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四大首席热议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保持第一 “安全”“稳定”“信心”是三大关键词

  

  本报记者 刘 萌

  “家有梧桐树,自有凤来栖。”谈到吸引外商来华投资,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经合组织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量反弹至8700亿美元,比2020年下半年的规模超出了一倍多,同时比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的水平高出43%。中国在今年上半年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国,流量达到1770亿美元。

  根据经合组织今年上半年公布的数据,2020年,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大幅下滑的情况下,中国是少数逆势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之一,2020年吸引外国直接投资2120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第一大目的地。

  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保持第一有多重原因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FICC分析师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基本面因素向好是今年上半年我国吸引较多FDI流入的主因。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与海外的经济周期出现明显错位。2021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发展动能强劲,一季度和二季度实际GDP的两年复合增速分别达到5%和5.5%,出口也保持较高增速。

  李湛认为,中国近两年成为“吸金点”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中国迅速控制疫情蔓延,成为安全、稳定的代言词,也被全球很多企业视为理想的“避风港”;二是中国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以及大面积复工复产,让全球投资者看到了业务增长和拓展的良好预期,同时中国具有超大的市场规模优势和内需潜能,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经济抵御外部风险的韧性和能力;三是中国选择了坚守多边合作、持续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

  去年6月份,我国发布了2020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其中,全国负面清单由40条减至33条,自贸区负面清单由37条减至30条。近日,国家发改委表示正会同商务部等部门抓紧制订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计划年底前出台。初步考虑,与2020年版相比,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数量会有所减少,争取做减法。限制措施会更加精准,在管理框架和模式上也将进一步完善。

  与不断缩减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相反,近年来,肩负对外开放新高地重任的自贸区则在不断扩围。

  明明分析,拉长时间维度来看,一系列政策支持提振了外商来华投资的信心,不断吸引外资进入中国投资。

  “从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缩短到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不断增加,从外商投资法正式实施到自贸区接连‘扩容’,从建设海南自贸港到深圳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国不断为外资赴华铺路搭桥,让贸易投资自由便利化逐渐从口头落实到行动,很多外资将中国视为了投资兴业的热土。”李湛说。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拥有密集的供应网络、颇具竞争力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且中国是具有成长性的新兴市场,创新和发展潜力大。中国是目前全球每年经济增量的主要来源国,仅在中国市场,就能撑起跨国公司30%至40%甚至超过一半的营收和利润。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大的消费市场,且经济增长稳定。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包括消费、新能源、科技、互联网在内的许多产业有大量投资机会,因此,中国成为“吸金点”,FDI规模不断增加。

  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李湛称,今年以来,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实现了较快增长,成效显著好于预期。但是当前外资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主要有两大不确定因素:一是全球疫情仍然持续演变;二是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深度重构。

  “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仍有不少有利条件,一是全球跨国投资反弹;二是我国经济发展持续稳定向好;三是超大规模市场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四是外商在华投资预期和信心持续稳定。”李湛认为。

  经合组织专家此前表示,得益于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及诸多行业加速开放,中国经济迅速恢复增长,中国因此成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更为现实的目的地,中国良好的增长前景和进一步开放的举措将助力中国持续吸引外资流入。

  商务部近日正式印发了《“十四五”利用外资发展规划》,对外商投资提出系列预期性量化指标,进一步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

  陈雳称,中国正在吸引中长期的外商投资者和资金,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增长显著,比如特斯拉正在扩大上海工厂的产能,并打算再成立一个研究中心。同时,中国国民经济持续中高速增长、产业体系完备、转型升级加速,未来的增长潜力仍强于其他大多数经济体,外国将中国视为其产品的生产基地和重要增长市场,因此,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仍将保持增长趋势。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