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塞力斯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转债转股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

  证券代码:603716        证券简称:塞力医疗         公告编号:2021-095

  债券代码:113601        债券简称:塞力转债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 转股情况:“塞力转债”自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期间,

  累计转股金额为9,000元,因转股形成的股份数量为526股,占“塞力转债”转股前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0.00026%。此次可转债转股来源为公司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因此并未造成总股本变动;

  ● 未转股可转债情况:截至2021年9月30日,尚未转股的“塞力转债”金额为543,263,000元,占“塞力转债”发行总量的比例为99.9913%。

  一、塞力转债发行上市概况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20】1033号)核准,塞力斯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于2020年8月21日公开发行543.31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面值100元,发行总额为人民币54,331.00万元,期限6年。

  经上海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决定书【2020】306号文同意,公司54,331.00万元可转换公司债券将于2020年9月15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债券简称“塞力转债”,债券代码“113601”。

  根据有关规定和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的约定,公司本次发行的“塞力转债”自2021年3月1日起可转换为公司股份,“塞力转债”的初始转股价格为16.98元/股。

  二、可转债本次转股情况

  公司本次发行的“塞力转债”的转股期为2021年3月1日至2026年8月20日。

  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期间,累计已有人民币9,000元“塞力转债”转为公司普通股,累计转股股数526股,占“塞力转债”转股前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0.00026%。截至2021年9月30日,累计已有人民币47,000元“塞力转债”转为公司普通股,累计转股股数2,748股,占“塞力转债”转股前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0.00134%。

  截至2021年9月30日,尚未转股的“塞力转债”金额为543,263,000元,占“塞力转债”发行总量的比例为99.9913%。

  三、股份变动情况

  单位:股

  

  注:公司将回购股份作为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来源之一,并优先使用回购库存股转股,不足部分使用新增发的股票。回购股份作为转股来源生效日期为2021年3月25日。此次可转债转股来源为公司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因此并未造成股份变动。

  四、其他事项

  1、联系部门:证券部

  2、电话:027-83386378

  3、传真:027-83084202

  特此公告。

  塞力斯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1年10月9日

  证券代码:603716        证券简称:塞力医疗         公告编号:2021-094

  债券代码:113601        债券简称:塞力转债

  塞力斯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1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召开情况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塞力斯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1年10月8日10:00-11:00通过上证路演中心(http://roadshow.sseinfo.com/)“e访谈”栏目以网络文字互动的方式召开了2021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就投资者关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沟通。现将本次说明会召开情况公告如下:

  一、 本次说明会召开情况

  公司于2021年9月3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http://www.sse.com.cn)披露了《关于召开2021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公告编号:2021-092),并通过邮件方式提前征集投资者所关注的问题。

  2021年10月8日上午10:00-11:00,公司董事长温伟先生,财务总监杨赞先生,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兼证券事务代表刘源先生出席公司2021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就公司经营情况、财务状况、行业发展等事项与投资者进行交流沟通,就投资者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回复。

  二、 投资者提出的主要问题及公司回复情况

  公司在本次说明会上就投资者关心的问题给予了回答,主要问题及答复整理 如下:

  问题1:请问一下公司投资的Levitas和Inflammatix目前进展怎么样?

  回复: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1)Inflammatix公司及合作:

  合作方式:公司于2021年7月对其进行500万美元的股权投资,并签订独家技术许可协议,获得其创新技术在大中华地区独家技术许可,授权引进并优化其基于机器学习的宿主免疫分析技术及分子POCT相结合的解决方案。Inflammatix公司具备研发和商业化新型诊断技术的丰富经验和成功经历,核心团队成员均来自于斯坦福大学。

  相关创新技术:面对海量的医疗数据,应用机器学习的手段开发出创新型医疗诊断技术,可分析生成用于诊断、预后和治疗反应的mRNA特征。Inflammatix公司现有技术可以同时检测29条免疫相关mRNA表达水平,并与临床病症特征进行分析关联。

  Inflammatix公司已研发的MyrnaTM检验仪器为桌面化小型检测仪器,其检测样本为血液,可使用传统圆管采血,也可使用指尖血。所有样本处理全部在一个封闭的64孔微整列芯片内完成,避免任务样本处理带来的污染并可在30分钟内完成全部反应,生成检测结果。

  产品应用场景:当前产品管线主要是解决医生特别是急诊医生的临床需求,快速判断目标患者是否有感染,是因病毒还是细菌感染。全球每年脓毒症发生率近5000万例,造成至少1100万人死亡,平均每2.8秒即有一人死亡。我国每年脓毒症的新发病例超过600万例,入院患者死亡率约为33.5—48.7%。脓毒症筛查市场庞大且未被满足,其快速高效的检测能有效提高脓毒症患者的生存率。

