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二年四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
本公司董事会及董事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独立董事曲毅民、李祥军、陈勇认为,本报告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了公司2021年度的经营管理情况。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年度审计报告。
公司董事长姚贵平、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章永怀、财务部门负责人邹兴国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
第二节 公司概况
一、公司简介
(一)公司法定中文名称: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法定英文名称:PingAnTrustCo.,Ltd.(缩写为PATC)
(二)公司法定代表人:姚贵平
(三)公司注册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5033号平安金融中心29层(西南、西北)、31层(3120室、3122室)、32层、33层
邮政编码:518048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https://trust.pingan.com/
电子邮箱:Pub_PATMB@pingan.com.cn
(四)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张中朝
信息披露事务联系人:胡朦
电话:4008866338
传真:(0755)82415828
电子邮箱:Pub_PATMB@pingan.com.cn
(五)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金融时报》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秘书处
(六)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名称: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号东方广场安永大楼17层01-12室
二、组织架构
第三节 业绩概览
一 、信托资产规模变动情况
(一)公司报告期的信托资产规模变动情况:
金额单位:万元
(二)公司报告期新增信托项目情况:
金额单位:万元
二 、母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金额单位:万元
三 、信托大事纪
(一)全面深化战略转型升级,经营业绩稳健增长
2021年,面对复杂的内外部形势与转型压力,平安信托确立“三转一定位”的发展路径,坚定回归信托本源,树立“先服务、后金融”经营理念,打造“服务+金融”新模式。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良性增长,结构持续优化,压缩融资类信托和金融同业通道业务的同时向投资类信托转型,资产管理总规模增幅18%。
(二)打造智能风控提升决策效率
2021年,平安信托持续夯实全面风险管理机制,打造智能风控标杆,定制化客户授信策略和风险管控方案,精准指导展业。完成行业首家智能评级模型建设和系统上线,实现1600+地区智能化预评估,提升风控决策效率。
(三)开创信托参与破产重整新模式,助力化解风险盘活资产
2021年,平安信托践行“服务+金融”战略,探索和创新运用金融工具,积极助力化解国内金融市场风险,特殊资产投资业务成功落地市场首单破产重整他益财产权信托、完成公司首单“特资+PE”股权投资项目,助推拓宽企业风险资产处置渠道,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四)标准化净值化转型初见成效,持续打造业内转型范本
2021年,平安信托积极顺应标准化和净值化转型发展趋势,通过阳光私募、主动管理TOF等产品模式,挖掘新业务增长点。实现标品业务规模增幅134%;服务类信托规模增幅98%;家族信托受托管理规模同比增长68%。
(五)股权投资业务成果丰硕,多元化投后赋能企业成长
2021年,平安信托股权投资业务深耕布局节能环保、医疗健康、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与科技以及大消费等领域。成功退出台州银行股权,项目实现整体回报超8倍,总投资收益超35亿元。
(六)基建资产结构不断优化,助力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展
2021年,平安信托基建投资业务继续健康增长,资产结构不断优化。面向机构投资者业务占比超50%。
(七)科技赋能业务成效显著,打造行业智能标杆
2021年,平安信托以科技驱动赋能业务、打造信托业智能化标杆。全年新增专利60件,累计申请量162件,位居行业第一!上线特资家小程序,触达生态圈机构达数百户;搭建财产权信托业务管理系统,财产权信托立项决策、披露报送等提效50%以上;打造TOF投研系统,首创信服e站,实现投前、投中、投后风险一体化闭环管理,助力标品业务全流程提速增效;家族信托投资线上化,投资时效由5天提升至2天,投后数据精准度大幅提升。
(八)深耕ESG责任投资,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2021年,平安信托积极践行ESG责任投资理念,聚焦中西部民生项目、健康、环保及现代制造等重点行业,全年累计投入实体经济规模近3500亿元,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践行国家绿色金融发展战略,成功落地国内首支碳中和主题绿色金融慈善信托。
(九)党建引领企业文化革新,激发组织活力
2021年,平安信托不忘初心,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以党建推动公司治理,立足受托人定位,牢记“服务国家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两大使命,构建受托文化。全面开展“平安信托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年”专题廉政建设活动,营造简单务实工作风气。积极开展“三个一”行动迎接建党百年,激发队伍昂扬斗志,推出“长征精神青年说”“信托青年说”等一系列文化创意活动,发掘组织文化潜力,打赢转型升级攻坚战。“五XIN工会”荣获深圳市财贸金融工会“先进职工之家”称号。
(十)践行有温度的金融,树立金融宣教标杆
2021年,平安信托推出守护者行动聚焦“守护金融安全”“守护特殊儿童成长”“守护乡村教育发展”三大主题,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践行公益理念,通过公益共建、警企联动、双向扶贫、智慧支教等形式,全年累计公益支出近200万元,持续打造有温度的金融。创新金融宣教形式,推出全新公众金融素养提升计划,树立银行保险业金融宣教标杆,荣获深圳银行业年度优秀社会责任案例称号。
第四节 荣誉奖项
2021年,平安信托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持续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公司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品牌美誉度稳步提升。得益于卓越的经营管理能力、良好的社会口碑以及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突出表现,公司受到多方好评,获得《金融时报》“2021年度最佳信托公司”、《中国银行保险报》“十佳社会责任机构”、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学会“绿色金融先锋创新奖”等二十余项目权威荣誉,涵盖综合实力、风险管控、科技创新、绿色金融、公益慈善等多个领域。
综合实力:
年度最佳信托公司 《金融时报》评定
年度中国优秀信托公司 《证券时报》评定
金贝奖最佳信托公司 《21世纪经济报道》评定
诚信托卓越公司奖 《上海证券报》评定
金鼎奖年度卓越信托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评定
公司荣获“最具创新奖” 《当代金融家》评定
董事长荣获“卓越人物奖” 《当代金融家》评定
风控、科技创新与业务能力:
卓越竞争力风险控制信托公司 《中国经营报》评定
最佳风控金融机构 《时代周报》评定
优秀科技赋能公司 《证券时报》评定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卓越奖 《当代金融家》评定
金蝉奖年度家族信托品牌奖 《华夏时报》评定
十佳家族信托管理创新奖 《银行家》评定
中国式家族办公室TOP30 《今日财富》评定
最佳慈善信托产品奖 《上海证券报》评定
社会责任及其他:
深圳金融联合教育宣传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
绿色金融先锋创新奖 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学会评定
绿色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优秀奖 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学会评定
深圳银行业优秀社会责任案例 深圳市银行业协会评定
年度金融宣教优秀组织单位 深圳市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会评定
