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正
见习记者 袁传玺
距离三巽集团2021年7月19日登陆港交所,已过去252天,之后再没有中资房企赴港闯关成功。
放眼全球资本市场,中资房企似乎尤其热衷港股。
“赴港上市可以打通中国香港资本市场,进而拓宽企业股权融资、海外债等融资途径。”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关荣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同时,赴港上市对于企业品牌影响力也有较大的提升作用,企业展示与发挥的平台更大,市场机会随之增多。
中资房企赴港上市哑火
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中资房企曾掀起过三波登陆港交所的热潮。2005年至2007年,受益于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向好,房企估值普遍较高,也正得益于此,第一波登陆港交所的绿城中国、远洋集团、中国金茂等房企实现发展壮大;2009年至2010年,房企估值再度高企,第二波中资房企抓住时机成功上市,其中颇具代表的有龙湖集团、中国恒大、宝龙地产等。2018年至2020年,尽管房地产市场发生周期性波动,但快速成长起来的中小型房企还是掀起了第三波赴港上市的热潮。
在第三波浪潮过后,中资房企成功赴港上市数量锐减。截至2022年3月28日,中资房企已有252天未能登陆港交所实现融资。
针对252天里,中资房企赴港上市全面哑火,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首先是由于房企在港股的估值进一步降低,且投资人对2021年下半年以来的地产行业表现心有余悸,导致地产企业在港股发行股票,往往会遭遇认购不足;第二,新力控股等房企上市不久后就发生违约,促使监管审批更加谨慎,同时,房企整体经营指标下滑,也显著增加了获批难度。
“从大环境来看,受新冠肺炎疫情、通货膨胀等多重因素影响,港股大盘震荡走弱,港交所整体新股上市数量也有所回落。”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负责人刘水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同时,当前递表企业多数是规模较小、经营稳定性不足的中小房企,其中不少存在资产负债率过高、布局集中度较高、融资成本高、盈利性较弱等问题,因此通过港交所材料审核难度较高。
此外,黄立冲认为,各行业往往处在上升期时,所属企业才能享有获得相对高估值并更容易上市融资的窗口期。而目前的地产行业尚未恢复元气。加之去年10月份以来,多家“千亿元级房企”接连出现债务违约,国际评级机构纷纷下调中资房企信用评级,这一影响较为深远,并不会短期扭转。
刘水也表示,多起债务违约事件不仅动摇了境内外债券市场的信心,触发了海外评级机构下调房企信用评级和展望,还对其他同类企业债券价格产生了影响,而这也拖累了一些房企的再融资能力,加剧了其流动性风险。
经营状况决定IPO成败
也应看到,目前楼市基本面有望恢复后,那么,中资房企赴港上市的热情能否重燃?而港股市场对中资房企又是否会重拾信心?
对此,受访业内人士观点各有不同。黄立冲认为,虽然去年以来多部门陆续推出稳定楼市政策,但考虑今年疫情反弹等因素,地产行业面临的潜在风险仍亟待化解。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已有超过50个城市或地区发布了有关楼市新政,其中包括降低首付比例、提高贷款额度上限、取消认房又认贷等维护楼市健康发展的内容。
“稳定楼市政策会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或许能给楼市带来一个小阳春。”黄立冲进一步表示,但房地产行业真正全面回暖,还需要房地产公司业绩明显改善、投资者重拾信心等基本面的支撑。“届时。相信港股市场将再度敞开怀抱,欢迎中资房企赴港IPO。”
国际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郑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同样表示,在地产调控的大背景下,房企赴港上市仍然会面临不小的压力,这一切的根本扭转,还需行业环境整体转好。
刘水认为,当前地产行业处于加速出清、优胜劣汰阶段,本轮洗牌后,行业集中度有望继续提升。“虽然目前中小房企发展不易,但其中的佼佼者仍有机会脱颖而出,实现上市。”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则直言,目前来看,中资房企很难闯关上市,原因在于行业环境和融资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不过,虽然大型开发类房企赴港上市较为困难,一些积极布局业务转型,比如以物管、保障性住房等细分业务见长的房企,仍然有机会赢得市场青睐。”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