  (2)Levitas公司及合作:

  合作方式:公司于2020年12月对其进行1500万美元的股权投资。同时,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在上海设立合资公司,将Levitas的产品和技术落地国内。

  相关创新技术:基于无标记、磁悬浮微流控细胞分离、分析技术,可利用不同类型或状态的细胞在液态基质中、磁悬浮力作用下的物理特性,简单、快速、高效、安全地分离出具有高活性、高丰度的目标细胞。

  产品应用场景:细胞分离技术在临床免疫和肿瘤治疗、生物制药研发、体外诊断(基因测序、液体活检)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该技术已在肿瘤临床检测、用药伴随诊断以及药物研发的药物筛选等方面取得了初步应用。

  目前,公司已在上海设立第二总部,主要布局上游技术创新产品,包括与Inflammatix公司、Levitas公司的合作,将国外先进且符合国民医疗需求的医疗技术引入国内。相关检测设备及试剂正处于医疗器械注册许可证报证前准备阶段。

  问题2:请问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及目标?

  回复: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在医疗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公司必须顺应政策发展趋势,把握机遇,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以“科技+服务”驱动的医疗智慧供应链运营管理服务商。聚焦服务,通过科技赋能、业务协同、战略投资等举措,公司明确了以医疗智慧供应链服务业务(IVD集约化、区域检验中心、SPD)为基础,同时向上游先进技术及院外toC端病患诊疗服务市场(慢病管理PBM、互联网居家医疗)协同布局的发展战略。

  以“服务创新”为核心,推动业务模式的创新升级。积极布局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 物联网、AI 等信息技术,推动传统医疗供应链服务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同时,通过产业协 同合作,延伸布局“慢病管理 PBM”、“互联网居家医疗”等院外toC端病患诊疗服务市场, 整合区域检验中心、SPD 供应链体系,布局未来,打造贯穿医院、药品耗材、保险和病患诊疗的现代健康服务平台。

  以“协同布局”为原则,通过“投资+合作”等形式引入在全球具有领先性的优势技术,积极布局体外诊断产业上游产品研发,协同公司终端渠道优势,实现在国内市场实现落地转化。

  问题3:集采政策对于公司所在的医疗器械材流通服务行业的影响是?

  回复: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我们认为集采政策对于流通服务行业的影响有两个方面:

  (1)市场拓展需求弱化,专业化服务价值凸显。

  对于纳入带量采购范围的品种,由于中选企业获得绝大多数市场份额的保障,相应的市场开拓职能需求弱化,经销商院端准入开拓、院内推广职能被弱化。

  相反,取消药品耗材零加成、DRGs/DIP政策的推行叠加带量采购,破除医院以药/耗养医的格局,以信息化和大数据为支撑的、反映疾病诊疗与费用结构关系的精细化医保付费方式将全面取代粗放式的按医疗服务项目付费时代,药品耗材从利润的中心转变为成本的中心,此外,传统的院内医用耗材管理模式下,由于耗材需求复杂且种类繁多,医疗机构往往需要面对几百家供应商,环节复杂,缺乏信息化平台支撑,管理效率低下、库存损耗严重,同时存在较高的合规安全风险。因此,相关政策推行后,医院对耗材精细化管理的诉求显著提升。

  (2)利益分配格局将发生变化,流通环节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医疗器械耗材行业经销商数量众多,小散乱的格局和无序竞争的特征明显。缺乏专业化、信息化服务能力的中小型经销商一旦市场拓展需求弱化,由于其信息化水平较低、研发能力较弱,难以满足医疗机构对供应链专业化管理服务、监管机构溯源监管、生产厂家渠道管理等需求时,将逐步从市场退出。具备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信息化平台研发能力、仓储物流网络覆盖能力的企业市场份额将得到提升,市场将进一步趋于集中。

  问题4:公司如何应对集采等产业政策的变化?

