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龚梦泽
6月1日,“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的利好政策正式实施。由于购置税减半的措施力度空前,引爆了沉寂已久的汽车市场。面对政策“及时雨”,车企迅速跟进,各家4S店更是严阵以待。
6月7日,《证券日报》记者实地走访北京多家汽车4S店和品牌直营店发现,为了鼓励汽车消费,不少车企开始深度挖掘市场需求。截至6月7日,北京汽车、长安汽车、广汽传祺、上汽荣威、长城汽车、北京现代、一汽·大众、一汽丰田等超20个品牌已发布优惠政策,其中至少有14个品牌在国家购置税减半的基础上,推出了对另一半购置税进行减免或补贴的优惠活动。
业内普遍认为,从汽车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度看,汽车行业的市场地位举足轻重,重拾行业发展信心已成为唯一选项。
购置税减征效果立竿见影
据《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显示,为促进汽车消费,支持汽车产业发展,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内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正所谓“政策搭台,车企唱戏”。在实地探访过程中,很多合资和自主品牌的汽车4S店都推出了名目繁多的优惠措施。“我们现在的优惠力度空前,五大权益实打实的现金减免。”北京三元桥丰田4S店销售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丰田推出的购置税减半政策加码正当时活动,金融礼包、置换补贴、国家减半叠加企业加码,全算下来至高能省下4万多元。”
6月7日上午,北京博瑞祥恒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一汽·大众店内,销售专员张经理正向一名潜在消费者介绍探岳的配置性能和补贴优惠。“购置税基本涵盖店内所有车型,探岳方面除享受购置税减征外,还享6000元置换补贴、3500元保险支持、两年零利率购车,以及租赁首付低至10%,车辆可退可买可续租等权益。”
记者注意到,尽管此次购置税减征未惠及新能源车型,但在展厅内2022款ID. 4 CROZZ依然收获了最高的人气。面对来之不易的到店资源,店家对新能源车型同样推出了包括置换补贴、厂家贴现、点券兑礼等累计高达3.3万元的礼包,欲招揽新能源车置换车主和新中标用户。
补贴优惠层出不穷,内卷随之而来。有北京现代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在国家购置税减免50%的基础上,厂家还加大力度推出了“税全免只是青铜,油加满才是王者”活动。具体而言,品牌全系车型均全免购置税。购买伊兰特、库斯途、途胜L车型最高可获得置换补贴1万元,购买部分车型还可享至高15000元油费补贴;东风日产方面,除新一代奇骏外,旗下全系车型均享购置税全免,此外还限时送全险。
合资品牌促销发力正当时,自主品牌同样不遑多让。据记者观察,长安汽车已推出“购置税全免”或“至高减免120%”的优惠;吉利汽车方面也推出了“全系车型享国家购置税减半政策,部分车型享购置税全免”的优惠。长城哈弗针对旗下紧凑型SUV哈弗H6国潮版车型,在购置税全免优惠政策之外,还对旗下全系车型推出1000元商业险等优惠。
“本次减征政策适应了汽车消费需求变化的考量,可以覆盖乘用车市场90%以上的车型,自主和合资企业是全覆盖,进口豪华汽车企业也基本上覆盖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王都认为,政策发布于疫情整体进入扫尾阶段,时机准确,措施有力,将有效刺激消费,提振汽车市场,改变当前供需双弱的市场环境。
6月份车市初现回暖态势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以6月份为起端的购置税减征政策,恰逢上海及周边地区汽车产业的复工复产,而在一个月后(7月份至8月份),将面临传统意义上的汽车销售淡季,那么购置税减征政策能否将车市拉回正常的发展轨道呢?
实际上,4S店已率先感知政策带来的销售暖意。北京某一汽本田4S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端午假期以来,与往常相比客流量有了明显提升。“5月份要么有人无(关)店,要么有车没人。当时每天一两组人的到店量,简直太难了。”
崔东树认为,车市目前已呈现逐步回暖的态势,关键原因在于供应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尤其是上海的复工复产。“我认为购置税减征后,6月份汽车消费将得到很好的增长,7月份到9月份销量将回到正常水平”。
随着近期中央和各地积极出台车市刺激政策,国内车市正呈现加速复苏态势。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从5月份第三周起,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量日均4.2万辆,环比增长47%;5月1日至5月22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量为78万辆,同比下降16%,但降幅较上月收窄2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34%。
“汽车行业和宏观经济好比鱼和水的关系,经济稳中有进主基调同样适用于当前的汽车产业发展。”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商会常务副理事长苏晖认为,面对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和未知预期,总要尝试找到出路。此时汽车行业要做的就是稳住存量、稳住客户,让市场保有信心。
崔东树对此也给予了高度认同。他指出,下一阶段需要给汽车消费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和预期,包括车企在内各方应该努力为消费者、经销商提供一个稳定的消费和经营环境,保障经销商体系对汽车消费增长的促进作用。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