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中国证监会原主席尚福林:

注册制改革需紧抓信披真实性 金融开放面临新机遇

  证监会原主席尚福林

  本报两会报道组 吴晓璐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中国证监会原主席、原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接受《证券日报》等媒体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注册制改革必须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提升市场的透明度。保证发行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是注册制改革的关键环节,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另外,中国作为拉动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之一和全球最重要的金融市场之一,开放的吸引力还会不断提升,金融开放将面临新机遇。

  注册制改革关键环节

  在于保证信披真实性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时提及,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注册制已连续三年获得政府工作报告点题。另外,“十四五”规划的建议也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

  “注册制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提升资本市场整体信用水平的重要抓手。”尚福林表示,资本市场是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的市场,特别需要参与者诚实守信。注册制改革的基本内涵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把选择权交给市场,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这就要求改革必须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提升市场的透明度,坚持“三公”原则,特别要强调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

  尚福林强调,真实披露信息,投资者才有可能根据发行人的真实情况和自身的风险偏好做出价值判断和投资选择,才能有效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保证发行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是注册制改革的关键环节,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具体来看,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发行人是信息披露的第一责任人,要提高信息披露的针对性、有效性、可读性。二是要压实中介机构核查验证和专业把关责任。三是要培育合格投资者,使其能够自主判断投资价值,做出投资决策。四是交易所和监管部门要做好审核注册,把住入口关。同时,要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规则并严格执行,以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真正做到“不做假账”。依法依规对信息造假等失信行为加大处罚力度、严加惩处,不断夯实信用基础,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金融开放面临新机遇

  制度型开放将迈出新步伐

  “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更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报告提出。

  对于金融业对外开放,尚福林表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节奏步伐始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是相适应的。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面临的各类开放风险和挑战也在增多。尚福林认为,短期冲击不会影响金融开放整体进程。在这场变局中,中国作为拉动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之一和全球最重要的金融市场之一,开放的吸引力还会不断提升,金融开放将面对新机遇。一是在世界经济衰退、全球央行普遍采取超常规宽松货币政策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持续增加。二是拥有超大规模市场,投资潜力巨大。三是随着经济发展转向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市场主体创新前景广阔,会为金融市场带来更多优质标的。四是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国际话语权不断提高。

  “可以预见,‘十四五’期间,金融业对外开放会在规则制度型开放上迈出新步伐。”尚福林表示,从重点任务看,一是营造出与高水平开放相配套的制度环境,鼓励中外金融机构平等竞争、深化合作、互相借鉴、促进创新。二是在扩大开放中持续提升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三是提高开放条件下的宏观金融管理和风险防控能力,最终全面与国际最佳实践对接,为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严厉打击“伪创新”“乱创新”

  四方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强化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科技监管,确保金融创新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报告指出。

  尚福林表示,“十四五”期间,金融创新发展的总体方向是明确的。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的本质要求。让科技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力量,同时让创新成果更多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保护好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遵循金融基本规律,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

  “金融科技本质上是一种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活动,也应当依法依规纳入监管、持牌经营。”尚福林强调,要对“伪创新”“乱创新”予以严厉打击,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要持续完善监管体系,增强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适应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结合国情,处理好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关系,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破除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报告提出,完善金融风险处置工作机制,压实各方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尚福林表示,过去三年,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不良贷款、影子银行、高风险机构、互联网金融活动、处置重大非法集资案件等任务均取得了重要成果,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银行业信用风险有所上升,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遏制信用风险快速反弹,金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可控。

  防风险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也是金融监管永恒的主题。尚福林表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信用风险具有一定滞后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仍不能松懈,要统筹抓好各种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防范。

  一是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严防房地产等重点领域信贷风险。加快推动高风险机构处置。加大对非法金融以及“无照驾驶”打击力度。防范外部输入性风险冲击,确保金融安全。

  二是加大不良处置力度。提高风险预判能力,探索创新处置方式,提升处置效率,做好不良贷款暴露反弹的应对准备。

  三是大力规范整治重点业务。巩固金融领域市场乱象整治成果。持续压降影子银行规模,有序推进资管转型。坚决遏制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防止资本在金融领域的无序扩张和野蛮生长。

  四是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整体效能。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公司治理和内控管理水平。充足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增加利润留存,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奠定坚实基础。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