年度十佳社会责任机构 《中国银行保险报》评定
年度社会责任信托品牌奖 《中国银行保险报》评定
中国金融品牌优秀宣传片 《中国银行保险报》评定
第一节 愿景使命、经营目标、业务规划
一、 愿景使命
平安信托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基于国家“稳增长、调结构、化风险、惠民生”的指导思想,围绕资产管理信托和资产服务信托两大业务,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现代金融体系建设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为使命,秉承守正、忠实、专业的受托人精神,回归业务本源,守正出新,行稳致远,做客户信任、员工支持、股东满意、社会尊重的中国信托业第一品牌。
二、 经营目标
平安信托依托平安集团“金融+科技”“ 金融+生态”领先战略,基于市场趋势、牌照优势与能力禀赋。聚焦核心业务,打造专业化经营,逐步优化客户、业务结构,做“真股权、真资管、纯服务”,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典范,打造中国信托业第一品牌。
三、 业务规划
(一)聚焦核心业务,回归信托本源
积极顺应监管导向、主动把握市场趋势,依托信托财产多样性、风险隔离、事务性安排、产品设计灵活等独特的法律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优势,重点聚焦PE、家族信托等核心优势业务,主动收缩传统融资类信托业务,坚定“做精”“做轻”“做稳”,打造信托“精品店”“专卖店”模式,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
(二)深化科技赋能,强化风险管控
平安信托不断强化全面风险管控,以“控风险、保质量、谋转型”为首要目标,扎实推进清存量、控新增、降成本等各项重点工作。通过多措并举、强力清收,加快消化历史包袱;通过升级风险策略、提高标准,严控风险新增;通过强化内控合规、加强风险集中管控,匹配有能力、讲原则的专业风控人才,有效落实降本增效。同时持续深化科技赋能,在智能营销、智能风控、智能作业、研发提效及信息安全等领域推动业务升级。
(三)践行社会责任,打造社会影响力金融范本
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的提出,ESG可持续发展迎来重大机遇,平安信托顺应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开展ESG探索和实践,将ESG纳入未来规划并贯穿到业务流程中,公司全面搭建了ESG责任投资体系,将ESG理念植入信托项目评审流程,拓展绿色金融总纵深边界。2021年,为落实集团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公司成立了“绿色金融办公室”,统筹开拓发展绿色金融业务,并运用领先科技赋能环境保护与治理,打造有温度的金融。
此外,公司发挥信托制度优势,将金融与公益结合,精耕细作慈善公益领域,践行信托回归本源业务。目前,公司家族信托团队已为国内各大头部公益基金建立合作关系,并创新推出“慈善共同基金”合作模式。今年公司成功设立了“九资河笔架山助学慈善基金”,助力慈善校友们的爱心发扬光大;携手华林证券、北京语泽基金会宣布正式成立“平安华林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慈善信托”,是国内首只支持西藏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慈善信托计划;成功设立“平安碳中和绿色金融发展慈善信托”,为国内首只碳中和主题慈善信托,旨在围绕碳中和目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目前平安信托慈善信托业务范围覆盖教育、扶贫、防灾减灾、可持续发展等众多领域。
第二节 市场分析
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更加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但各国经济复苏不均衡性依然存在,通胀压力持续上升,全球进入货币收紧周期,中美摩擦不断加剧。国内方面,受地产调控、地方政府控制隐性债务、“双限双控”以及疫情散发等多重因素叠加,我国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复苏动能有所减弱。信托行业面临资管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和“两压一降”严监管的双重压力,行业转型亟待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信托业正处严格整顿期,传统业务规模不断压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加速爆发,行业转型迫在眉睫。
(一)传统业务压缩趋势不可逆:近年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求进一步强化,信托行业监管政策日益趋严,“压非标、降通道、控地产”导向明确,信托公司传统主力业务持续萎缩,行业面临根本性变革。信托行业在严监管的引导下资产规模持续压降,截至2021年3季度末,信托业受托管理的信托资产余额为20.44万亿元,与2020年末基本持平,较2季度末环比下降0.94%,较2017年4季度末峰值下降22.11%。其中,融资类业务规模自2020年3季度以来快速回落,截至2021年3季度末,融资类信托规模为3.86万亿元,同比下降35.13%,融资类信托占比为18.88%,同比下降9.64个百分点;投资类信托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1年3季度末规模增至8.03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1.42%,占比升至39.29%,同比上升12.07个百分点;截至2021年3季度末,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为8.55万亿元,同比下降7.38%。
(二)市场竞争加剧:在统一的大资管框架背景下,各类资管机构和产品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就竞争对手而言,作为资管行业新增持牌金融机构的银行理财子公司与信托公司在资产拓展、资金募集、人才队伍、投研能力等多方面展开竞争,目前筹建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已有29家,开业21家。就竞争产品而言,在标准化、净值化转型背景下,过去以非标业务为主的信托公司与具备丰富标品投研能力和投资经验的公募基金、券商等机构正面竞争,加之打破刚性兑付使信托产品吸引力下降,信托销售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行业风险加速爆发:经济增长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疫情反复,实体经济短期发展陷入困境;房地产行业的管控持续加码,融资条件不断收紧,房企违约事件频发;地方政府严控新增隐债下市场尾部风险不断加大。这些均抬升了信托体系的脆弱性,加大了其面临的信用风险。同时,在融资类业务规模受限的背景下,信托公司正在加速向资本市场业务转型,资本市场高波动性对信托公司全面风控体系建立以及风险承受能力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信托公司在资本市场风险管理中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二、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防风险”让位“稳增长”下的新基建投资机会。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稳增长”取代“防风险”成为2022年经济工作头号目标,在“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指引下,加大基建投资已成为核心抓手。信托公司应加快向新基建投资业务转型,积极开展股权业务,分享新一轮基建投资红利。
“双碳”目标路线图落实下的新能源加快布局机会。“双碳”目标指出,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25%以上(2020年这一数据为16.4%),2060年占比达80%以上,光伏与风电行业步入发展快车道。信托公司应发挥信托工具运用灵活优势,积极挖掘光伏/风电行业股权投资、投贷联动等业务机会,将实体资产投资与股权投资相结合,分享行业高成长红利。
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提速下的权益投资长期向好机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资本市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制度改革全面提速。资本市场在拓展创新型企业融资、引导经济脱虚向实方面作用将日益凸显。信托公司应抓住权益市场大发展机遇,加大PE股权、可转债等一级/一级半市场业务布局,提高二级市场产品主动管理能力,寻求差异化定位。
地产“政策底”走向“市场底”下的住宅融资转型商业地产投资机会。中央明确坚持“房住不炒”,地产调控从严大方向不变。然而,传统商业地产逐渐复苏,仓储物流与长租公寓等不动产新业态需求旺盛。信托公司应基于地产行业发展大势,主动从传统住宅融资向商业地产投资转型,大力布局仓储物流、长租公寓、IDC等基本面长期向好的细分领域。
