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29万亿元 去年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近1万亿元

  本报记者 彭 妍

  近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到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14%;我国银行理财市场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为8130万个,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5.31%。理财投资者队伍在迅速壮大的同时,银行理财投资收益显著提升,全年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近1万亿元。

  净值型理财产品大幅增加

  截至2021年底,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到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14%;全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4.76万只,募集资金122.19万亿元。其中,净值型产品比例大幅增加。随着老产品的持续压降和新产品的不断发行,产品净值化转型进程显著。截至2021年底,净值型理财产品余额26.96万亿元,占比92.97%,较资管新规发布前增加23.89万亿元;非净值型产品余额为2.04 万亿元,较资管新规发布前大幅减少16.39万亿元。

  截至2021年底,全市场持有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数量为8067.23万人,占比 99.23%;机构投资者数量为62.67万个,占比0.77%。

  理财产品受众群体仍偏好风险较低的产品类型。截至2021年底,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中,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投资者数量最多,占比为34.89%。与去年同期相比,风险偏好为一级(保守型)和二级(稳健型)的投资者数量占比均有所增加,分别增加3.08个百分点和2.59个百分点。

  资管新规以来,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颇见成效,持有净值型产品的投资者数量也不断攀升。截至2021年底,净值型理财产品投资者数量占比达到99.06%,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0个百分点。其中,持有开放式净值型产品的投资者数量最多,占比为86.16%。

  苏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理财市场投资者数量的不断增长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宏观层面,居民财富从房地产向金融资产转移的趋势在加速,尤其是2021年房地产调控加速了这一进程;二是行业结构层面,随着互联网理财逐步式微,以银行和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正规军更加受到投资者青睐;三是对银行自身来说,在发力资管大风口的预期下,近两年银行普遍加大了对资管业务的投入和重视力度,加速活期属性理财产品的创新,在流动性和收益性上取得了更好的平衡,赢得了投资者的青睐。

  理财投资收益显著提升

  《报告》显示,在资管行业打破刚兑的背景下,银行理财借助其长期稳健的资金供给渠道、专业优质的资产管理能力、丰富多元的创新产品设计等优势,实现较为平稳的产品收益。

  在投资者队伍迅速壮大的同时,银行理财投资收益显著提升。资管新规发布以来,理财产品已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61万亿元。其中,2021年创造收益近1万亿元。2021年各月度,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最高为3.97%、最低为2.29%,收益率波动相对平稳。

  在服务投资者的同时,银行理财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截至2021年末,银行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债券、非标准化债权、未上市股权等资产,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约25万亿元,相当于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8%。同时,投资资产标准化程度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增强。截至2021年底,理财资金投资债券类资产21.33万亿元,占比68.39%,较资管新规发布时增加19.43个百分点。2021年,理财资金投向绿色债券规模超2200亿元,投向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扶贫等专项债券规模超1200亿元,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超3万亿元,累计募集ESG主题理财产品超600亿元,募集乡村振兴、公益慈善等社会责任主题理财产品超600亿元,有效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薛洪言认为,随着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占比的提升,银行理财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也随之提升。同时,相比存款资金,银行理财资金通常会更多配置债券、股权等直接融资资产,有助于加速我国融资结构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的转型速度,而相比间接融资,以股权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杠杆率,在特定领域能够更有效地发挥融资支持作用。

  银行理财机遇与挑战共存

  展望2022年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有关专家表示,银行理财发展机遇与挑战共存。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中长期看居民资产从地产向金融资产转移的趋势不变,但就2022年来看,受地产调控边际放松以及金融市场自身波动性增加等因素影响,短期来看,净值化的银行理财产品对客户的吸引力下降,对银行的产品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薛洪言表示。

  《报告》同时提出,理财市场机构将主动作为,充分发挥汇集中长期资金、灵活配资资产、穿越周期波动的功能作用,抓住广大居民对财富保值增值的巨大刚需,满足理财投资者平衡风险与收益的需求,积极帮助居民在整个生命周期管理财富,提升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做好客户画像,针对不同年龄、风险偏好客户群体,强化养老资金转化,丰富养老产品供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产品投资方向来看,2022年银行理财市场中,预期权益类产品会逐渐增多,但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投资收益率预期在下半年会有所回升;尤其是在美联储预期加息的情况下,全球央行紧缩可能导致固收收益率回升,但银行权益类产品并不会因此消沉,中国理财产品市场需求依然旺盛,依然会有很多资本进入理财市场购买理财产品。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