  回复: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在目前的医改导向下,我们认为唯有提高研发投入,持续的进行产品及服务创新才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公司近几年专注于医院精益运营管理领域,持续加大在产品及服务端的投资及研发投入力度。今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支出同比增长超400%。

  公司是国内最早一批提供医用耗材供应链运营管理服务(SPD)的企业,也是目前业内少数能够完全自主研发SPD信息系统、耗材管理智能硬件的企业之一,应用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AI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以“数据中心+管理中台+微场景”的技术架构,能够实现耗材供应链全流程溯源、精细化管理;同时,我们也在不断深化服务能力,提升平台服务价值。

  目前,我们正在以SPD供应链运营管理服务为基础介入智慧医院建设体系,打造集智慧医疗(病历质控、DRGs控费、CDSS等),智慧管理(院内外集成平台-区域大健康数据平台等)及智慧服务(PBM慢病管理、居家医疗、长护险等)等为一体的智慧医院精益化管理平台,为医院提供精细化管理SAAS解决方案。

  在上游产品端,公司主要通过“投资+独家合作”的形式布局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领先优势、应用前景广阔的创新项目。公司目前在上海设立了第二总部,有专门团队针对创新项目在国内市场进行落地转化。

  2020年底,公司出资1500万美元投资了美国Levitas公司,该公司拥有基于无标记、磁悬浮微流控细胞分离、分析技术,可利用不同类型或状态的细胞在液态基质中、磁悬浮力作用下的物理特性,简单、快速、高效、安全地分离出具有高活性、高丰度的目标细胞。在临床免疫和肿瘤治疗、生物制药研发、体外诊断(基因测序、液体活检)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双方目前已经在国内设立了合资子公司,并由我方控股,将技术和产品引入国内,并在国内形成生产、销售体系。

  此外,公司以类似的形式投资了美国Inflammatix公司,该公司开创性地将mRNA基因转录组学技术和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相结合,研发出能够实现早期、快速诊断急性感染和脓毒症的突破性分子诊断技术。当前脓毒症筛查市场庞大且未被满足,全球每年脓毒症发生率近5000万例,造成至少1100万人死亡,平均每2.8秒即有一人死亡。我国每年脓毒症的新发病例超过600万例,入院患者死亡率约为33.5-48.7%。当前产品管线主要是解决医生特别是急诊医生的临床需求,快速判断目标患者是否有感染,是因病毒还是细菌感染,快速高效的检测能有效提高脓毒症患者的生存率。

  问题5:公司2021年上半营收同比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的原因是?

  回复: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公司2021年上半年尽管净利润出现下滑,但是目前经营稳定。在业务方面,全国已有多家SPD项目上线运营,并新增签约舟山、江阴、福鼎等多个三级及以上医院SPD业务;区域检验中心项目也在有序推进,连州市区域医学检验及病理诊断中心、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开始投入运营,上海市塞力斯医学检验所项目也已进入执业许可申请阶段。

  在内部管理方面,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及服务竞争力水平;加强对子公司管控,对非盈利分支机构和非主业资产进行优化,同时,公司也在积极与金融机构合作,通过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等形式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资金供应,减少坏账风险。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下降主要原因是:

  1、受到收入结构及医保控费、集采等政策影响,毛利率有所下降

  随着公司发展战略的调整,本期IVD业务收入占比为76%,同时受到医保控费、集采等政策的影响,商品毛利率下降2.92%。

  本期随着SPD项目逐步落地,收入规模快速增长,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2亿元,同比增长134.43%;SPD业务收入占比为24%,较上年末上升8个百分点;但是,SPD业务目前整体处于投入建设阶段,软硬件、人员及项目拓展投入较大,且其价值目前仅体现为院内的运营管理服务,目前SPD业务的毛利率为11%。从目前SPD业务的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增长情况可以看出,公司的SPD业务的盈利能力正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预期能够更大程度的降低SPD运营成本,与此同时,公司将基于SPD平台,不断拓宽服务半径,为医疗机构提供智慧医院综合性解决方案,包括CDSS(临床辅助决策系统)、DRGs智慧医保等创新服务,SPD业务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显现。

  2、为提升产品及服务竞争力以应对行业政策变化,持续加大研发投资力度

  本期公司加大在智慧医院、智能化医疗物联网应用及医疗大数据分析平台等领域开发投入。公司最近三年一期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748.48万元、1,052.25万元、1,953.16万元和1,811.16万元。2021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19.89%。

  3、参股公司投资亏损及股权投资核算方法影响本期净利润

  公司战略投资境内外多家创新型技术公司,在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但当下所投公司大多处于刚刚落地阶段,相关研发、管理费用等投入较大,处于亏损状态。2021年上半年确认投资亏损金额约1000万元。

  4、融资成本增加

  本期增加融资利息约1000万元,主要系2020年疫情期间享受国家贷款补助。

  关于公司2021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具体情况,详见上证路演中心(http://roadshow.sseinfo.com/)“e访谈”栏目。

  感谢各位投资者积极参与本次说明会,公司对长期以来关注和支持公司发展的广大投资者表示衷心感谢!

  特此公告。

  塞力斯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21年10月9日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