私行固收产品供给不足下的固收+/FOF“非标”替代机会。随着融资信托压降,地产项目不断爆雷,高净值人群对产品安全性要求更高,私行财富货架类固收产品供给严重不足。信托公司应利用FOF、固收+产品大爆发契机,结合过去在非标上的渠道与客群优势,定位私行非标替代产品,与券商/公募基金错位竞争。
银行现金理财整顿下的信托现金管理产品做大机会。相较于公募属性的现金理财,信托现金管理属于私募资管产品,在结构设计、久期与投资范围上更加灵活,可有效弥补现金理财供给缺口。信托公司可充分利用现金理财整顿与货币政策宽松的双重窗口期,加快做大信托现金管理产品。
第三节 业务经营分析
在经济复苏基础仍需巩固以及持续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平安信托与中国信托业一起,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紧跟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加大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有效满足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切实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打造信托业第一品牌。
2021年,平安信托始终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不断优化完善与实体经济结构和融资需求相适应的、多层次且广覆盖的业务结构,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实现行业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一方面,充分发挥综合金融和专业优势,利用资产证券化、资本市场、债券市场等工具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加大实体经济直接融资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另一方面,平安信托持续加强主动管理能力,加快推动资管产品向净值型转型,充分发挥债权与股权、境内与境外、标与非标联动优势,更好地满足客户在久期、收益、风险上的要求,为客户提供多品种全方面的金融服务。
同时,平安信托不忘初心,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立足受托人定位,始终牢记服务国计民生的责任和使命,聚焦社会民生、现代制造、健康环保等重点行业,全年投入实体经济规模近3500亿元,为国家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2021年是建党百年,公司以“学党史、强党性、感党恩、担使命”为主题,开展了“三个一”系列党建活动,推进平安守护者行动进社区、进学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全年累计公益支出近200万元。在业务转型过程公司始终立足本源业务,大力发展慈善信托,用行动诠释“有温度的金融”,成功落地国内首只碳中和主题慈善信托等五项慈善信托计划,总金额达6520万。过去5年,平安信托累计投入实体经济规模超过1.5万亿元,累计纳税超过86亿元。
一、产业投资方面,公司不断升级业务策略和模式,构建投行、投资、投管三大核心能力,加强各业务协同。
(1)商业不动产投资坚持走专业化路线,深耕核心城市写字楼、商业物业等资产,同时加大物流、长租公寓等新型地产的探索。以客户为驱动,围绕各业务场景做专做精;引进具备开发商和产业背景专业人才,加强对产业的理解和研判,持续建立大资管能力;优化中后台决策机制,严控风险,强化投后管理能力,实现严把控和精准预警,持续做大规模同时全方位提升业务质量。
(2)基建投资紧跟国家战略方向,顺应“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发展需要,聚焦城市基础设施、交通、新能源等领域,支持各地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并为保险资金和机构投资者提供现金流稳定、风险回报合理的金融产品;同时积极向基础设施资产管理人角色转型,与行业龙头合作,深入挖掘高速公路、风电等领域基础设施股权类资产,积极为客户盘活存量资产、降低总体负债。
(3)私募股权投资依托集团战略资源,专注抗周期和高增长的行业,聚焦消费升级、医疗健康、现代服务、高端制造、环保五大领域,完善私募股权投资和管理链条,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金融服务,为被投企业赋能;依托行业专家团队,积极输出长期积累的专业投资与管理经验,为被投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资产管理、财务顾问、并购重组等服务,助力被投企业价值成长;通过投资与平安有协同效应的企业,助力集团全力打造涵盖金融、地产、汽车、医疗和智慧城市的五大生态圈。
除此之外,公司今年探索了较多的特殊投资机会,将特资业务能力与不动产、基建、PE、标品等投资能力叠加,成功落地债务重组、项目纾困、破产重整等模式场景,积极落实金融风险化解政策导向,协助困境企业脱困盘活,化解经营风险。2021年,平安信托通过“出售式重整+他益财产权信托”的设计方案参与了方正集团破产重整,充分发挥了信托公司在风险隔离、特殊资产处置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二、产品与服务方面,以回归信托本源、支持实体经济为指引,充分发挥受托人角色优势,持续提升差异化服务水平和专业投资能力,打通资金、资产、资本三个市场。通过前瞻布局标品类信托及服务类信托,打造信托行业首个标准化产品中心,实现了标品信托规模的高速增长。其中,固定收益类业务不断加强投研体系建设,丰富投资策略,布局各类创新产品,搭建了包含信用债投资、利率债投资、固收+等在内的完备的产品体系;主动管理型TOF实现了从0至35亿的突破,推出多维度产品线,以绝对收益为目标,全方位覆盖客户偏好,成立以来业绩表现优异;家族信托业务不断强化营销、投资、服务、运营管理等经营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保险金信托持续快速发展,在业内已形成一定的领先优势。此外,作为国内慈善信托发展的开拓践行者,年内成功落地多个慈善信托项目,并设立国内首只“碳中和”主题的慈善信托。
本公司(本报告中所称的“本公司”或“公司”,均指母公司;本报告中所称的“本集团”或“集团”,则为本公司及其子公司)的主要经营业务:
自营资产运用与分布表
金额单位:万元
注:除特别说明外,本报告中数据均以人民币计量
资产运用中“其他”项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使用权资产等
信托资产运用与分布表
金额单位:万元
第四节 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净资本管理
一、内部控制
(一)内部控制环境和内部控制文化
公司一贯致力于构建符合国际标准和监管要求的内部控制体系,根据风险状况和控制环境的变化,持续优化内部控制机制。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各监管机构的要求,公司以现代国际一流金融企业为标杆,秉承综合金融发展战略,结合经营管理需要,践行“法规+1”的合规理念,贯彻“目标明确、覆盖全面、运作规范、执行到位、监督有力”的方针,完善内部控制运行机制,着力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符合监管要求,促进业务可持续健康发展。公司遵循“以制度为基础、以风险为导向、以流程为纽带”思路,强化内部控制日常化运作机制,持续提升内控工作的水平和效果,为公司持续稳健发展提供保障。
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治理指引》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要求,建立了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了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管理层之间分工配合、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的规定,规范有效地运作。公司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为公司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合理保证。
公司积极开展合规文化建设,为合规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内部控制建设营造优越的内部环境及合规文化氛围。公司通过《员工行为管理制度》《员工违规行为处理执行准则》等制度,对违纪类型、违纪处理流程等做出明确规定,倡导员工诚信守法、廉洁自律,遵守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维护公司形象及社会公共秩序;通过《“红、黄、蓝”牌处罚制度》体系,对员工违规行为严格惩处,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通过《合规手册》,明确公司合规管理职责,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推动员工签署《合规履职承诺函》,从遵法守规、商业秘密、利益冲突等方面规范员工行为,提升员工知法守规意识。此外,公司通过全员大会、宣导专刊、面授培训、知鸟课程等多种形式高频次地开展内控文化宣导,在全公司范围内营造高层垂范、人人合规的良好氛围,增强全员合规内控意识。
