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思文
今年以来,受市场震荡影响,大批基金产品净值下跌严重。有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一周时间净值暴跌约14%,此类现象显著降低基民对增量基金的认购情绪,导致新基金发行市场遇冷。去年年初,有明星基金经理挂帅的基金产品,仅用三天时间就募集百亿元,而今年募集上限设定80亿元的基金最后仅被认购50亿元。
新发基金单月募资规模
创21个月新低
Wind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共成立新基金数量148只,单月募集的资金为1188.2亿元,而去年12月的发行规模高达3036亿元,环比降幅超过六成,同时该数据也创下2020年4月份以来的新低。
2022年基金发行“贺岁档”的大幕接近尾声,从市场情况来看,新基金发行明显遇冷。
地处华北地区的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新基金发行情况与A股市场波动密切相关,更与基民的购买情绪息息相关,今年开年以来基金净值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基民认购自然会比较谨慎。
新基金募集资金规模的锐减,这也就意味着,流入A股的“子弹”也较去年大大减少。
实际上,基民认购情绪低迷的时候,基金公司对于新基金的发行热情并未减少。2022年开年以来,发行的新基金当中,既有兴证全球基金、中欧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天弘基金等头部基金公司的身影,也有贝莱德基金等外资独资基金公司的身影。
打响2022年基金发行市场“第一枪”的产品也都大有来头,大部分由明星基金经理领衔,然而募集资金规模较之前的预期却有差距,新基金均未达到原设定的80亿元甚至100亿元募集上限。例如,任相栋掌舵的兴证全球合衡三年持有最终以59.84亿元的募集规模成立、陆彬掌舵的汇丰晋信研究精选募集规模为53.34亿元,冯明远掌舵的新基金信达澳银智远三年持有期,其募集规模仅为47.63亿元。
除了上述三只新基金外,广发瑞誉一年持有、平安盈禧均衡配置一年持有、大成聚优成长、博时恒鑫稳健一年持有、大成惠业一年定开等新基金成立规模均在30亿元以上。
在新基金发行规模创下21个月新低的同时,新基金单月平均募集资金规模也创下2019年2月份以来的新低,2022年1月份的平均募集规模仅为8.03亿元。
基金经理:
市场不缺乏投资机会
基金净值短期大幅度下滑的背后,是许多基民对“赚钱效应”的担忧。不过,公募基金经理普遍认为,影响资本市场的不确定因素逐渐变多,投资难度也随之加大,但市场并不缺乏投资机会。
多位基金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新基金的募集上限设定明显下调、新基金募集资金的期限有所拉长,对于A股市场的研判及投资理念的推广也显著增加。
“消费板块估值相比2021年年初已经便宜很多,这是其未来上涨比较好的前提。”汇添富基金基金经理胡昕炜表示,今年开年行情表现不算理想,不少投资者内心可能有点迷茫。毋庸置疑的是,消费板块未来还有机会起飞,我们持续看好中国消费行业的投资机会。中国内需市场广阔,消费潜力巨大,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消费行业有望持续保持稳健增长,这是中国最为确定的投资机会之一。同时,中国处在一轮巨大的消费结构升级浪潮中,这个浪潮仍将持续很多年。
“经过2021年急剧下跌之后,港股市场风险相比其他市场已经充分得到释放,很多板块的估值回到了近几年甚至历史最低水平。监管政策的出台使得行业能够更有序健康地发展,市场的担忧情绪会在今年逐步消退,带来估值水平的底部回升。中长期来看,港股市场作为新经济、前沿经济主阵地,科技创新、消费升级、能源革命、医疗创新这些长期逻辑依旧不变。”华夏基金基金经理刘平认为,今年港股市场将迎来更好的投资性价比。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市场已接近情绪底,主要股指和行业均已充分调整,后续具备反弹基础。科技方面,新能源及半导体板块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在‘双碳’目标推动下,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长期发展逻辑不变。白酒方面,呈现典型的塔式特征,行业仍以结构升级为主线,龙头企业动销稳中向好,不必悲观。”
恒生前海基金专户部总经理祁滕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情绪宣泄完毕后,A股的走势或会再度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今年A股可能将长期呈现慢牛走势。任何拥有长期逻辑的行业,难免出现短期的波动,特别是当估值性价比出现问题后,波动更会加剧。我们需要做的是将目光看的更长远些,坚守价值投资的本源。”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