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一季度末我国信托产品 存量投资者数量近90万

已连续五个季度上升

  本报记者 邢 萌

  近日,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信登”)发布一季度信托产品投资者相关数据,引来市场的普遍关注。从数据来看,截至一季度末,今年我国信托产品投资者数量新增近8万,连续五个季度上升,而信托产品存量投资者的数量已接近90万。

  然而,主要面向高净值人群的“高收益、低风险”信托产品优势却在逐渐下降。从去年至今,随着监管趋严,信托公司违约事件屡见不鲜,信托产品平均收益率也长期处于7%以下的低位。

  此形势下的信托产品为何却吸引更多投资者?有业内研究人士认为,投资者的增多与信托公司集中发力财富管理业务密切相关,信托产品在个人财富中保值增值的作用越来越得到投资者认可。

  信托产品投资者

  一季度新增近8万

  今年一季度,国内新增的信托产品投资者绝大多数为个人投资者。

  中信登信托产品登记及信托受益权定期报送等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末信托产品投资者数量较年初净增7.92万个,增幅为9.78%。其中,自然人投资者当季净增加7.61万人,占新增投资者数量的96%。2021年一季度末,信托产品存量投资者数量为88.87万个,投资者数量持续增加,自2020年初以来连续五个季度上升。

  中信登表示,总体来看,在信托行业转型过程中,信托产品投资者总数仍维持上升趋势,而不断丰富的产品线与服务体系则继续有效支持投资者资产的保值增值,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红利。

  上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在全部存量信托产品中,自然人投资规模为3.50万亿元,呈持续上升趋势,占比总规模的23.16%。从一季度新增信托产品的投资者情况来看,自然人投资规模同比增速接近20%。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信托产品收益率却处于7%以下的低位且违约风险提高。用益信托数据显示,2021年4月份的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6.85%,环比减少0.03个百分点。再早之前,今年1月份到3月份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6.87%、6.92%、6.88%。另外,4月份发生信托产品违约事件16起,涉及金额62.70亿元。从投向领域来看,基础产业是4月份违约事件高发的领域。

  信托公司不断提高财富管理服务水平,是投资者增多的重要原因。

  “尽管信托产品收益率下滑,但与银行理财相比,仍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私人财富管理迎来发展的高峰期,信托公司的财富管理能力也不断得到加强。另外,经过多年的发展,信托这种法律关系也得到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认可。

  “信托公司积极回归本源业务,财富管理能力、客户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信托产品逐渐受到自然人投资者的青睐。”百瑞信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员夏爽对《证券日报》记者解释道,我国居民财富快速积累,信托产品能够很好地满足投资者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信托业多措并举推进投资者教育工作,投资者日趋理性和专业,信托产品的优势被更多投资者理解和认可。

  多家头部信托强调

  做强财富管理业务

  财富管理业务已成为信托公司尤其是业内头部公司的重要转型方向。

  云南信托在研报中指出,为顺应信托业发展趋势,较多排名靠前的公司注重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的规划。从去年年报来看,如中信信托提出要“做实资产管理,做强财富管理”,中航信托提出“塑造另类投资、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三大战略业务的核心能力与专业品牌”,光大信托则在财富管理总部下增设投资管理部、营销管理部、机构部、智能科技部,通过增设专业化部门来加速业务转型。

  信托业协会在研报中也指出,财富管理业务属于监管鼓励重点业务。《中国银保监会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信托公司要积极发展服务信托、财富管理信托、慈善信托等本源业务”。信托公司应当加大财富管理信托拓展力度、提升客户服务和资产配置能力,为投资者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财富管理服务。

  事实上,信托公司在财富管理业务上具有诸多优势。帅国让表示,“其一,经过多年的深耕,信托公司在对信托制度的理解和运用具有先发优势;其二,信托公司具有灵活的跨市场配置资产的政策优势;其三,信托公司具有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优势,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需求。”

  关于信托公司应如何发力财富管理业务,夏爽认为,第一,信托公司应从产品销售导向到客户需求导向转变,提升资产的提供能力与甄选配置能力,持续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优质服务;第二,坚持“线上+线下”战略,在加大财富中心布局力度的同时,升级线上营销,借助信息科技,不断提升客户体验与服务质效;第三,注重与外部机构的合作,主动拓展银行渠道的私行客户群体,以提升客户开发的效率。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