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琪
在近期国内期现联动监管背景下,此前部分涨幅过大过快的大宗商品价格已明显回落。
例如,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6月14日发布的最新一期综合交易价格指数为157.78点,相较于5月份的高点(5月24日)160.09点下降了1.44%;中国水泥网数据显示,6月15日,全国水泥价格指数(CEMPI)为153.17,较5月份高点(5月20日)159.34下降3.87%;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6月7日至6月11日这周,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为148.34,较5月份的高点(5月10日至5月14日)174.81下降17.04%。
另据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数据显示,6月份第一周(5月31日至6月6日)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为179.6点,同比上涨38%,相较于5月份第一周(5月3日至5月9日)同比涨幅61.1%,已经明显缓和。
此前,5月12日、5月19日连续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下称“国常会”)点名大宗商品。而5月26日的国常会则提出,“用市场化办法引导供应链上下游稳定原材料供应和产销配套协作,做好保供稳价。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行为。”
同时,针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证监会发言人高莉5月28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坚决查处期货市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正常交易秩序。
6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工作座谈会,提出要进一步了解相关市场主体经营情况,摸排违法违规涨价线索,配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规范价格行为,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5月份监管层加强了对国内大宗商品期现货市场的联动监管,可以说在短期内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近期大宗商品市场秩序整顿有两个作用,一是遏制了前期国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行的势头,稳定了市场预期;二是这些监管行动有助于挤出部分进场炒作资金,引导商品价格回归基本面。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进一步加强维稳大宗商品价格,首先要加大力度投放大宗商品国家战略储备,增加市场供给以平抑价格;第二,促进供需有效衔接,防止供需结构性错配,搭建重点行业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引导供应链上下游稳定原材料供应和产销配套协作;第三,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对风电、光伏、水电等清洁能源的投入力度,抑制高耗能项目;第四,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政策保持定力,在“不急转弯”的同时,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强化信贷精准投放;第五,加强市场监管,排查异常交易,提高相应期货品种保证金水平,打击恶意炒作等投机行为。
在王青看来,为进一步稳定国内大宗商品价格,除了继续在期现货市场保持严监管态势外,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保供稳价,即从国内供给端入手,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对煤炭、钢铁、水泥等主要工业品产能控制做出灵活安排,当前相关产品产能利用率均有上调空间;二是着眼需求端,可以考虑适当控制基建投资进度,避免各类工业品需求扎堆;此外,必要时货币政策也可以加强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等其他政策的配合,在“稳”字当头的基调下,适时适度实施数量型边际收紧操作,释放稳物价信号,稳定市场预期。
“整体上看,由于国内产能修复充分,中下游工业品供应能力充足,加之需求端并不存在过热现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阶段性冲高不会动摇国内物价稳定大局,也不会带动国内货币政策转向全面收紧。”王青表示。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