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掌阅科技王利超:

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平凡

  本报记者 李乔宇

  王利超是掌阅科技的一位普通党员,普通得在百度搜索中很难找到他的信息,普通得在掌阅科技的历年年报亦难以找到他的名字。就是这样的一位普通党员,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释放出不平凡的力量。

  掌阅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过去五年中,王利超团队一直致力于多编程语言微服务治理体系的研发,截至目前共计申请14项相关领域专利,6项获得了专利证书,尚有8项专利正在进行公示和审核中。在近一年半中,该项新技术逐步在掌阅科技内部投入使用,目前能够为掌阅科技节省30%的服务器数量,每年能为公司节省约400万元的运营成本。“如果这项技术能够在整个互联网行业中进一步投入使用,保守估计,每年大概能够节省价值几十亿元的社会成本。”王利超说。

  王利超进一步对《证券日报》记者解释:“微服务治理体系是目前整个互联网行业都要用的通用技术。以掌阅科技为例,当公司的某个机房或交换机网络发生故障时,我们就会自动将网络从故障机房切换至另一个机房,这个过程让正在使用我们产品的用户毫无感知,这就是在微服务治理体系架构之下实现的”。

  “对于互联网大厂而言,常规的解决方案通常是为每个编程语言定制公司内专用的框架,业务方基于框架来升级迭代集成服务治理能力。”王利超表示,但初创型企业以及中小企业难以负担为每个编程语言专门定制框架的成本。相比之下,多编程语言通用的服务治理模型将在人力投入产出比上更加划算。

  新技术的突破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技术攻关的过程中,王利超也经历过挫败,踩了很多“坑”。在技术逐步进入试用阶段,王利超发现服务器在操作系统内核态、网络层、虚拟化层、存储驱动层以及权限隔离层均存在不兼容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难题,新技术落地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这就涉及我的知识盲区了。”王利超回忆,作为互联网工程师,他平时的主要工作内容为通过编写代码实现业务逻辑,但想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研究的则是服务器运作的底层操作系统原理。

  “当时只能硬着头皮去学习、分析。”王利超告诉记者,为了实现盲区突破,他借用掌阅科技具备庞大电子书库的优势,在十几天内阅读了几十本书籍和文献资料,并向操作系统开发商索要操作系统文档,钻研底层原理,反复测试和验证。在连续加班一个月的攻坚后,相关问题终于逐一找到了适配的解决方案,多编程语言服务治理体系架构最终得以上线并逐步正式投入使用。

  “我觉得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勇于突破,要有不畏困难的决心,而不是因为它是一个行业内共有的难题就放弃。”王利超如是说。

  王利超仍未止步。他告诉记者,他想用下一个半年至一年的时间去逐步完善多编程语言微服务治理体系的开源,提高系统的兼容性,进一步降低其他公司使用该系统的门槛。“这对于公司以及个人,在短时间内难以形成明确的经济利益。但长期来看,或许这项技术就能够降低中小互联网企业的成本,降低创业门槛,带来长期的社会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把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王利超告诉记者,他只是一位普通的互联网工程师,但身为一名党员,他也希望能够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更多积极正面的影响,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