  全国股转公司

  2020年是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关键之年,全国股转公司在中国证监会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三板改革的总体部署,践行“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九字方针和“四个敬畏、一个合力”工作要求,推动各项改革措施平稳落地,市场改革成效不断显现。

  坚守中小企业服务初心

  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三板作为资本市场服务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企业的重要平台,自2013年正式运营以来,坚守初心与使命,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在规范企业经营、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守主责主业,助力企业成长。截至2020年末,新三板存量挂牌公司8187家,服务了包括沪深在内资本市场中九成的中小企业,有效拓宽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覆盖面;挂牌公司累计融资上万次,筹资金额约5300亿元,超1500家公司在亏损阶段获得融资,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实施并购重组1633次,涉及交易金额2188.72亿元,有效促进了企业资源整合和转型升级;市场涌现了一批小特精专企业,336家公司被评为专精特新“小巨人”,26家成长为“单项冠军”企业;2017年至2019年,累计有48家公司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系统谋划改革,增强活力韧性。在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下,广大中小企业作为创新创业主力军,对优化我国融资结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的需求不断凸显。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对提高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加快创新资本形成、促进科技产业资本紧密融合有了新要求。面对新形势,中国证监会于2019年成立深化新三板改革领导小组,围绕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从服务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形成了以转板上市为牵引,提升投融资功能为重点,精细化分层为抓手的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方案。

  综合精准施策,提振市场信心。本次改革是在前期探索实践基础上进行的全面制度功能完善,涉及市场全部基础制度,覆盖各个市场层次、面向所有挂牌公司。包括实施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并在精选层挂牌制度,优化定向发行制度;分层次降低投资者门槛,引入公募基金等长期资金;精选层实施连续竞价,提高基础层、创新层集合竞价撮合频次;实施转板上市制度,畅通资本市场有机联系;完善分层次差异化的公司监管安排等。改革落地后的持续调研和评估跟踪显示,67.5%的个人投资者、72.8%的机构投资者认为本次改革丰富了投资渠道;多家大型券商在2019年年报中将加大新三板业务投入写入2020年规划;91.1%的挂牌公司对新三板未来发展有信心。

  补齐资本市场服务短板

  夯实中小企业向上发展基础

  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新三板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环节。在此次改革中,新三板按照“错位发展、具有特色”的原则,着眼于补齐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短板,进一步加强不同层次市场间的有机联系,打通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成长壮大的通道。

  培育引领,承上启下。新三板既通过对中小企业的规范、培育、融资并购,夯实企业在资本市场向上发展基础,又承接区域性股权市场或私募股权投资标的。据统计,2013年以来有194家挂牌公司通过IPO进入沪深市场并上市;152家公司被上市公司收购,涉及交易金额946.90亿元;500余家公司从各区域性股权市场转入新三板;超六成挂牌公司有PE/VC持股。

  精选落地,协调发展。7月27日,精选层平稳开市,市场形成了“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梯次递进的结构,挂牌公司质量基础有效提升。截至2020年末,精选层、创新层、基础层挂牌公司分别为41家、1138家、7008家。精选层示范引领作用逐步发挥,244家公司披露筹备公开发行并进入精选层的相关公告,累计受理120家,超七成创新层公司计划1年-3年内公开发行进入精选层。创新层对优质企业吸引力大幅提升,超98%符合条件的基础层公司提交了创新层申请,调整后创新层公司数量是调层前的1.83倍,其中72.44%的新调入公司符合精选层财务条件。公司维持挂牌意愿增强,全年主动摘牌公司数量同比下降50.38%;38家公司取消摘牌计划,其中7家符合精选层财务标准;有8家摘牌公司或终止申报公司再次申请挂牌。

  转板牵引,互联互通。目前,沪深交易所关于转板上市的相关办法已正式对外征求意见,该项改革措施进入实操落地阶段。办法明确在精选层挂牌满一年,符合科创板、创业板定位,达到交易所规定上市条件的企业,可直接向交易所申请转板上市。调研反馈,企业不必因上市工作而摘牌、暂停资本运作,不必重复信息披露,可节约上市成本,有利于主业发展。同时,按照新《证券法》和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关于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的要求,新三板正在探索与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合作对接机制,以进一步发挥市场合力,服务小微企业向上发展。

  完善市场融资交易功能

  持续优化新三板投融生态

  作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三家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改革落地后,新三板融资交易规模回升、估值定价能力改善、财富效应显现,市场资本形成、资源配置与财富管理的功能基础不断夯实。

  融资规模增长,功能效率提升。在“小额、快速、按需”持续融资机制基础上,引进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制度,满足企业大额高效融资需求;持续优化定向发行机制,进一步打开发行限制、降低发行成本。2020年674家挂牌公司完成发行716次,融资338.50亿元,同比上升27.91%。其中,41家公司公开发行融资105.62亿元,占比31.20%;定向发行675次,融资232.87亿元,其中自办发行183次,融资15.10亿元,分别占比27.11%、6.48%。

  市场流动性回升,估值定价改善。匹配不同层次企业公众化程度和流动性需求,实施差异化的交易制度,二级市场量价整体上涨。2020年全市场日均成交5.33亿元,同比上升57.44%,全年换手率9.90%,同比增加3.90个百分点,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年内新三板10只指数全部上涨,三板成指、三板做市、创新成指分别上涨8.83%、17.32%、22.16%,市场整体市盈率水平由改革前的19.12倍提升至21.10倍,精选层市盈率为28.10倍,估值定价能力得到改善。

  投融生态优化,财富效应发挥。实施差异化投资者准入制度,引入公募基金,明确QFII、RQFII投资挂牌股票的具体安排,投资者群体迅速扩大,参与积极性明显提升。2020年末全市场合格投资者数量达165.82万,是上年末的7.12倍;16只公募基金可投资精选层,其中7只新设公募基金已参与精选层,累计募集115.78亿元,有效认购23.64万户;精选层股票全年平均上涨73.21%,晋层前存量股东累计浮盈超200亿元,跨层次投资的财富效应显现。

  创新传承,乘势而上。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强化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持续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新三板将把握发展良机,在认真总结改革实施效果基础上,持续践行初心使命,聚焦发挥“育英”小特精专功能,坚持错位发展,办出市场特色,服务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