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少鹏
在当前疫情散发多发情况下,用好金融工具、金融举措,为实体经济提供给养和支撑,对于确保今年经济平稳增长、就业稳定、风险防控,极为重要。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提出了23条具体措施,聚焦当下经济运行中的痛点难点,体现了金融担当,应当努力用好、用足。
这23条措施分为4个部分,体现了内外统筹、点面结合、远近兼顾的政策意图。
第一部分措施落脚点在近期,主要针对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企业、人群,予以精准的金融服务和支持。首先是在总体上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在坚持金融一盘棋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对受到实质影响的金融机构适当提高存款准备金考核的容忍度。对特定行业如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化旅游等,特定企业如涉农企业、中小微企业等,加大扶持力度;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和受困人群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支持,采取合理延后还款时间、延长贷款期限、延迟还本等措施;特别是在疫情期间,要为相关主体提供便捷的金融市场服务,帮助相关企业和主体及时开展融资等活动,及时和便利地使用金融服务。
第二部分措施是针对经济全局工作的,兼顾了近期和中长期考虑,为实体经济健康稳定运行提供稳定持续的金融保障。包括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产销畅通,保障煤炭等能源供应安全,加大对物流行业循环畅通的支持,强化产业链供应链核心企业的金融保障等。从上半年加快稳增长进度特别是实现实物工作量考虑,须加大对重点投资领域、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保障相关重点项目尽快开工;支持地方政府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保障在建项目顺利实施。强调完善住房领域金融服务,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的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不搞“一刀切”,保持房地产开发贷款平稳有序投放;满足建筑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保持其融资连续稳定。
从支持鼓励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而言,强调在贷款、债券融资等方面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鼓励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构建中长期合作关系,满足其合理金融需要;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引领作用,为有条件的民营企业提供增信等服务。
在金融促进消费方面,一是强调发挥平台企业在金融服务方面的积极作用,支持他们向商户和消费者提供线上融资产品,提供非接触式金融服务;同时,鼓励它们向“三农”、小微领域倾斜,降低利息和收费水平。二是要求金融机构改善服务、创新服务,针对民生领域的金融消费拿出更亲民、更市场化的举措。为了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开展养老金融业务,央行将设立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对普惠养老机构加大支持力度。
越是在经济遭遇困难的时期,越要统筹好内外两个市场。稳外贸、稳外资不仅是国内稳增长的需要,更是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需要,是实现内外良性互动发展的需要。
第三部分措施主要针对外贸出口领域,进一步完善细化了相关政策。一是完善外汇收支和结算机制,便利外贸企业开展业务;二是便利企业开展跨境贷款、债权融资,包括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等;三是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帮助企业完善汇率风险管理,包括支持企业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优化外汇衍生品业务管理和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强化政银企合作、探索完善汇率避险成本分摊机制等;四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创新投融资产品等优化跨境业务办理流程和服务;五是加大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力度;六是提升投资者跨境投融资的便利度。这些措施从融资便利、手续流程便利、风险管控和化解等方面,给外贸企业提供了立体化的政策支持,方便他们有效应对风险,开展贸易活动。
第四部分是针对政策“合成效果”而言的,目的是保障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保持持续性、平衡性,最终达成最优效果。这一部分强调两条:一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调用正确的政治立场来把握和执行政策;二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按市场规律办事,确保金融机构健康运行,确保企业合规合理使用资金。
由于政策的运行和传导涉及众多领域、众多部门、众多环节,如果因生硬机械理解导致执行不当、执行不力,可能会制造新的风险敞口,也可能贻误市场时机,甚至会造成重大损失,为下一步发展留下“后遗症”。所以,须将政治要求和市场规律统一起来,防止道德危险,防止错误地理解政策和执行政策。在执行中要积极应对新的情况和市场波动,努力达成最佳“合成效果”。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