(二)内部控制措施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和内部制度的要求,公司建立了组织架构完善、权责清晰、分工明确、人员配备精良的内部控制组织体系。公司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审查、评价公司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其他相关事宜;监事会负责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的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对公司管理层履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2021年,公司持续加强“业务及职能部门直接承担管理、法律合规部门统筹推动支持、稽核监察部门监督检查审计”三道防线的分工与协作,强化工作衔接与信息共享机制,有效地实施内部控制,实现内部控制“促管理、促发展、促效益”的目标。公司持续优化内控治理结构,完善操作风险与内控管理、关联交易管理、反洗钱管理、授权管理、绩效考核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员工行为管理等机制,持续优化公司内部控制政策、框架、流程、系统及工具标准,提升管理水平,并加强高风险事件管控,防范系统性风险及风险传递,落实合规内控考核,进一步促进内部控制有效实施。2021年,公司继续贯彻落实《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相关要求,积极开展内控评价工作,如期完成公司层面控制、信托管理、财务管理与信息技术控制等流程的内控自评工作;同时,公司持续关注业务的合规发展和内部控制,通过有效识别、评估以防范和化解内控风险,为公司的稳健经营提供保障。
(三)信息交流与反馈
公司不断建立完善信息交流与反馈制度,包括内部信息交流及报告与披露。
公司建立了顺畅、双向的内部信息交流制度。公司开通各种信息交流渠道,通过公司公文、公告、制度库等传递和获取信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网络、移动互联、视频会议、电话会议、邮件等方式在公司内部传递信息,确保能够将决策层的战略、政策、制度及相关规定等信息及时传达给员工;加强对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访问与变更、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通过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以及内部信息反馈机制让员工将业务经营、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各级管理层报告,促进部门间、部门内部协调高效运作。同时,公司强调信息沟通在反舞弊工作中的作用,通过教育预防、制度保障、检查监督的方法预防、发现、惩戒舞弊行为。
报告与披露侧重于公司与外部的信息交流与反馈,公司先后制定了《关联交易管理制度》《声誉风险管理办法》《高级管理层信息报告制度》《信托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信息披露和报告管理制度。公司设置专门部门负责对内对外的信息整合与发布、媒体关系管理及危机管理,确保了及时、真实、完整地向监管部门和外界披露相关信息,确保公司与外部投资者、客户、中介机构等有关方面之间进行有效交流,也确保了信息交流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四)监督评价与纠正
公司已形成事前、事中与事后“三位一体”的风险管理和监督评价体系,对业务环节和经营管理进行持续性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评价与纠正。2021年度全面完成内部控制检查评价计划,符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监管规定和公司完善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
事前监督主要从制度建设、制度与流程检视与完善、风险信息收集、识别与监测整合等方面展开,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事前管理;事中监控包括风控部评审团队和法律合规团队的业务评审、风险管理团队和资产监控团队的业务监控、业务部门及投后管理团队的持续监控;事后监督通过常规稽核、专项稽核、离任稽核、信访调查等模式发现、评估公司经营中存在的制度和流程执行缺陷,并建立规范的后续整改跟踪程序确保改进措施得到落实,有效提升公司的内控水平。
二、风险管理
(一)风险管理概况
今年以来,我国疫情困扰逐步解除,经济复苏态势整体向好,各项指标持续改善,金融监管理念在持续深化金融体系改革、优化结构转型的同时,进入全面严监管阶段,继续落实信托行业“两压一降”,促使信托行业加速战略转型,探索业务新模式。在此背景下,公司紧密围绕整体转型布局,秉持风险引领业务的理念,推行投前、投中、投后的全员参与及全流程覆盖的风险管控机制,持续、有效地监控和管理公司面临的各类风险;围绕“服务实体”、“回归本源”的定位,加速推进业务战略转型,提升主动管理能力,严控资产质量,严守风险合规底线,严格履行受托人职责;建立统一系统管控平台,推动“金融+科技”深度融合,实现智慧风控一站式管理。
我司风险治理架构涵盖董事会及其下设的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管理层及全面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各业务部门四个层级。董事会承担公司风险管理最终责任,由董事会下设的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履行相应的风险管理职责,并负责向董事会报告工作。我司全面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下设工作机构,是全司风险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统筹我司全面风险管理,承担我司风险管理工作的审议和决策职能,对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各业务部门作为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履行直接的风险管理职责,承担本部门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作为风险管理的第二道防线,负责推动落实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按照职责分工牵头相应风险管理,监测风险偏好与风险限额执行情况,并根据全面风险管理委员会的工作安排,定期进行专题工作汇报。稽核监察部门作为我司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对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独立、客观的审查和评价。
公司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按照具体工作职责划分评审、资产监控、法律合规及风险管理等,其中评审负责业务投前评估审核,充分研究及分析业务风险,前端管控;资产监控负责业务投中及投后的监控及处置,严格落实业务投后管理;法律合规负责对业务的合规性、以及相关的法律事项进行把控,保障公司各项业务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合规展业;风险管理负责对交易对手信用评级、风险政策的制定以及风险管理相关系统的维护等。
报告期内,公司立足“金融+服务”的战略定位,持续推动产品和业务转型。公司严控资产准入标准,明确投融资业务在行业选择、客户选择、信用评级、项目筛选、区域选择、担保方式等具体风控措施要求;聚焦优质交易对手,在尽调、评审、决策环节,提高投融资业务质量,有效控制投资风险;制定差异化展业要求,建立“一户/区一策”管理机制,通过定期对客户、区域进行全面分析、研讨,并根据分档情况制定差异化的管控流程,精准识别业务风险,采取有效的防范举措,同时,强化公司授权及流程管控,明确分层授权原则及授权流程;对全产品线实行分类管理和全流程监控,以实质重于形式为原则梳理投后管理各项操作流程、完善修订投后管理规章制度办法,优化统一的投后管理平台,针对风险项目,根据具体项目实际情况,创新处置手段,制定“一户一策”处置方案,精准推进风险项目的处置化解并开展复盘检视;持续提升合规内控管理,推进强化风清气正的合规文化,通过规划、跟踪、检视机制促进公司制度设计及运行有效性,进一步夯实公司制度管理规范;秉承平安集团持续深化“金融+科技”“金融+生态”的战略思路,重点聚焦标品业务风控能力建设,升级强化非标业务风险管理,借助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最新技术,整合内外部数据,利用专家和AI模型,持续开展平安信托智能风控管理平台的升级与建设,实现标品业务与非标业务全面智能化风控。
(二)风险状况
1、信用风险状况
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主要表现为:在信托贷款、资产回购、后续资金安排、担保、履约承诺等交易过程中,借款人、担保人、保管人(托管人)等交易对手不履行承诺,无力或不愿履行合约条件而使信托资产或自有资产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报告期内公司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总体风险可控。
信托业务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融资类信托业务。报告期内,公司顺利完成117个融资类信托项目的终止清算,分配信托本金 1,071.42亿元,实现了信托业务的预期目标,履行了受托人的尽职管理职责。
