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 伟 见习记者 张军兵
6月21日,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银宝山新”)再次发布重要股东的减持计划。
连续3年业绩亏损,连番遭遇股东减持,公司资金持续紧张且近期不断新增借款。面对多重经营难题,投资者禁不住追问银宝山新未来“路在何方”?
大股东们纷纷减持欲退场
银宝山新减持公告称,因业务发展需要,持有公司总股本比例11.78%的第三大股东北京华清博广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清博广”)将进行减持,拟以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两种方式合计减持银宝山新股份不超过2973.67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6%。
而在去年11月份,华清博广曾披露过“相似”的减持计划,合计减持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6%。从减持结果来看,华清博广在此期间累计减持公司股份1181.67股,占总股本比例2.384%。
在三股东持续减持外,二股东深圳市宝山鑫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山鑫”)早已于去年4月份开始筹划“离场”计划。2021年4月至11月份,宝山鑫共减持146.44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3%。而在今年6月2日,宝山鑫再次发布减持计划,拟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80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1.61%。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份,公司第一大股东邦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邦信资产”)发布通知,称拟通过公开征集转让方式协议转让其所持的银宝山新全部1.36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7.49%。
2021年11月份,银宝山新公告称,根据公司实控人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东方”)的统筹安排,上海东兴投资控股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东兴”)与邦信资产正在筹划吸收合并事项。一个月后,邦信资产与上海东兴签署《吸收合并协议》,上海东兴将直接持有银宝山新27.49%的股份,成为银宝山新的控股股东,银宝山新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对于银宝山新而言,国资吸收合并要优于抛售,同时并不需要支付现金,流动性压力也最轻。但股东纷纷减持会进一步影响小股东的决策,对股价造成不利影响。”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认为:“国资转让涉及因素较多,加之上市公司本身资产及转让条件或缺乏吸引力,所以转让暂未成功。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主要股东减持都会对二级市场投资者造成压力,至少短期内难以看到积极信号。”
未来之路在何方?
从2017年开始,银宝山新的盈利能力已经露出颓势,其净利润逐年降低,到2019年正式转盈为亏,如今已连续三年亏损。Wind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7亿元、-3.34亿元和-5.93亿元,同比下降740.8%、23.42%、77.74%。
在现金流方面,公司也显得“捉襟见肘”。Wind数据显示,公司从2020年到2021年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分别为-4215.74万元和-2.46亿元。为缓解资金压力,2022年3月15日,公司与华清博广达成一笔数额为6000万元,年利率为6.93%的借款。同月31日,公司又与宝山鑫达成一笔5000万元的无息借款。
关于公司近年来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公司在2021年年报中总结为以下三点:一是模具业务方面,因全球疫情反复、汽车行业周期性波动等因素导致各车企削减车型开发数量或延后开发,市场需求量下降,加之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产品毛利率水平略低;二是在通讯结构件业务方面,受中美贸易摩擦、通讯行业芯片供应紧缺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公司相关订单需求放缓,收入下滑;三是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国际运费急速攀升、人民币升值等因素,进一步压缩了公司的利润空间。
“模具制造并非高壁垒领域,资产增值能力不足,并不具备显著的业绩增长潜力。在销售端方面,壁垒的有限性导致竞争较为激烈,客户的议价能力也相应提升。在供应链上,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加大,致使相关产品毛利率也无优势。这些方面说明银宝山新的确需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业务多元化发展,尝试进入高技术壁垒领域。”盘和林如是说。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