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上海数据港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司代码:603881                                                  公司简称:数据港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根据2022年3月16日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4元(含税)。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328,927,197.00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1,183,524.70元(含税),占2021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的10.07%,剩余686,278,485.64元滚存下一年度未分配利润。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数据中心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

  一直以来,以网络视频、电子商务、网络游戏为代表的互联网行业占据中国IDC业务市场主要市场份额。未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元宇宙、云原生和数字孪生等技术的发展,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实现价值共生创造了丰富的应用场景。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从2005年的14.2%提升至2020年的38.6%,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

  2.数据中心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

  在新基建政策与国家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的共同作用下,中国IDC行业快速发展。根据科智咨询数据,2020年中国IDC业务市场总体规模达到2,238.7亿元,同比增长43.3%,达到近五年来最高增速。预计到2023年,中国IDC业务市场规模将达到4,868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或将达到30%。

  3.新的技术趋势对数据中心需求持续高涨

  IDC是数字经济的底座,几乎所有大规模使用、存储、运算数据的新型技术都将有效推进数据中心产业的发展。Gartner预测,在2022年,新的战略性技术例如人工智能(AI)、云原生平台(CNP)、智能决策、数字孪生、全面体验等将进入蓬勃发展阶段。例如:到2025年,云原生平台将成为95%以上的新数字化计划的基础,而在2021年这一比例只有不到40%;到2025年,生成式人工智能产生的数据将占所有生成数据的10%,而目前这一比例还不到1%。跟随5G发展应运而生的各类应用的大规模发展,AI、云原生、智能驾驶、全面体验等新型战略性技术的突破,都将继续为数据中心带来巨大的需求空间。

  4. 行业政策助力数据中心行业长足发展

  2021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四部委进一步联合发布了《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方案》目标到2025年,数据中心运行电能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明显提升,全国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降到1.3以下,国家枢纽节点进一步降到1.25以下,绿色低碳等级达到4A级以上。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绿色低碳数据中心建设成为大势所趋,优异的碳排放指标未来会成为数据中心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数据中心产业在“节能减排”等方面甚至有机会成为中国在未来30年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探索中的排头兵之一。

  2022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规划》部署了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等八方面重点任务,并提出了2025年国内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20年的7.8%提升至10%的发展目标。数据中心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将为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

  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按照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布局,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将作为我国算力网络的骨干连接点,发展数据中心集群,开展数据中心与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之间的协同建设;同时,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战略支点,更好地利用西部的可再生资源,合理分配东西部数据互动,从全国角度一体化布局,优化资源配置。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1、IDC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为数据中心服务器托管服务,根据客户规模和要求不同区分为批发型和零售型数据中心服务,并形成以批发型数据中心服务为主,零售型数据中心服务为辅的经营模式。

  批发型数据中心服务系面向大型互联网公司或电信运营商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器托管服务,通常不提供网络带宽服务。具体而言,电信运营商或大型互联网公司对公司提出具体的数据中心规划设计和运营服务等级要求,公司按照要求投资建设数据中心,最终用户将其服务器及相关设备置于数据中心内,并由公司按照与用户协商达成的运营服务等级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进行365×24小时不间断的技术运行和运维管理,确保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处于有效安全的工作状态,保障用户服务器及相关设备安全稳定持续运行,并按照服务器所使用机柜上电数量收取服务器托管服务费。零售型数据中心服务系面向中小型互联网公司、一般企业等客户(均为最终用户)提供相对标准化的服务器托管服务及网络带宽服务。

  2、IDC解决方案业务

  基于公司长期服务互联网头部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竞争优势。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对主营业务进行延伸,针对公司在数据中心领域有较强的建设交付能力及运维托管能力,充分发挥公司技术、运营及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优势,从而进行业务模式创新;并将公司在规划设计、系统集成、建设运维和提供增值服务等专业的核心技术能力进行模块化,以此根据不同客户需求提供不同产品组合业务,如设计规划咨询、项目管理、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数据中心改造业务、第三方托管服务等;从而扩展客户群体,拓宽公司业务范围;综上所述,解决方案业务暨“端到端”地负责把业务需求转化为规划、设计,直至交付并为客户长期运营服务。

  3、云服务销售业务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5G应用的普及,下游客户对于IDC服务商的专业能力、服务范围、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探索产业链上下游,为进一步提高自身服务业务范围,公司搭建了云业务销售团队,并深入了解各云服务及产品的特性和适用性,最终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进行云服务的销售,并获取相应的销售收入。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2021年,受益于新基建、数字经济等国家战略指引,以及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智能驾驶和工业互联网等产业逐步兴起,我国IDC行业市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发挥团队协作能力,共计新增具备运营条件的自建数据中心8个,新增IT负载约102.42兆瓦(MW),累计已建成及已运营数据中心33个,IT负载合计约352.72兆瓦(MW),折算成5千瓦(KW)标准机柜约70,544个;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共计新增具备运营条件的自建数据中心9个,新增IT负载约116.52兆瓦(MW),累计已建成及已运营数据中心34个,IT负载合计约366.82兆瓦(MW),折算成5千瓦(KW)标准机柜约73,365个。

  报告期内,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20,584.06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2.55%;实现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约81,591.37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0.83%;因新投产大规模数据中心,造成固定资产及其折旧短期增幅较大,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1,100.42万元,同比上年减少18.59%;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约824,931.29万元,同比上年增长7.5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约298,853.77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35%。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董事长:罗岚

  董事会批准报送日期:2022年3月16日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