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谋转型还是蹭热点?

终止收购芯火科技不足两月 江泉实业拟跨界入局新能源领域

  本报记者 赵彬彬

  江泉实业又要跨界并购了,这一次目标指向新能源领域。

  11月22日,江泉实业发布公告称,公司与道恒同创、李兴民、众鑫同创、博德恒业、梵迪咨询(以下合称“交易对方”)以及绿能慧充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绿能慧充”)签署框架协议,拟以现金方式收购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绿能慧充100%的股权,交易价格不超过9000万元,以此切入新能源领域。

  江泉实业还推出2021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计划以2.95元/股的价格向实控人旗下的北海景安、北海景曜、北海景众等3名特定投资者发行不超过1.535亿股股份,募资不超过4.53亿元。

  公告披露后,江泉实业股价连续两天收出“一字”涨停。

  江泉实业此次跨界进入新能源领域,距离上次并购芯火科技的计划终止尚不足两个月。有投资者在股吧质疑称“江泉实业是在蹭热点”。11月22日,《证券日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江泉实业进行询问,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并购是转型的需要。

  年内两次跨界并购

  并购标的业绩短期内激增

  2020年度,江泉实业热电业务营业收入为2.03亿元,产能利用率为80.71%。未来即使产能利用率达到100%,预计营业收入也不超过2.60亿元。公司的铁路专用线运输业务只有13公里的专用线,2020年度在运力相对饱和的状况下实现营业收入0.71亿元。由于是铁路专线,无法对外进行业务拓展。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亏损15.18万元,同比下降101.97%。

  “公司业务的区域性导致增长空间严重受限,仅依靠现有业务难以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江泉实业在公告中表示,为了上市公司长远发展,实现对股东的良好回报,公司必须进行业务转型。

  公告显示,绿能慧充是一家集充电、储能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充电场站投资、建设与运营,充电平台和大数据管理于一体的新能源生态服务商。江泉实业认为,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业务范围将得到拓展,有利于提升持续经营能力、优化资本结构、提高抗风险能力。

  今年1月初,江泉实业曾发布公告称,拟收购聚合支付企业芯火科技。收购完成后,公司将切入第三方支付服务领域。但在交易所多次问询后,公司于今年9月底终止了这起跨界并购。

  关于终止收购芯火科技的原因,江泉实业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并未予以正面回应,仅称“以公告为准”。

  根据上市公司发布的公告,2020年芯火科技实现营业收入3987.88万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7.84倍;实现净利润2059.05万元,同比增长5.76倍。

  标的公司业绩爆发式增长,要想买到手就得出高价。根据江泉实业2021年1月份发布的公告,收购芯火科技100%股权需要支付3.3亿元。但在2020年6月份,华平股份仅投资300万元就获得芯火科技10%的股权。这意味着,仅仅半年时间,芯火科技的估值就增长了10倍。

  类似的一幕同样出现在收购绿能慧充的过程中。公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绿能慧充净资产仅为448.14万元,而到了今年10月份,净资产却变为3727.23万元,短短10个月增长7.3倍。营业收入方面,绿能慧充2020年全年营收仅5248.29万元,但截至今年10月底已达10063.96万元,几乎翻倍。净利润更是由亏损188.65万元变为盈利625.62万元。

  在业绩大变样的同时,绿能慧充的部分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却将所持股权质押。天眼查APP显示,2021年11月8日,绿能慧充股东道恒同创将3150股绿能慧充股份质押给陕西裕隆典当有限公司。2021年7月22日,公司实际控制人李兴民也将所持500股绿能慧充股份质押给陕西长安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对此,江泉实业并未进行披露。

  频频重组并购

  投资者质疑蹭热点

  自2014年以来,江泉实业已启动多次重组,重组对象包括唯美度、爱申科技、香港某上市公司旗下的化工资产、瑞福锂业、中国物流等公司,最终全部告吹。即便实控人都换了三回,但公司的主业却从来没变过。

  一位不愿具名的市场人士认为,江泉实业的资本运作痕迹明显,但又没有科学论证的产业规划,从化学原料到医疗器械,再到锂电池行业,属于典型的“拼凑式重组”,给投资者的感觉就是“为了重组而重组”。

  今年以来,江泉实业虽然不搞重组了,却改成跨界并购了。先是要并购芯火科技,布局聚合支付领域;在终止不到两个月后,又要进军新能源赛道。

  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资本市场研究专家况玉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并购是上市公司进行资源整合和切入新业务的高效手段,但在并购前要做好尽调工作,要特别注意并购标的与上市公司业务的协同性,力争达到1+1>2的效果。

  江泉实业证券部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原有主业发展空间有限,在终止收购芯火科技后,接触绿能慧充并寻求并购,是公司产业转型发展的需要。

  但投资者并不这么认为。有投资者在股吧中说,“跟收购芯火科技一样,估计几轮问询后就黄了。”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认为,只有兼顾长短期收益,对提升净资产收益率有正向作用的并购才符合股东最大利益。如果只注重短期对二级市场股价的影响,一旦热度退去或收购不再推进,留给市场的往往是一地鸡毛。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