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航空制造久久为功 C919翱翔蓝天步入商用

  矫 月

  作为资金密集、技术密集、资源密集的产业,大飞机项目被誉为“现代制造业的明珠”。大型客机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更是衡量一个国家航空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体现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

  从运-10到C919,中国大飞机追梦之路历经半个世纪之久。大飞机从立项到研制,再到完成数百个试飞、上千项试验与数千个小时飞行的适航取证审定工作,期间经历了种种困难,攻克了无数个难题。

  十年来,通过不断的技术突破,国产大飞机终于成功面世。可以说,C919的成功代表着我国在航空制造领域的技术突破,也意味着我国航空工业的一大进步。

  大飞机重大专项是党中央、国务院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决策。2006年2月9日,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大型飞机被确定为“未来15年力争取得突破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自此,C919飞机项目得以展开。

  大飞机项目的稳步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助力。在C919众多供应商中,具备资金和研发实力的上市公司占有较大比重。据中国商飞统计,国内有22个省份、200多家企业、36所高校、数十万产业人员参与了C919大型客机研制,包括宝钢在内的16家材料制造商和54家标准件制造商成为大型客机项目的供应商或潜在供应商。

  牢牢把握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是实现国产大飞机的关键所在。C919的机体结构主要包括机头、机身、外翼、垂尾、活动面等部段,由中国商飞自主设计,航空工业集团成飞、洪都、西飞等单位共同制造,并由中国商飞负责总装。

  C919的成功研制,使得中国航空技术实现了一系列突破。如大飞机的关键部分:大型民用飞机的电传飞行控制系统及主动控制技术,可以提高飞行性能,以及飞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在C919项目开始之初,中国航空在该领域尚属空白。

  展望未来,大飞机不仅能促进中国航空产业先进技术的发展,还将为我国大飞机全产业链带来万亿元的经济效益,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