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传化集团余冬梅:

奋战在科研工作一线 做困难而正确的事

  本报记者 吴文婧

  见习记者 冯思婕

  身影瘦削但透着干练,马尾辫梳在脑后,眼镜后面的双眼闪着亮光,这是记者对传化集团产品研发主任工程师余冬梅的第一印象。

  2013年,余冬梅加入了传化集团。开发PVC压延用水性聚氨酯粘合剂是她接到的第一个任务,也是团队开发的第一个非涂层类产品。

  “当时最大的技术难点是配方中亲水基团用量太高,影响到了产品的耐水解性能,需要在保证稳定性的同时降低亲水单体的用量,”余冬梅告诉记者,“PUA乳液聚合工艺给了我启发,我们设计出了PU核壳乳化的雏形。”最终,这项技术申请到了专利,并形成产业化生产,还构建了传化集团相关产品耐水解性能优势。

  八年多来,余冬梅一直奋战在科研工作的一线,和团队成员专注水性聚氨酯产品研发,着力攻克核心技术。余冬梅所负责开发的TF-676H,TF-3901A等多项产品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可。其中,水性粘合剂TF-3901A单品年销售额近千万元,促进了纺织复合领域下游客户油转水的环保升级,也为传化集团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一心扑在实验室的日子里,余冬梅从未觉得枯燥乏味,恰恰相反,攻克难题让她充满使命感与成就感。每当遇到灵光一现的瞬间,她总会第一时间赶去验证自己的想法。

  “做困难而正确的事。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她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作为一名青年党员,要展现出我们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担当,坚定理想信念,有不畏艰难的奋斗决心。”

  余冬梅坚信,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她积极探索新领域,开发了水性超纤含浸树脂TF-3906A,尽管还不完善,但已经敲开了水性超纤市场的大门,相应的技术攻关项目“高耐候型水性超纤合成革聚氨酯树脂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入选2019年杭州萧山区重大科技计划。

  余冬梅还在2020年承担产业级重点课题《水性绒面超纤系统解决方案》、2021年参与产业级重点课题《车用水性涤纶绒面超纤合成革面料开发与应用》,配合水性超纤从化学品开发向新材料开发拓展。

  全力以赴攻关,让余冬梅收获了不少荣誉。目前,余冬梅个人申请发明专利8项,荣获了2014年浙江省化学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2016年杭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中国质量协会科技创新成果奖一等奖、2016年浙江省化学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9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20年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

  传化集团在全面推进转型升级、向时代优秀企业迈进的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青年梯队建设,不断做强集团的人才库。像余冬梅这样一批青年积极投身其中,为传化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余冬梅的经历,正是传化集团党建工作硕果的体现之一,也是传化集团全体员工在党组织领导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缩影。传化集团党委书记、高级副总裁陈捷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共产党员成为以奋斗为荣的示范者和实践者,每年传化集团由党员领衔的攻坚克难项目都在50个以上,为企业创造效益逾千万元;党员成为企业经营发展中名副其实的排头兵。仅2020年党建牵手结对65个,促进企业在项目合作、人才引进等方面互动交流,合作共赢。”

  党建与生产经营的有机融合,已成为传化集团科学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助推企业健康发展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20年,传化集团营业总收入超千亿元,利税超80亿元。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