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三天三份重磅规划方案相继出台 新一轮能源改革锚定目标拉开序幕

  本报记者 李春莲

  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氢能发展规划》),明确氢能在能源系统中的定位和中长期发展目标。这是本周内第三份关于能源行业的重磅规划方案。在此之前,3月22日,上述两部门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能源体系规划》);3月21日,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业界普遍认为,三天出台三份规划方案,意味着能源行业面临新的发展变局。随着顶层设计出炉,新一轮能源改革拉开序幕。

  联美控股总工程师、联美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武海滨博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三份文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能源体系规划》是纲,《实施方案》和《氢能发展规划》是实现我国能源体系转型的关键环节,三份文件先后出台也进一步表明在“双碳”背景下,我国能源体系走向清洁化、低碳化的决心和信心。

  中宇资讯分析师张永浩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能源行业指导文件密集发布,明确了行业转型发展的方向、适时丰富了细节,具体勾勒出了能源转型发展的路线图。

  能源转型发展路线图确定

  具体来看,《能源体系规划》对石油、新能源、氢能等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目标,到2025年,能源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电能占终端用能比重达到30%左右。《能源体系规划》提出,大力推进电源侧储能发展,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储能系统。鼓励电动汽车、不间断电源等用户侧储能参与系统调峰调频。

  而无论是《氢能发展规划》还是《能源体系规划》,在关于能源转型和改革过程的表述中都提到了储能。

  根据《实施方案》,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标准体系基本完善,产业体系日趋完备,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

  对此,武海滨表示,随着电化学储能成本的不断下降以及安全性能的提升,大规模储能开始进入爆发期,未来五年将是我国大规模储能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此外,新型储能技术如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氢储能等,也将进入发展快车道。

  在武海滨看来,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既是减碳的关键技术方向,也是实现大规模长时储能的一种技术选择,可以与风能、光伏等新能源形成良好互补。未来五年,我国将建立氢能利用的初步产业体系,燃料电池、高压储能、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核心技术将会实现突破,氢能示范项目将在全国推开,为未来氢能的大规模利用奠定良好基础。

  根据《能源体系规划》要求,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快,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倒逼储能技术发展。

  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能源转型的顶层设计越来越清晰,下一步要在具体工作上突出重点,三份文件聚焦能源领域几个亟须重点突破的问题。新能源供给能力和储存能力是实现能源转型“先立后破”必须突破的两个瓶颈。

  “三份文件均强调了建设现代化能源体系的重要性,并制定了绿色低碳发展的路线,为保障能源安全和逐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行动指南。”易观分析高级分析师江山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能源转型发展是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必然选择。

  关键是清洁低碳

  从上述规划和方案中不难发现,低碳转型成为新一轮能源改革的重要关键词。

  “根据当前形势,能源安全保障将是中国能源转型发展的最优先级目标,能源转型需确保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需吸取欧洲能源转型的经验和教训。”张永浩表示,目前中国能源转型依然存在化石燃料消费过于集中的问题,且主要化石燃料市场缺乏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这不利于过剩产能的淘汰以及消费导引,另外,在新型电力系统方面仍然存在基础建设缓慢、投资增长不足、技术水平受限等问题。

  武海滨认为,“双碳”目标下,我国新一轮能源变革的关键还是围绕清洁和低碳展开。未来五年,我国能源结构中非化石能源的比重将显著提升,能源使用端电气化的比重将明显提高。

  江山美提到,接下来,清洁能源产业将会持续有序开发利用,同时电力系统将向适应高比例清洁能源方向演进。目前清洁能源上网比例较低,为了保持电网稳定,弃电现象频繁发生,“加快电力系统数字化升级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迭代发展,全面推动新型电力技术应用和运行模式创新,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与此同时,“双碳”目标下,氢能在储能、发电以及工业领域的应用示范对发展氢储能技术等将产生重大带动作用。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会长魏锁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氢能产业尤其是绿氢产业的发展,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应用端对绿氢的实际需求量。按照《氢能发展规划》明确的“多元化”应用方向,未来将催生巨大的绿氢市场,带动氢能制取-存储-运输-应用全产业链,以及上游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链协调发展。通过规模效应,氢能全产业链成本将显著下降。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