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萌
7月20日,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介绍了上半年我国服务外包发展情况。2022年上半年,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9875亿元人民币(币种下同),执行额64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3%和14.3%。其中,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5473亿元,执行额36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7%和10.0%。
具体来看,上半年,我国企业承接离岸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执行额分别为1553亿元、642亿元和14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17.8%和15.2%。全国37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总计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4911亿元,执行额32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5%和10.6%,分别占全国总额的89.4%和90.9%。民营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1111亿元,占全国30.8%,同比增长33.2%,比全国平均增速高出23.2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1607亿元,同比增长8.5%,占全国44.6%。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服务外包累计吸纳从业人员1440万人,同比增长7.9%,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927万人,占64.4%。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半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呈现三方面亮点:一是知识密集型服务外包快速增长,如检验检测服务、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同比增速均在80%以上;二是民营企业发展增速较快,高于同期全国增速,市场主体的活力进一步增强;三是稳就业贡献较为突出,尤其是在吸纳高学历人才就业方面。
在肖本华看来,高素质的人才供给、高效的政策支持和国际上业务需求逐步恢复都为现阶段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不过,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人力和办公成本上升以及汇率波动风险等也对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形成一定挑战。
“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作用,针对服务外包企业轻资产、规模小、资金少、人力成本高等特点,进一步提高政策支持的有效性,如推广北京市的经验,通过服务外包发展专项资金政策对服务外包企业国际资质认证、创新研发、录用人员、员工培训等进行支持。”肖本华建议。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阶段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面临人力资源成本快速上升以及印度等国家的强有力的竞争压力。因此,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需要着眼于完善产业链和提高要素聚集度,并以恰当的财税政策予以支持,不断提升行业竞争力,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展望三季度,肖本华预计,企业承接服务外包的条件将进一步改善,我国服务外包将继续保持反弹增长势头,增速有望高于上半年。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