固有业务信用风险主要来自固定收益类资产。公司结合各项固有资产性质、日常监测情况和风险项目专项排查结果,对所有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及其可回收金额进行逐一检视。报告期末,公司固有业务信用风险资产按照资产五级分类结果为:(1)正常类资产285.50亿元;(2)关注类资产3.21亿元;(3)次级类资产0.00亿元;(4)可疑类资产1.63亿元;(5)损失类资产0.00亿元。公司不良资产期初余额2.02亿元,期末余额1.63亿元。
此外,公司依据《信托公司管理办法》,报告期公司提取信托赔偿准备金0.51亿元,期末余额15.58亿元;公司依据财政部《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报告期计提一般风险准备金0亿元,期末余额4.69亿元;公司按照会计准则要求计提各项资产的减值损失准备,报告期转回资产减值准备0.66亿元,核销减值准备0.17亿元,期末余额3.28亿元。
对于保证贷款管理原则主要是通过建立健全保证担保管理制度,恰当选择保证担保方式,完善保证担保手续,规范保证担保合同内容,强化贷后管理,实现保证担保债权,提高贷款的安全及流动性。
对于抵押品的确认遵循合法性、有效性、审慎性、从属性等主要原则,包括:(1)押品管理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确保抵押品合法合规;(2)抵质押担保手续完备,押品估值合理并易于处置变现,具有较好的债权保障作用,确保抵押品有效;(3)充分考虑押品本身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动态评估押品价值及风险缓释作用,审慎管理抵押品;(4)抵押品缓释信用风险以全面评估债务人的偿债能力为前提。
同时,根据每笔信托业务的情况,内部合理设定抵押品及贷款本金之比,确保贷款本息与抵押品评估价值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充分缓释业务的信用风险。
2、市场风险状况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价格或利率波动而导致的对金融工具的资产价值产生负面波动的风险。公司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市场价格,如利率、股票价格、债券价格等波动而造成的信托资产损失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严格依据信托合同进行投资运营,确保各项风险控制措施有效执行,有价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整体运行平稳。偏股类信托产品方面,未见底层资产持有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等高风险股票,风险基本可控;偏债类信托产品方面,从债券投资类型、债券评级要求、债券投资集中度、组合久期等多个方面限定了债券投资的范围和投资限制,防范市场波动风险,总体风险可控。
另外,我司固有业务未投资二级市场证券,报告期末,因股价、市场汇率、利率及其他价格因素变动而产生的风险极小,对我司的盈利能力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
3、流动性风险状况
流动性风险是指公司短期内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不确定变动,或资金周转困难无力偿付到期负债而造成损失或破产的风险。
公司对流动性风险持续保持高度重视,坚持全面、前瞻、效益、合规、审慎五大原则,从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监测、风险控制四个维度入手,落实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强化流动性应急能力,推动落实各项管控措施,确保公司稳健经营。报告期内,公司流动性波动平稳,风险可控,无重大流动性风险事件发生。
4、操作风险状况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完善制度管理、加强流程规范,并强化监督问责机制,操作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和控制。
5、其他风险状况
公司面临的其他风险包括运营风险、声誉风险、信息科技风险、关联交易风险等。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差异化管控措施,严控其他各类风险,未出现重大风险事件。
(1)运营风险是指在覆盖整个价值流程中任何由于在操作流程、人员及跨部门协作的不足或失误而引致的风险损失。
(2)声誉风险是指由公司的经营管理、从业人员行为或外部事件等,导致监管、媒体、社会公众、利益相关方等对公司形成负面评价,从而损伤公司品牌价值,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的风险。
(3)信息科技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公司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信息安全事件和信息系统故障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信息科技风险监测指标均达标,未发生重大信息安全和信息系统故障事件。
(4)关联交易风险是指公司在关联交易控制过程中,由于关联方界定不准确、关联交易定价不合理以及关联交易活动中断等原因导致的各种风险。
(三)风险管理
1、信用风险管理
公司持续完善信用风险的管理架构,规范投融资业务管理流程,及时出台配套的管理制度,完善制度体系;优化投前、投中和投后全覆盖的管理流程,建立严格的资产和交易对手准入标准;根据外部环境变化适时调整风险策略,通过由宏观到中观到微观的系统化体系进行风险控制,优先选择风险可控的行业展业,同时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行业设定不同的准入要求,加强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和引领性;加强量化管理工具应用,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树立风险与收益匹配意识;对于存量业务,进一步强化“分类管理,全程监控”的管控要求,作好对存量资产的整体投后管控,防范进一步新增风险;梳理投后管理各项操作流程、完善修订投后管理规章制度办法;搭建统一的投后管理平台,做到“统一台帐管理、统一帐户监管、统一系统管理和统一信息披露”;对全产品线实行分类管理和全流程监控,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制定标准化管控流程和风险监控方案;推行统一的投后闭环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从风险资产识别、上报、预案到风险处置和履职排查的标准化流程管理,具体而言:
在信用风险防控方面,平安信托对于项目的甄选有着严格的准入标准,明确了投融资业务在行业选择、客户选择、信用评级、项目选择、投融资商业逻辑及合理规模、区域选择、担保方式、具体风控措施等各方面要求。在信用风险跟踪及监控方面,平安信托通过定期及日常跟踪分析宏观及微观经济情况、各行业动态、国家及监管政策、交易对手情况、区域市场情况,动态梳理主要行业项下的交易对手合作名单、区域市场展业要求,完善交易对手集中度限额、授信额度及区域限额管控并动态检视。抵押品方面,平安信托主要选择流动性较高且不存在产权瑕疵的不动产作为抵押品;抵押率方面,为审慎控制信用风险、保护信托投资人权益,平安信托以抵押物评估净值作为抵押率分母,并根据区域市场体量及市场活跃度、抵押品业态及流动性,核定可接受的不同抵押率。
投前审查方面,平安信托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及机制,持续优化尽调、评审报告模板;决策阶段建立项目集中审议制及分级授权制;项目投中实行双人核实,集中审查,即合同面签、抵质押登记与权证领取等流程均双人完成,并实行放款审查集中管理。项目投后环节,公司进一步完善健全科学、有效的风险信息监测及预警机制,常态化风险排查及专项排查,加强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强化技术手段运用,借助智能化技术优化放款和投后管理流程,对项目舆情、征信、财务、评级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同时防范操作风险,提升投后日常监控管理的质量和业务效率。通过负面舆情信号风险触发机制,做到对风险信号早发现,早排查,进一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加强及时性和前瞻性,尽职履责。对存在潜在风险项目,进行动态跟踪和过程管理,及时进行风险预警与信息上报,并推动风险在可控范围内提前化解,如通过第三方融资置换、引入大交易对手收购标的资产、设立投资基金、追加增信措施等多手段缓释或化解风险,保障公司稳定运营。
在风险与收益匹配方面,公司继续完善量化管理体系,有效运用量化管理工具,逐步推进信用评级在风险准入、投后管理、风险计量等方面的应用,采用科学定量方法,为保证业务决策工作的准确度和一致性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风险处置方面,持续借鉴同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在不良资产管理和处置方面的优秀做法和经验,结合信托不良资产的特点,根据具体项目实际情况,创新处置手段,制定“一户一策”处置方案,精准推进风险项目的处置化解。公司设立风险专项处置小组,综合采取直接催收、诉讼清收、债权转让、引入第三方接盘、公证强制执行、债务和解、债务重组、处置担保物及查封物等综合措施化解项目风险,同时尝试收购标的资产、委托中介机构清收、设立不良资产投资基金等创新手段处置不良资产,并提前与司法机关做好沟通,排除法外因素对正常清收执行程序的影响,快速推进法律程序。同时我公司定期对出险已化解项目逐一进行复盘和检视,聘请律师一起全面分析案件症结、论证化解方案、细化实施路径,贯彻“清收风险最小、资产损失最少、处置效率最高”的原则,在推进风险资产进行处置同时,进一步借鉴预防类似信用风险发生。
