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歆
字字千钧,掷地有声。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纵观《报告》,其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承诺的表达,很多是透过高频字来“发声”。
“稳”,作为《报告》中最受关注的高频字,其字形演化颇为有趣。古篆文中,“稳=谷物+隐字的部分结构”,体现出家有藏粮方能安稳。以现代字结构来看,该字由禾和急组成,寓意像禾苗一样契合规律快速成长。不论哪种表达,均与中国经济目前的发展路径不谋而合。
“稳”,体现在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进出口保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这些目标既有稳健的现实基础,也直接体现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
从目标的延续性和延展性来看,今年的经济增速目标同近两年实际情况和“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新增就业目标与去年保持一致,CPI设定的3%左右也是剔除2020年突发疫情之外持续多年的“小目标”,2021年增长逾两成的货物进出口总额也为“保稳提质”夯实了基础……
虽然目标契合发展规律,但5.5%的经济增速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仍需主动作为、爬坡过坎,才能稳稳地达成。为此,宏观、微观、结构和改革等七大方面政策持续协同发力,《报告》中“及时动用储备政策工具,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的表述,也传递出“家有藏粮”的信号。
与“稳”相携而行的高频字是“进”。“进”是会意字,字源本为“只前行不后退”。
“稳中求进”——稳是前提和基础,进则蕴含了张力与动能。在《报告》中,“进”的绝大多数亮相都匹配了相应的前行动能,包括“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这些前行动能,来自对经济规律的认知和积累、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传统产业技术迭代、科技创新落地显效、市场主体的活力迸发,也来自14亿人民坚定不移的发展信心。
《报告》将笔墨着重于中国经济之“进”,是源于对经济发展韧性的坚定判断。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前进动能来自传统产业的持续发力,也来自新动能的快速聚集;另一方面,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构建了中国经济“进”的最优生态。
对于中国经济的“进”,资本市场重任在肩、大有可为。《报告》提出,“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途径。
除了“稳”和“进”,在《报告》中,“保”的每一次出现,都关系到就业、货币供应、粮食安全、资源供给、物价稳定等重要内容。
从字面含义看来,“保”更倾向于防御。其象形文字起源是成人对稚子的保护与托举,蕴含了两层含义:守住底线、托举希望。
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需要更具前瞻性的战略规划、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安排。“保”字肩负了守护和托举两项重任。在经济工作中突出“保”字,有助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报告》提出,今年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这对“保”提出了服务于“进”的更高要求。
在中国经济新发展阶段,“稳中求进”是有质量的前行,“六稳”“六保”是对经济民生的守护和托举。正是这些掷地有声的高频字,以及其所衔接的政策表达,护航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