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释放了哪些政策信号?

  本报记者 刘 琪

  一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被视作货币政策“风向标”,货币政策措辞的变化,往往预示着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趋势。

  12月24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1年第四季度例会。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科学管理市场预期,努力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控金融风险。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红利持续释放,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贷款利率稳中有降,人民币汇率预期平稳,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发挥了宏观经济稳定器功能。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同第三季度例会相比,第四季度例会在措辞上有所调整,并出现一些新提法。比如,货币政策要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积极做好“加法”;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等。

  明年降准降息仍可期

  “稳健”依然是货币政策的主基调。第三季度例会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而第四季度例会则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这与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保持一致。在此基础上,新增了“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更加主动有为,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的表述。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从“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的含义来看,2021年是“过渡”之年,货币政策逐步向常态回归,整体基调与去年相比呈边际收紧态势,在临近年末的情况下,保证今明两年的政策平稳过渡,需要增强政策前瞻性,做好相应的政策衔接。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整体稳健,融资总量合理,需要继续引导资金流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精准性。此外,美国等经济体货币政策已经开始转向,外部扰动因素增多,但我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的是服务我国经济发展,即“以我为主”,这需要保持自主性。

  “在坚持总量稳定、确保对实体经济融资融资支持不减的基础上,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精准导向,主动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的支持力度,在做好稳增长工作、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持续改善发展质量,引导信贷资源向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领域倾斜。”梁斯表示。

  在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分析师罗志恒看来,明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需要前瞻性和精准性地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稳信用、稳增长;同时,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美联储加快宽松政策退出,中国要“以我为主”,增强自主性,适度放松货币政策,提振经济。预计明年货币政策将继续发力,降准降息等总量工具以及支农、支小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或将陆续推出。

  结构性工具效用突显

  相较于第三季度例会,第四季度例会更加突出强调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会议明确提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积极做好‘加法’,精准发力,将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转换为支持普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市场化政策工具,实施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西部证券研报认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对于银行体系而言,它是央行定向支持小型银行流动性的工具,随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小型银行直接从央行获得流动性的数量在明显增加;其次,对实体经济而言,它是支持绿色经济、小微企业等政策支持行业的重要抓手。总的来看,结构性货币政策在疫情以来对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积极作用。

  “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一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积极做好‘加法’,即更加强调在特定领域有所作为,不断实现在特定领域形成增量,夯实我国经济的发展根基。”梁斯说道。

  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钟林楠认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仍会是未来一段时期稳信用、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具体可能包括:推动已经出台的结构性工具落地,如碳减排支持工具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将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转换为支持普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市场化政策工具;继续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支持普惠金融与区域均衡发展。

  再次聚焦房地产市场

  在第三季度例会上,首次提出了房地产相关内容——“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第四季度例会也再次提出房地产相关内容,且着墨更多——“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可以发现,“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而“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也与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一脉相承。

  值得关注的是,央行从今年11月份开始单独披露个人住房贷款统计数据。从数据来看,10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7万亿元,当月增加3481亿元,较9月份多增1013亿元;11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1万亿元,当月增加4013亿元,较10月份多增532亿元。这无疑已经释放出央行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政策信号。

  从房企融资情况来看,房企融资政策也得到“纠偏”。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12月初曾表示,银保监会将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政策,在落实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的前提下,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做好对房地产和建筑业的金融服务。现阶段,要根据各地不同情况,重点满足首套房、改善性住房按揭需求,合理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并购贷款,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支持力度,促进房地产行业和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钟林楠认为,房地产金融政策将继续边际调整,按揭贷款额度、房贷利率等金融环境有望进一步改善。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