另外,为继续推动战略转型,落实风控引领业务的要求,公司定期召开“一户一策” “一区一策”研讨会,对公司存量房地产和政信业务客户进行研讨分析,并根据项目投后管理情况和客户风险情况,定制更有效、更灵活的风险策略和管控方案,深挖业务机会、精准指导展业、定制产品方案、防范项目风险。
2、市场风险管理
本年度公司持续完善与风险管理战略相适应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优化制度、限额管理、业务流程、监控报告及日常管控流程,提高市场风险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公司制定了市场风险相关管理制度作为我司市场风险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并结合业务发展需求及管理层风险偏好,建立健全投资集中度、组合久期、投资规模等限额管理体系。公司持续根据市场形势变化,适时调整资产组合结构、投资节奏、产品久期,引导业务进行多策略发展,平衡风险与收益。在日常管理中,进一步规范公司市场风险管理工作,建立定期宏观经济分析及债券市场分析机制,加强对宏观经济及市场走势的预判,进一步提升市场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及精细程度,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及时跟踪市场舆情及风险事件,监控市场利率变动及组合限额执行情况,并向投资团队进行提示;加强市场指标、持仓市场估值水平、组合久期的动态监测;对产品进行利率敏感性分析,做好净值回撤管理。通过上述管控措施,进一步推动业务合规、安全开展及管控。
公司从管理层和投资者能够承担的风险出发,通过对市场行情的跟踪研究,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亦建立了相应的内外部风险处置流程。设定合理的情景,对资产组合进行利率压力测试,以把握不同市场行情下资产风险敞口大小,并据此向投资者充分披露。
3、流动性风险管理
本年度公司进一步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坚持全面性、审慎性、前瞻性、合规性、成本效益性原则,从风险的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及控制方面细化管理程序,采取合理的流动性风险管控手段。
公司根据业务发展需要,以流动性稳定为目标,合理优化流动性风险偏好,完善监测指标及限额监控,持续做好动态资产负债业务规划及日常现金流管理。同时,公司持续强化流动性风险预警和信息传递机制,对流动性风险实施分级预警,成立应急小组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流动性应急演练,确保应对紧急情况下的流动性需求。
公司持续完善公司和产品层面的流动性压力测试体系,综合考量信用、市场、操作等风险因子,检视流动性风险隐患,并对模型假设、参数、比例等进行了优化,以合理地检测公司固有和产品的流动性承压能力,并根据压力测试结构制定相应应急计划,强化流动性的应急管理。此外,继续完善流动性风险报告体系,保障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灵活针对市场变动储备有效的应急措施。
面对疫情持续蔓延、外部市场信用风险下沉带来的流动性压力,公司以防范意识为先导,主动通过一系列对流动性风险预警、管控及应急措施上的改进和加强,确保了全年流动性的平稳运营。同时,有效提升了资金运营效率,实现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转型升级。
4、操作风险管理
公司持续落实监管规定及公司操作风险管理要求,以现行合规管理以及内部控制体系为基础,整合监管及行业关于操作风险管理的先进标准、方法和工具,优化操作风险管理架构,完善操作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各部门配合与协作,确立日常监测与报告机制,定期向管理层汇报操作风险整体情况;运用操作风险三大工具,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维度进行风险监控与数据分析;推动开展年度操作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全面检视及优化重要业务流程;针对高风险事件开展专项检视,防范、化解业务风险;同时建立了常态化与专题化相结合的宣导机制,持续提升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及水平。
公司主要通过以下机制和措施管理操作风险:
一是建立健全公司操作风险识别、评估、监测、控制、缓释、报告的全面管理体系;
二是持续优化公司操作风险管理政策、框架、流程、系统及工具标准,提升操作风险管理水平;
三是优化并推动各业务职能部门运用实施操作风险管理工具,如: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关键风险指标、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收集;
四是关键风险领域开展专项排查检视;
五是通过开展操作风险管理方面的培训倡导,推动操作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5、其他风险管理
(1)运营风险管理方面,响应公司战略,持续推进智能化运营平台建设,不断优化流程,通过自动估值、标品运营支持能力建设等项目提升运营整体支持水平及风险管控能力。其中,估值管理上通过流程整合、网银机器人等优化,实现估值作业自动化和一站式操作,将65项监控嵌入9大核心功能,有效降低估值风险;数据治理上通过对流程、场景及渠道的梳理,产出5类管控机制,有效提升资管数据质量;分配管理上增加系统校验及风险提示预警功能,提升事前风险管控能力。在推进平台建设的同时,持续完善运营风险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异常事件升级机制,强化7×24小时异常升级要求,提升运营风险事中管控能力。消保客诉管理方面,根据董事会提出的战略目标,持续深耕,通过完善制度体系、抓好机制实施、强化投诉管理等措施,切实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水平。机制实施上做深、做实消保审查,稳步推进线上化审核,新增9个系统功能。同时,全面统筹协调产品风险检视工作,提前制定处置预案,推动风险关口前移;投诉管理上持续开展客户宣教活动、加强内部员工培训,不断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理念。制度建设上全年新增1个制度,修订4个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规范运行。
(2)声誉风险方面,公司高度重视声誉风险管理工作,将其纳入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声誉风险主动管理能力。报告期内,公司按照最新的监管规定和要求,严格规范声誉风险管理处理流程,形成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的工作响应机制,包括风险排查、分析研判、制作预案、风险整改、舆情应对、声誉修复等环节。公司对于声誉风险的管控不断强化,整体风险可控,实现平稳过渡;同时,年内组织多次声誉风险排查工作,通过有效的舆情预警机制,防范潜在声誉风险及负面舆情,年内未出现重大声誉风险事件。
(3)信息科技风险方面,公司认真学习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持续完善信息安全和IT运营管理,保障信息系统安全高效、稳健持续运行。
为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公司完善更新了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委员会章程,并强化监督审计和培训宣导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营造“信息安全,人人有责”的氛围。报告期内,公司圆满完成建党百年网络安全保障任务,顺利通过了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 27701隐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测评。同时,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对外拓展、联动共赢,致力于提升行业整体信息安全水平。2021年,公司联合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和金融同业发布了《2020~2021年金融行业网络安全研究报告》;公司参加了由成都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的网络安全大会并进行了《构建智慧信息安全生态体系,助力行业金融创新》主题分享;公司信息安全课题荣誉入围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学会2021年度研究课题名单。
