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跨境理财通启动三个月: 跨境划汇金额超3亿元 南北投资者“口味”存差异

  

  本报记者 刘 琪

  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自9月10日正式启动至今届满3个月。12月9日,央行广州分行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8日24时,跨境理财通北向通净流入13783.08万元,已用额度13783.08万元(0.09%),剩余额度14986216.92万元;跨境理财通南向通净流出8428万元,已用额度8428万元(0.06%),剩余额度14991572万元。

  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下称“央行广州分行”)、深圳中支官方网站公布了完成报备的跨境理财通首批试点银行名单。10月19日开市即实现了跨境理财通首批业务落地。北向通和南向通业务同步开展,业务落地银行覆盖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

  自10月19日以来,央行广州分行都会定期通报相关数据,这也让市场能更清晰、直观看到跨境理财通业务的具体进展情况。

  从额度来看,北向通跨境资金净流入额上限和南向通跨境资金净流出额上限均不超过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总额度。目前,该业务试点总额度暂定为1500亿元人民币。

  从具体业务数据来看,《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央行广州分行数据梳理,截至11月26日,试点银行累计开通跨境理财通业务相关账户14544个,跨境划汇金额30525.73万元。其中,港澳地区共9798人参与北向通,资金跨境汇划金额13166.85万元,投资产品交易额10680.94万元;内地共4746人参与南向通,资金跨境汇划金额17358.6万元,投资产品交易额6438.24万元。

  从以上数据不难发现,北向通的参与热情似乎要高于南向通。对此,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邱亦霖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金融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资本市场吸引力在不断增加,北向通的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加,不少潜在北向投资者也表示看好内地市场;另一方面,跨境理财通业务对南北投资者的投资需求的促进作用也在慢慢释放,随着境内居民财富的不断增长,内地投资者的全球资产配置需求也在稳步增长,南向通的参与度也会逐步提高。

  从投资产品来看,南北向投资者存在偏好差异。南向通投资者较青睐存款,北向通投资者较青睐理财产品。据记者梳理,截至11月26日,北向通项下,港澳个人投资者购买境内投资产品10680.94万元,包含理财产品8462.56万元、基金产品2218.38万元,占比分别为79.23%和20.77%;南向通项下,内地个人投资者共购买港澳投资产品6438.24万元,包含存款5885.53万元、投资基金552.71万元,占比分别为91.42%和5.98%。

  “一直以来,港澳投资者可选择的人民币固定收益类产品相对缺乏,随着北向通业务不断推进,预计北向投资者对人民币类固定收益类理财需求会持续增长。南向通项下,内地个人投资者购买港澳投资产品中存款占比91%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内地个人投资者购买投资基金在投资产品中的占比逐步提升。”邱亦霖认为,随着未来投资产品适度放开,投资产品不断丰富,南北向投资者的需求也会出现多元化的趋势。

  央行广州分行在11月24日公布数据时表示,下一步,将会同试点银行加大市场调研,主动收集市场主体业务诉求,加强与港澳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研究解决有关堵点痛点问题,进一步提高业务办理便利性,推动跨境理财通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跨境理财通产品主要为风险等级较低、相对简单的产品,但随着业务的不断开展,投资产品不断丰富,南北向投资者都有进一步实现多元资产配置的需求。”邱亦霖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更多元的资产配置需要金融服务机构与客户相互配合,对金融机构以及投资者的专业基础和学习能力也会有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积极投入投资者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向客户推广相关知识;另一方面,随着南向通、北向通的稳步推进,金融机构应该逐步拓宽北向通及南向通的产品范围,逐渐实现跨市场、跨币种、跨资产类别的多元投资产品供给,进一步推动投资规模的增加。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