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宁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用“37个字”勾勒出今年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方向:“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仅仅37个字,已明确今年资本市场的工作重点:“稳”字当头,股债齐发力优化融资结构,深入推进市场改革,进一步提升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
“稳”是今年《报告》的关键字词之一。《报告》明确提出,“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也要求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增长的责任。
事实上,今年年初在证监会召开的系统工作会议上就已明确,今年资本市场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突出‘稳增长’,不断提升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
笔者认为,资本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可以通过提升直接融资比重、优化融资结构,推进市场改革等方面,通过“量”和“质”的提升“实力”服务稳增长。
具体来看,一方面,优化融资结构,提升直接融资比重,继续深入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融资结构的核心举措。
从2018年11月份宣布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到2019年科创板注册制试点正式落地,到2020年创业板开启注册制试点,再到今年《报告》明确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资本市场基本形成了从科创板到创业板,再到全市场的“三步走”注册制改革布局,在此过程中,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比重也逐年提升,用数据展现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成绩。
数据显示,2021年,沪深交易所A股累计筹资16743亿元,比上年增加1326亿元;沪深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上市股票481只,筹资5351亿元,比上年增加609亿元,其中科创板股票162只,筹资2029亿元;沪深交易所A股再融资(包括公开增发、定向增发、配股、优先股、可转债转股)11391亿元;北京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股票11只,筹资21亿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6932家,全年挂牌公司累计股票筹资260亿元。
科创板、创业板也通过不同的市场定位,在推动国内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发行上市融资的同时,畅通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的高水平循环。
目前,京沪深三大交易所的错位发展、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同市场板块的特色不仅优化了融资结构,也进一步强化了直接融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另一方面,创新品种,提高交易所债券融资规模,推动债市高质量发展。
从债市融资来看,随着交易所债市制度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债市融资规模和比重不断提升,成为提升直接融资比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数据显示,2021年,各类主体通过沪深交易所发行债券(包括公司债、可转债、可交换债、政策性金融债、地方政府债和企业资产支持证券)筹资86553亿元,比上年增加1776亿元。
目前,交易所已推出多种类型融资工具,助力中小企业融资,如纾困专项债、双创债、绿色债券等品种。支持企业发债融资已成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手段。
“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是今年《报告》提出的新要求。这也意味着,今年在推动交易所债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将通过优化债券市场融资主体结构和加大产品的创新力度,更精准地提升民营企业发债融资的便利性和积极性。
今年,资本市场改革方向已清晰,改革重点已明确。接下来,在注册制改革的牵引下,资本市场将继续稳步推进改革,通过“量”“质”齐升更好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