为进一步加强IT运营管理,公司优化了运维管理制度,规范了信息系统运营流程,针对系统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快速响应、及时处理、追踪通报、优化改进,保障稳定运行。公司采用异地远程灾备模式,以保证关键信息系统能够在重大灾难发生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恢复必要的处理能力,保障业务连续性。
(4)关联交易风险方面,2021年,公司按照监管要求持续完善关联交易管理体系,健全关联交易运作机制。按照监管规定,定期开展关联方清单更新工作,为关联交易管理提供基础信息,并及时报送监管机构。系统优化方面,进一步优化关联交易管理平台功能。报告机制方面,梳理公司2021年度关联交易情况和关联交易管理制度执行情况。2021年度公司未出现关联交易风险状况。
第五节 信托业务创新成果和特色业务情况
公司在传统业务稳健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创新与特色业务,具体包括:
一、创新转型卓有成效
2021年,公司坚定推动信托业务转型,持续加强创新力度,加大主动管理能力的培养。公司加强创新体系化建设,多举措鼓励支持创新,通过设立创新产品管理委员会、产品创新敏捷小组、创新研究平台、创新沙龙及举办创新评奖赛事等体系化推动创新业务。产品创新、项目创新不断涌现,已成为公司转型的新动能。
同时,公司的数字化转型作为另一创新亮点,在行业中已具备领先优势。公司依托科技力量,推出信托一体化业务操作平台,信托APP成功上线,搭建资金生态圈,实现资产、资金和产品的线上化、移动化和智能化;升级运营中台全流程,创立账户直通车,实现产品创设全流程一键式自动化;迭代智慧风控,实现一站式、智能化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
截至2021年底,公司累计认定创新产品和项目43个,24个团队获得了公司授予的创新评奖,包括财产权信托、自动化估值系统、标品风控机器人等产品/项目等,覆盖前台业务、中台风控评审及后台运营管理等各条线团队,全员创新氛围浓厚。
二、特色转型成绩斐然
2021年,公司深化特色化建设,特色化团队培养成果显著。通过孵化、培育、扶持、认定等一系列体系化工作流程,推动各业务团队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专业化赋能,打造公司创新转型的排头兵,利润增长的基柱石。2021年,公司新增特资+区域、债务重组顾问、政府投行三个特色团队,目前累计认定19个特色团队。
未来,平安信托将在平安集团“金融+科技”“金融+生态” 领先战略指引下,继续在信托业务领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化、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切实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现代金融体系建设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
第六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2021年平安信托认真贯彻各项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切实履行“卖者尽责”义务,明确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纳入公司治理、企业文化建设和经营发展战略,通过强化消保制度体系建设、持续开展消保宣传活动、加强消保审查、规范投诉管理等举措,不断深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以履行社会义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董事会及管理层深入参与消保工作
平安信托持续坚持董事会对公司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及指导,将消保工作纳入董事会、信托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高级管理层的议事日程,深化落实主体责任。2021年,平安信托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2020年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报告》,报告的内容为2020年平安信托消费权益保护工作和2021年的工作规划;平安信托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2021年上半年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报告》,报告中明确了公司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战略和目标。同时,在年度会议、班子会议、董事长专项汇报会中均加入消保专项议题,强化高层领导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二、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夯实制度根基
按照中国银保监会《关于银行保险机构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从组织体系与工作职责等方面进一步规范,确保制度体系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平安信托已建立和修订了包括消保工作考核、风险等级评估、客户信息安全、信息披露、金融营销宣传、金融宣教、投诉管理、重大事件应急等在内的20个制度。其中,2021年新增制度1个——《金融营销宣传管理办法》;修订制度4个,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考核细则(2021版)》《客户投诉管理办法(2021版)》《代销业务管理办法(2021版)》《操作风险与内控管理制度》。
三、加大消保审查力度,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1年全年平安信托各部门严格落实制度,对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不同的环节进行消保审查,并对相关风险进行识别并提出明确、具体的审查意见。2021年平安信托完成所有新产品的消保审查工作。对于审查发现的问题,由运营管理部消保团队牵头,联合前台业务部门、风控部、科技部,从业务流程、合规审核以及系统操作层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计划,责任落实到人,按月追踪推动整改落实情况。
同时为确保公司消保审查工作的各项要求得到有效落实,公司2021年对各部门消保审查过程按季度进行抽查,审查过程中未发现问题。
四、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教育
平安信托积极响应监管主题宣传要求,有效利用线上传播和线下宣导的方式,结合公司客群及业务特点,深化重点人群宣传教育,聚焦“一老一少”,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提高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3.15期间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主题宣传,推出《金融会客厅》电视特别节目。联合警方,积极深入社区、校园开展线下消保宣传,向公众普及金融知识,帮助广大投资者切实保护好钱袋子,切实提高公众防骗、识骗能力;开展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积极围绕金融消费者知识的薄弱环节,通过策划“小明小白讲信托”系列漫画、系列科普课堂、情景剧视频,以浅显易懂的方式普及信托知识、信托消费者权益维权指南等。
平安信托积极落实监管要求对金融机构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纳入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加强公司消费者权益保护文化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内部教育和培训,更好地强化全体员工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平安信托制定全年内部培训计划,根据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实时总结经验,调整培训内容,更好的满足员工培训需求。为了更好地落实监管要求提高全员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2021年平安信托制作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线上课程》《明明白白审消保》,对公司全员进行培训,全员通过率100%。针对新入职员工、消保岗员工、风险高、涉诉多的业务员工等,开展有针对性、多元化的培训,2021年公司举办了群诉应急演练培训、变诉为金客户投诉技能提升等。
五、投诉处理情况
2021年平安信托通过400客服热线、监管机构、书面投诉函等方式接收到投诉44笔,投诉客户多分布在上海、青岛等地,主要是因产品收益不达预期或者亏损、产品延期支付、客户服务等引发的投诉。收到投资人投诉后,平安信托相关团队积极与投资人联系、了解诉求、安抚客户情况,确保消费者投诉的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和处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声。
