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两会报道组 赵彬彬
“对于制药产业而言,要造出好药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满足人民的医药需求,需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药企要做好临床价值高的非专利药,解决用药可及性问题;另一方面,瞄准国际医药前沿,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大力布局一系列“全球好”“全球新”药物,持续解决临床未满足的用药需求。
近年来,我国每年申请临床试验的新药数量大幅增长,企业开展国际合作的能力不断增强。但同时,我国医药制造业集中度仍然较低,产品结构升级任务紧迫,高质量创新成果少。
为推动我国由“医药制造大国”向“医药制造强国”转变,李燕认为,在国家层面,要强化产业规划系统性、整体性、衔接性,统筹创新资源参与国际医药产业竞争。一方面,抓好医药产业规划落地实施;另一方面,建议组建医药产业创新“国家队”,集中国内药物创新优势科研力量,在不同主攻方向推动中国药物创新研发提速增效,并参与国际医药产业竞争。
从企业角度来看,则应该持续强化研发。医药企业的比拼,本质上是研发创新的比拼。特别是在肿瘤、感染、肝病、自身免疫、代谢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要布局、完善创新药物产品线。在高端非专利药开发方面也要继续强化研发投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确保生产供应。对此,李燕表示,制药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仿制药质量和推进疗效一致性评价,来提高百姓用药的便利性和可及性,积极参加国家药品集采,进一步降低国家医保和百姓用药负担。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