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

不断完善法治和品种体系 坚定不移推进期货市场高水平开放

  本报记者 吴晓璐

  8月26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第十九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表示,证监会将不断完善法治和品种体系,持续提升期货市场运行质量,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强化市场监管。

  方星海表示,今年以来,我国期货市场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经受住了全球疫情、流动性宽松、地缘政治等外部因素的冲击,《期货和衍生品法》公布实施,期货市场运行平稳,功能有效发挥,行业机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初级产品保供稳价贡献了积极力量。

  一是市场规模再上台阶,产品供给日益丰富。2022年以来,我国期货市场总资金突破1.6万亿元,总持仓突破3600万手,均创历史新高。中证1000股指期货、期权、近期挂牌交易的5个油脂期权成功上市,期货期权品种数“破百”,达到101个。

  二是期货功能有效发挥,为实体企业保“价”护航。一方面,价格发现及时准确;另一方面,风险管理灵活高效。

  三是行业发挥专业优势,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通过基差贸易、仓单服务等方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个性化的风险管理服务。

  四是法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8月初,《期货和衍生品法》正式落地实施。期货市场法治“四梁八柱”形成,为实体经济利用期货市场发现价格、管理风险提供了制度支持,增强了交易者和套期保值者的市场信心,对于活跃商品流通、防控金融风险、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宏观不确定性显著增强的背景下,助力微观主体稳定生产经营,平抑输入性因素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期货市场要答好的时代问卷。”方星海表示,证监会将不断完善法治和品种体系,持续提升期货市场运行质量,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强化市场监管,发挥期货市场发现价格、管理风险、配置资源的功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夯实制度基础,推进品种创新。《期货和衍生品法》是期货市场三十年发展和监管经验的系统集成,要以此为契机,将制度优势转换为发展动能,做好《期货和衍生品法》配套法规制度“立、改、废”工作。围绕期货品种上市注册、持仓管理、产业客户培育、场外衍生品交易、期货公司业务范围等,重点抓好《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等规章修订工作,不断完善交易、交割、结算等基础性制度。以期货期权品种上市机制完善为契机,紧扣国家战略方向和产业发展需要,着力在产业链补短板、服务绿色发展等方面,稳妥有序地推动品种上市工作,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品种体系。

  二是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持续提升市场运行质量。紧贴产业需求,不断优化合约规则,提升实体企业参与便利性,增强市场韧性。优化完善交割标准和库容设置,发挥期货价格公开透明、交割标准统一规范的优势,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畅通国内大循环。持续优化做市制度,丰富做市商数量和类型,提升市场流动性质量。探索组合保证金试点,优化担保品折扣比率,提升投资者资金使用效率,合理降低市场参与成本。加大产业客户培育力度,疏通产业客户参与“堵点”,推动更多生产和流通领域实体企业参与期货市场,鼓励引导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提升服务中小企业能力。

  三是坚定不移推进期货市场高水平开放。推进市场、机构、产品全方位制度型开放,积极探索多元化对外开放路径。研究推进油脂油料期货期权品种纳入特定品种,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提升我国油脂油料期货价格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国债期货双向开放。尽快完成各项准备,向QFII、RQFII开放参与商品期货、商品期权和股指期权产品,为境外交易者提供更丰富的风险管理工具。

  四是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坚持严的主基调,全面净化市场生态,完善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市场风险防控机制。持续推进落实“看穿式”监管,提升科技监管效能,丰富监管手段,提升发现和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的能力,坚决抑制过度投机。加强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加强与现货管理部门的信息互通,与其他金融监管部门建立相关的监管协作安排,共同构建良好的市场生态。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