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田鹏: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引发各方关注,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保供稳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上市公司群体积极运用套期保值、低价储备存货等手段努力化解不利影响。初步判断,由于市场需求增加、原材料生产国供给偏紧等原因,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本报记者 苏诗钰
8月1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介绍2021年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付凌晖表示,国内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和国际市场联系非常紧密,总的来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付凌晖表示,由于三方面因素持续存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仍会持续。一是全球经济整体在复苏,市场需求增加;二是主要原材料生产国由于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对大宗商品的供给偏紧,特别是国际航运的运力紧张、价格上涨,推动了相关商品价格保持高位;三是由于部分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财政刺激力度比较大,货币流动性比较充裕,加大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压力。
就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叶银丹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供给端来看,我国是全球主要原材料进口国之一。同时,我国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总体议价能力较弱。因此,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增加我国制造业生产成本,挤压企业经营利润,甚至导致部分中小企业亏本生产;从需求端来看,大宗商品价格若持续上涨,将可能通过PPI逐步向CPI传导,从而抬高居民消费价格,增加居民生活成本。目前,国内消费尚未完全恢复至疫情发生前的水平,若未来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连锁引起消费品价格上涨,很可能制约居民消费愿意,影响消费对经济稳定恢复的贡献。
从国内来看,下半年可从哪些方面入手稳定大宗商品价格?上海国际经济与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曹啸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第一,调整产业结构,抑制高耗能项目。主动变压力为动力,及时升级产业结构,发挥我国节能空间优势,发展更高效、更合理的能源消费模式,遵从“节约优先、效率为本”的生产和生活原则。第二,加强市场监管。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强化行业自律,采取相关措施严控哄抬价格。第三,稳定的汇率以及货币政策可以给市场释放积极信号,抑制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抬高。第四,扩大对外开放。市场的开放可以加强大宗商品进出口,达到储备调节目的,为大宗商品进出口提供便利。推进通关便利化,更好利用国内外市场增强保供稳价能力。
嘉兴学院经济学院院长文雁兵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稳定大宗商品价格,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好相应工作:一是增强供给侧调节,落实钢铁产品的出口关税政策,督促重点煤炭企业适当增产增供,严格控制地方“两高”项目数量,将整体产能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二是强化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监督,严厉打击哄抬或利用市场地位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加大对相关重点行业、重点协会的监督审查力度;三是继续加大对下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纾困帮扶力度,确保消费端价格稳定。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