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选举产生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 习近平全票当选
|
|
优化公司债注册制配套制度 沪深交易所发布四项债券业务规则
|
|
今日视点:稳增长政策措施 将继续加力加料
|
|
今日导读
|
|
进一步提升市场韧性 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
|
|
进一步增强和改善融资供给 努力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
|
合力构建“大投保”格局 持续壮大理性投资者规模
|
吴 珊
最近一周,央行、证监会、银保监会、工信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陆续表态,释放加强统筹协调、推动政策落地见效、研究储备接续措施的积极信号。
围绕“稳增长”出台的政策措施,既有应对短期问题的,也有着眼长远发展规划的。政策红利充分释放需要合理的进程和节奏,不能一蹴而就。对此,我们要保持定力和耐心。
2022年,虽然中国经济实现“开门稳”,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但超预期因素的叠加也让接下来的“爬坡过坎”难度加大。
针对当前形势变化,4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一系列政策举措,协同发力、远近兼顾,护航经济趋稳前行。不过,当降准以“克制”姿势落地,央行保持流动性“不缺不溢”的态度,又让部分人开始担忧下一阶段政策“释放”空间。
其实,宏观经济工具箱的储备是充足的,在适当的时机也必然会“开得更大”。4月1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提到,“保持政策举措连续性、稳定性”“花更大气力研究新政策、做好新预案,监管政策靠前发力,适时加力”;4月19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抓好近期各项金融政策的落地工作,加大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支持,保障物流畅通和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同日,工信部表示,“抓紧抓实推动政策落地”“研究储备一些工业稳增长的接续政策措施”……
不难发现,各部门不仅强调稳增长政策要扎实落地,而且透露出储备、接续政策也很充分、将会及时到位。
目前,稳增长政策效果还在逐步释放中,二季度稳增长有底气、有后劲。一方面,要坚定预期,用活、用足、用好相关政策,破解难点、打通堵点,推进政策落地见效;另一方面,储备性政策工具要超前准备,保持前瞻性,并制定完善各类预案,以应对不确定情况。特别是国内外不利因素仍未消退,需要储备政策动态调整提高张力,应变、求变,构建“稳定器”,持续增强透明度,营造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中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但同时,我们也有主动积极的应对态度、多方协力的有效措施。综合来看,政策实效“稳”可预期,“进”有后劲。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