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央行、外汇局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

  

  本报记者 刘 琪

  10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引导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人民银行、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上调至1.25。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上调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可以提升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鼓励市场主体跨境融资。

  “目前,我国外债规模和结构合理,外债风险总体可控,提高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在便利境内机构跨境融资的同时,也有助于境外资金流入,增加境内美元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温彬说。

  “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为的是阶段性增加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摩擦力,防止汇率大起大落。”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若后期汇市波动风险增加,政策工具箱仍具备较大空间,包括加大在香港市场的央票发行规模,收紧离岸人民币流动性;调低企业境外放款的宏观审慎调节系数,控制资本流出;重启逆周期因子等。另外,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也还有一定下调空间。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