平安信托十分重视投诉数据分析,运用金融消费者投诉统计监测系统,对所有渠道的投诉受理和处理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和管理,保证投诉受理和处理的实效性。重点对将超时限未处理的投诉工单进行实时监控,尽快完成所有投诉处理工作,避免投诉升级。按季对投诉情况进行分析,突出源头整改,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水平,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同时提升客服人员能力,有效运用第三方调解机制。加强电话中心精细化管理,提高客服人员业务能力、话术规范性及沟通能力。积极借助深圳市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会第三方平台,利用专业调解力量对投诉事件进行客观公正调解,化解消费纠纷。
第七节 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一、发挥党委政治引领作用
报告期内,公司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委政治引领与政治核心作用:在架构设置中,完善信托组织架构,设立并明确党委政策研究室、组织人事部、办公室、宣传部、纪检监察室,保证党委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始终沿着我党指引的正确方向;在日常管理中,第三届党委委员与公司经营班子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全年召开党委会议十九次、党委执委联席工作例会十七次,对公司“三重一大”事项、公司经营管理、政策学习教育、规章制度、工作部署、党风廉政等重要事项进行会议讨论与集体决策,确保将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要求贯彻到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促进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党委组织开展“学党史 话长征”系列活动,开展书记讲党课、主题党课学习、长征精神解读、长征精神青年说、支部书记研讨会、党员亮身份作表率、守护者行动等学习活动,强化党内理论学习,号召党员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二、践行ESG责任投资服务实体经济
2021年是我国“碳中和”目标践行元年,平安信托积极响应绿色金融的供给侧改革要求,深耕ESG责任投资,聚焦中西部民生项目、健康、环保及现代制造等重点行业,累计投入实体经济规模近3500亿元,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成功落地国内首只碳中和主题绿色金融慈善信托和年内最大规模单一个人慈善信托,积极发挥信托制度优势,促进国家共同富裕目标。
三、助力国家乡村振兴
平安信托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号召,报告期内通过购买扶贫农产品等方式,助力全国15个扶贫点产业发展,涉及扶贫金额206余万元,为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力量。此外,平安信托携手华林证券、北京语泽基金会成立“平安华林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慈善信托”,是国内首只支持西藏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慈善信托计划,初始规模为600万元,该信托以 ESG 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专注开展西藏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公益事业,未来将持续助力智慧教育、医疗救助、绿色金融、新农村建设等多个领域的公益活动。
四、重视文化驱动培育信托文化
2021年是 “信托文化普及年”。平安信托坚持以受益人合法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使命,通过强化受托人定位,树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先服务、后金融”经营理念,积极回归信托本源,不断构建与行业监管导向、良好社会形象相契合的转型战略与经营管理模式,将信托文化建设贯穿到业务发展的各个环节,从公司治理、风险防控、客户服务、理念文化等多方面发力,做好了信托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在风险管理方面,秉持“风控引领业务”的理念,推行投前、投中、投后全员参与及全流程覆盖的风险管控机制,充分发挥公司“严选资产、专业评审、高效决策、精细投后”四大能力,持续、有效地监控和管理公司面临的各类风险,积极防范和化解客户投资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公司持续开展宣教活动,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金融知识进万家”消保宣传月等为契机,积极开展投资者教育,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策划“小明小白讲信托”系列漫画、系列科普课堂、情景剧视频以及线下进校园、社区宣教活动,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帮助投资者树立“卖家尽责、买者自负”的投资理念。在文化建设活动方面,公司构建了健康系列、关爱系列、融合系列三大主题活动;以百年党庆为契机,开展“党委书记讲党课”“新青年?新长征”等系列宣传及学习主题活动;邀请第三方机构开展文化诊断,查找文化痛点,并针对性开展改进提升工作;打造“信托青年说”系列文化项目,借青年榜样力量强化文化传播。在文化理念塑造方面,公司通过自我痛点排查、制度完善、理念及流程优化等形式,规范员工日常行为,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
五、倾听员工心声、解决员工诉求
报告期内,面对疫情常态化现状,公司以凝聚员工共识、实现团队融合、保障员工健康安全为方向,重点解决员工诉求,提升员工凝聚力、归属感、安全感与体验感。基层员工层面,公司不断升级 “建言献策直通车”问题协调机制,问题直达董事长,每季度收集并专题解决员工关心的业务、发展问题;持续推行“倾听心声”长效机制,以“纸飞机”扫码反馈方式,收集员工需求与心声,通过交互式沟通加强与各部门的连接与沟通;疫情防控层面,全年为员工申请疫情防控物资68.7万元,为公司全员提供了安全保障,帮助员工解除忧虑,顺利复工;工会平台层面,推出守初心、助安心、促舒心、更暖心、献爱心的“五XIN+工会”品牌,全年组织开展25余场主题活动、657次俱乐部活动、4次健康课堂、3次员工代表大会,让“五心工会,五星体验”口号真正深入人心,广受员工喜爱和好评,荣获深圳市财贸金融工会“先进职工之家”称号。
六、“守护者行动”公益实践
报告期内,平安信托启动“守护者行动”公益行动,以“守护社区金融安全”“守护特殊儿童成长”“守护乡村教育发展”三项为方向,开启平安信托第13年公益爱心旅程。全年共计开展公益活动9场、公司志愿者共计124人次。各项活动,通过将扶贫点的产品送往公益帮扶点,形成双向扶贫的良好效果;结合建党100周年,引导党员“亮身份、办实事”,带头参与志愿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利用“慈善信托”公益资金,开展捐助乡村小学、帮扶特儿成长等公益行动,发挥慈善信托公益属性,开展可持续的关爱;大力联动警方、反诈中心、深圳急救中心,开展公益共建,提高活动成效。
第一节 公司治理结构
一、股东
报告期末公司股东总数为2个,相关情况如下:
表3.1.1-1
★为公司最终实际控制人
报告期内,公司股东及持股比例未发生变化。
报告期末,公司股东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最终受益人情况如下:
表3.1.1-2
报告期末,平安集团公司的关联方情况详见公开挂网的《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
报告期内,公司股东无出质公司股权情况。
二、董事
表3.1.2-1(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
注1:2021年11月25日,经公司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姚波先生不再担任公司董事职务
表3.1.2-2(独立董事)
三、监事
表3.1.3(监事会成员)
注3:2021年3月25日,经公司2020年度股东会审议通过,选举刘崇先生担任公司外部监事。2021年6月29日,刘崇先生出席第七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行使表决权正式履行外部监事职责,孔祥云先生不再担任公司外部监事
四、高级管理人员
报告期末,公司在职高级管理人员情况如下:
表3.1.4
四、 公司员工
报告期末,公司职工人数为872人,平均年龄35岁,其中博士学历占1%、硕士学历占59%、本科学历占37%、其他学历占3%。
第一节 会计报表
一、 自营资产
(一)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结论
(一)信托合并资产负债表
金额单位:万元
(二)信托合并利润表
(下转B3版)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