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代码:300003                   证券简称:乐普医疗                公告编号:2022-064

  

  一、重要提示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

  除下列董事外,其他董事亲自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2、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3、公司股东数量及持股情况

  单位:股

  

  公司是否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

  □是 √否

  4、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控股股东报告期内变更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控股股东未发生变更。

  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变更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5、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6、在半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债券基本信息

  

  (2) 截至报告期末的财务指标

  单位:万元

  

  三、重要事项

  报告期内,尽管部分医院业务在疫情管控下受到一定影响,其中乐普心泰由于上海疫情封控,近3个月处于停产状态,公司常规业务仍实现稳定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3,350.69万元,同比下降18.20%。主要由于2021年新冠疫情相关抗原类检测试剂营业收入基数较高, 2022上半年该项目业务总营收占比9%,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0%所致。扣除该项业务影响,常规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加17.62%,其中二季度增幅为20.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802.76万元,同比下降26.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6,351.04万元,同比下降26.44%;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7,829.30万元,同比下降44.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均由新冠疫情相关抗原类检测试剂贡献显著降低所致。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2,171,742.56万元,较期初增长4.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90,677.82万元,较期初增长3.7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69%。

  1、医疗器械

  作为公司营业收入占比最大板块,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299,010.94万元,同比下降27.02%。上年同期新冠疫情相关抗原类检测试剂对公司医疗器械板块营业收入的贡献较大,扣除该部分收入影响,公司医疗器械板块常规业务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43.29%。

  心血管医疗器械中冠脉植介入是公司核心业务,从收入结构占比看,国采下传统金属药物支架收入显著下降至冠脉总营业收入占比12%。不考虑外贸贡献,集采下国内血管通路业务营业收入冠脉总营收占比10%。在疫情和去年年底药球集采的双重影响下,冠脉创新产品(药可切)仍实现61%增长,冠脉总营收占比69%。结构性心脏病业务,乐普心泰的创新产品推广受上海疫情影响,二季度增长略慢。包括结构性心脏病创新产品(氧化膜封堵器、全降解室间隔封堵器)在内,心血管创新产品收入同比增长55%。除冠脉药球外,心血管医疗器械创新产品国内竞争格局良好,参与厂商均少于3家,短期集采风险较小,值此公司心血管医疗器械业务已走出集采影响,未来增长将由现有创新产品组合和未来逐年上市的创新产品共同驱动,公司核心业务重新回归研发创新驱动的可持续高速增长。

  报告期内外科麻醉业务实现高速增长,1)外科业务。吻合器集采已覆盖了大部分省份地区,公司运用多品牌战略,有望在集采中提升市占率至领先地位,公司也正配合集采扩大产能,以期增效降本,提升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强化国产替代。同时公司也在可降解技术平台上,研发技术领先的各种可降解吻合钉,实现外科吻合器业务的创新。2)麻醉业务。各地相关集采也已开展,常规麻醉业务会受到集采影响,但相对可控。公司拥有国产唯一一款药物中心静脉导管,正将药物导管平台型技术向各应用领域扩展。

  体外诊断业务是公司器械中重要板块,公司产品线齐全,覆盖生化、化学发光、POCT、分子诊断等领域,但常规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公司正在集采下谋求提升公司市场占有率的机会。

  综上所述,公司的医疗器械业务(心血管医疗器械、外科麻醉、体外诊断),已基本走出集采的困境,走上了创新驱动的高增长道路。

  2、药品

  药品板块是公司长期稳定的现金流业务,主要分为制剂(仿制药)和原料药。报告期内,药品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74,773.76万元,同比略降1.93%。其中,制剂(仿制药)实现营业收入153,364.62万元,同比略降1.64%。集采所导致仿制药产品价格降低,经过两轮集采,价格降幅已基本到位,公司实现了两个药品集采周期间的无缝过渡;原料药实现营业收入21,409.14万元,同比下降4.00%。国内老龄化进程加快,心血管药品作为刚需,市场规模不断攀升,随着公司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硫酸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片等产品即将上市,公司在心血管药品行业的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药品业务也将恢复到增长轨道上。

  3、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

  报告期内,由于疫情显著影响,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9,565.99万元,同比下降7.09%。剔除新冠疫情相关产品贡献,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板块常规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61%。该板块是公司积极培育的新业务,公司正不断加大对以人工智能为特色的健康管理业务的投入,依托数据和技术优势,积极拓展销售渠道。随着疫情影响可控,伴随需求的增加,产品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健康管理业务也有望高速增长。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