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 珂
8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7%,涨幅略有扩大。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4.2%,涨幅继续回落。
受访专家表示,国内需求逐步恢复,有望带动商品和服务需求价格走高,预计CPI同比有望延续温和走势。目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动能趋弱,叠加国内保供稳价政策效果持续释放,未来PPI同比仍将继续保持回落态势。
食品端涨价动力持续显现
数据显示,从同比看,CPI上涨2.7%,涨幅比6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3%,涨幅比6月份扩大3.4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12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由上一个月下降6.0%转为上涨20.2%;鲜果和鲜菜价格分别上涨16.9%和12.9%。非食品价格上涨1.9%,涨幅比上一个月回落0.6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56个百分点。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国通胀面对的内部压力在上升,主要体现在以食品价格为主的结构性通胀方面。特别是猪肉价格进入回升周期后,过去一年来对CPI的压制作用已改为抬升作用。鲜菜价格回升后叠加猪肉的周期性上涨,食品价格存在一定涨价压力。不过,温彬还表示,“近期国家发改委提醒相关企业保持正常出栏节奏、避免盲目压栏。短期猪肉上涨动力将回落,食品价格的上涨表现仍将比较温和。”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尽管猪肉价格由上半年消费者物价的“拖累项”转为“贡献项”,但国内生猪产能恢复正常,并将继续保持稳定;国内粮食丰收及调控政策有力有效,这种情况下,以往价格大起大落猪周期难以再现。
“据测算,在7月份2.7%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9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8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比上一个月回落0.2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
“CPI同比涨幅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是非食品拖累,食品端涨价动力持续显现。”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核心CPI回落或与服务价格阶段性回落等有关,部分原材料涨价传导也有所放缓。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主管庞溟对记者表示,核心CPI同比上涨0.8%,显示目前需求仍待提振,通胀压力仍较为温和。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动能趋弱
在全球经济增长不利因素较多的背景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承压,国内钢材、煤炭等价格也在走弱,带动国内PPI环比下降,同比涨幅继续回落。
数据显示,PPI同比上涨4.2%,涨幅比上一个月回落1.9个百分点。PPI环比由上一个月持平转为下降1.3%。
董莉娟表示,原油、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带动国内相关行业价格下降,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2.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2.0%,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1.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6.0%。另外,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6.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1.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下降1.1%,降幅均有所扩大。
“近几个月大宗商品价格高位回落,主要是由于全球央行政策‘急转弯’,全球高通胀和疫情反复,市场担忧全球经济衰退,拖累能源和商品需求下滑。”周茂华认为。
庞溟认为,考虑到全球主要经济体衰退预期继续抬升、多个国家央行继续加息、强美元态势在短期内或将延续,大宗商品价格有望保持弱势,未来将带动PPI继续回落。
“从核心CPI、PPI表现来看,国内重心主要是政策纾困助企和促内需,落实好此前出台的保供稳价、纾困助企、稳增长政策措施。目前,由于能源和商品价格维持高位运行,需求复苏滞后,部分行业企业经营仍面临较大困难。”周茂华表示,促进内需恢复,一方面,需要努力释放微观主体活力,保市场主体;另一方面,通过有效投资促进就业,带动供需循环。
温彬预计,未来CPI同比将温和上升,在部分月份(9月、12月)向上突破3%的概率较大,但全年平均水平仍将控制在政策目标以内。同时,PPI同比受去年基数影响,以及全球商品价格上涨动能减弱,将继续保持连续回落态势。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