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机构扩容至11家 总募集规模上限大幅增加至2700亿元

  

  本报记者 张志伟

  见习记者 余俊毅

  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扩大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的通知》(下称《通知》)显示,3月1日起,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正式扩容,目前已形成“10”地区、“10+1”机构的新格局。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袁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是为了在过去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行业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充分发挥资管行业集中长期资金、灵活配置资产、穿越周期波动功能,以及探索解决我国养老金融产品体系发展相对滞后、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的加速尝试验证。

  募集资金规模上限

  增至2700亿元

  根据《通知》,自2022年3月1日起,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由“四地四机构”扩展为“十地十机构”。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地区扩大至北京、沈阳、长春、上海、武汉、广州、重庆、成都、青岛、深圳十地,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机构扩大至工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中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光大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和信银理财十家理财公司。

  与之前的试点地区和机构相比,北京、沈阳、长春、上海、广州、重庆为新增地区;交银理财、中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为新增机构。此外,加上2月份获批参与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贝莱德建信理财,目前一共有11家理财子公司正参与养老理财产品试点。

  从产品规模上来看,《通知》中明确表示,首批试点的四家理财公司单家机构产品募集资金总规模上限由100亿元人民币提高至500亿元人民币;对于本次新增的试点理财公司,单家机构产品募集资金总规模上限为100亿元人民币。加上贝莱德建信理财的募集资金规模参照《通知》执行,也就是说,养老理财总募集上限从400亿元大幅增加至2700亿元。

  据记者了解,不少机构在多年前就已开始筹备养老金融的相关服务,蓄势待发。比如,此次新加入的兴银理财的有关负责人就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自成立伊始就深入研究养老金融服务需求,组建团队开展养老理财产品前瞻性研究,后续将持续完善养老金融综合服务方案,根据投资者长期养老需求研发养老理财产品,从产品结构、投资策略、风险控制和市场销售等各层面打造养老理财业务体系,真正体现养老理财长期性、稳健性、普惠性等属性,为完善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立多元主体参与、多产品供给、适应多样化需求的养老金融发展格局,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养老需求贡献应有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新增的理财子公司中也首次出现了外资合资理财子公司贝莱德建信,那么外资合资理财子公司在养老理财产品市场里面的优势何在呢?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我国金融业一直坚持扩大开放,外资合资理财公司参与试点,有助于扩大养老理财产品供给,发挥外资理财子公司在资产管理领域投资经验丰富的优势,更好推进产品服务创新和完善。”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多条腿走路进入中国资管市场的外资理财子公司而言,他们在养老理财产品市场上的规划需要重点考虑:一是中国监管部门对养老理财产品、养老理财市场的监管思路和合规框架。二是将自身的优势和中国老年投资者的文化、心理、投资偏好相结合。三是在与其他板块协同基础上,深入研究中国资产市场的特点。

  首批产品

  运行情况平稳

  去年12月初,工银理财、建信理财、招银理财和光大理财四家理财子公司的首批4只养老理财产品陆续发售。如今,首批产品运行已过去2个多月,总体来看产品运行情况平稳。

  根据中国理财网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首批试点的4家机构已经累计发售了8款产品,另有一款新产品正在募集中。从现有的8款产品看,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范围在4.8%至8%之间,产品风险等级多为中低风险,仅1款产品为中风险,且产品期限均在三年期以上。从净值水平来看,目前仅有两款成立不久的产品净值“破1”。

  随着销售养老理财产品的理财公司逐渐增多,未来的养老理财产品需要具备哪些特质呢?普益标准相关研究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养老理财的定位来看,应该具备以下特性:一、普惠性,对于具有养老需求的投资者来说,费率高低将直接影响其投资需求,养老理财因其定位导致其收益率将不会太高。二、稳健性,购买养老理财的投资者应该主要以年纪较大的退休人员为主,他们以养老为主要目的,因此养老理财在投资运作过程中需注重稳健性,投资标的以固收类产品为主,同时适当兼顾收益。三、低门槛,对于养老理财来说,不能设置太高的门槛,便于不同人群购买适合自己的养老理财。四、产品多样性,目前养老理财尚属于试点阶段,未来随着试点结束以及养老理财的推广,不同银行应该在产品差异化方面多下功夫,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不过需要正视的是,目前阶段的养老理财产品仍存部分难题待解。普益标准相关研究人员认为,首先是日益增加的养老需求与养老产品匮乏之间的矛盾。首批试点养老理财产品的火爆充分说明了人们对于养老产品的需求,因此我国养老理财产品的推进进程还需加快。其次,养老观念有待加强,需进一步加强公众的养老投资教育,提升其对养老理财产品的认知,引导公众合理规划养老投资,以缓解第一二支柱养老压力。

  杨海平建议,老年人投资养老理财产品还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审慎地投资,要明白理财和存款的区别,要充分了解产品的风险,重点从风险程度和流动性角度选择理财产品。有条件的老年投资者运用梯形期限法等策略建立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

  袁帅认为,“好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制度的监督和护航,接下来银保监会相关部门及试点地区银保监局也应在试点过程中做好总结评估,研究复制推广优秀试点经验,为推动养老理财常态化运营、规范发展养老金融业务创造有益条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加便捷的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