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上接C3版)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A股)招股意向书摘要(下转C5版)

  (上接C3版)

  2、发行人承诺

  “1、本公司《招股意向书》及其摘要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2、若《招股意向书》及其摘要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判断本公司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规定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发行条件构成重大、实质影响的,本公司将依法回购首次公开发行的全部新股。具体措施为:在中国证监会或人民法院等有权部门作出本公司存在上述事实的最终认定或生效判决后,本公司将依法启动回购股份的程序,回购价格按本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的发行价格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确定,如本公司本次发行上市后有利润分配、送配股份、公积金转增股本等除权、除息行为,上述股票发行价相应进行除权除息调整。回购股份数按本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的全部新股数量确定,并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相关规定办理手续。

  3、本公司《招股意向书》及其摘要如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致使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遭受损失的,并已由中国证监会或人民法院等有权部门作出发行人存在上述事实的最终认定或生效判决的,本单位将依据该等最终认定或生效判决确定的赔偿主体范围、赔偿标准、赔偿金额等赔偿投资者遭受的损失。

  4、若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中国证监会或证券交易所对本公司因违反上述承诺而应承担的相关责任及后果有不同规定,本公司将遵从该等规定。”

  3、发行人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承诺

  “1、公司《招股意向书》及其摘要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若因《招股意向书》及其摘要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对判断公司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发行条件构成重大、实质影响的,并且违法事实已由监管部门作出认定,本人承诺将督促公司履行股份回购事宜的决策程序,并在公司召开董事会、监事会对回购股份做出决议时,本人将在董事会、监事会审议时投赞成票。

  3、公司《招股意向书》及其摘要如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致使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遭受损失的,并已由中国证监会或人民法院等有权部门作出发行人存在上述事实的最终认定或生效判决的,本人将依据该等最终认定或生效判决确定的赔偿主体范围、赔偿标准、赔偿金额等赔偿投资者遭受的损失。

  4、若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中国证监会或证券交易所对本人因违反上述承诺而应承担的相关责任及后果有不同规定,本人将遵从该等规定。”

  (七)招股意向书中有关承诺的相应约束措施

  1、发行人承诺

  “一、如本公司承诺未能履行、确已无法履行或无法按期履行的(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变化、自然灾害及其他不可抗力等本公司无法控制的客观原因导致的除外),本公司将采取以下措施:

  1、在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披露媒体上及时、充分披露本公司承诺未能履行、无法履行或无法按期履行的具体原因并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投资者道歉。

  2、提出补充承诺或替代承诺,以尽可能保护公司及其投资者的权益。

  3、将上述补充承诺或替代承诺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如需)。

  4、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将依法对投资者进行赔偿。

  5、本公司在相关承诺中已明确了约束措施的,以相关承诺中的约束措施为准。

  二、如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变化、自然灾害及其他不可抗力等本公司无法控制的客观原因导致本公司承诺未能履行、确已无法履行或无法按期履行的,本公司将采取以下措施:

  1、及时、充分披露本公司承诺未能履行、无法履行或无法按期履行的具体原因。

  2、提出补充承诺或替代承诺,以尽可能保护公司及其投资者的权益。

  3、将上述补充承诺或替代承诺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如需)。”

  2、控股股东承诺

  “一、如本单位承诺未能履行、确已无法履行或无法按期履行的(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变化、自然灾害及其他不可抗力等本单位无法控制的客观原因导致的除外),本单位将采取以下措施:

  1、通过目标公司及时、充分披露本单位承诺未能履行、无法履行或无法按期履行的具体原因。

  2、向目标公司及其投资者提出补充承诺或替代承诺,以尽可能保护目标公司及其投资者的权益。

  3、将上述补充承诺或替代承诺提交目标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如需)。

  4、如果因未履行相关承诺事项而获得不当收益的,所获收益归目标公司所有,并在获得收益且知晓未履行相关承诺事项的事实之日的五个工作日内将所获收益支付给目标公司指定账户。

  5、给目标公司或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将依法对目标公司或投资者进行赔偿。

  6、本单位在相关承诺中已明确了约束措施的,以相关承诺中的约束措施为准。

  二、如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变化、自然灾害及其他不可抗力等本单位无法控制的客观原因导致本单位承诺未能履行、确已无法履行或无法按期履行的,本单位将采取以下措施:

  1、通过目标公司及时、充分披露本单位承诺未能履行、无法履行或无法按期履行的具体原因。

  2、向目标公司及其投资者提出补充承诺或替代承诺,以尽可能保护公司及其投资者的权益。

  3、将上述补充承诺或替代承诺提交目标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如需)。”

  3、除控股股东以外的其他股东承诺

  “一、如本单位承诺未能履行、确已无法履行或无法按期履行的(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变化、自然灾害及其他不可抗力等本单位无法控制的客观原因导致的除外),本单位将采取以下措施:

  1、通过公司及时、充分披露本单位承诺未能履行、无法履行或无法按期履行的具体原因。

  2、向公司及其投资者提出补充承诺或替代承诺,以尽可能保护公司及其投资者的权益。

  3、将上述补充承诺或替代承诺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如需)。

  4、如果因未履行相关承诺事项而获得收益的,所获收益归公司所有,并在获得收益的五个工作日内将所获收益支付给公司指定账户。

  5、给公司或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将依法对公司或投资者进行赔偿。

  6、本单位在相关承诺中已明确了约束措施的,以相关承诺中的约束措施为准。

  二、如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变化、自然灾害及其他不可抗力等本单位无法控制的客观原因导致本单位承诺未能履行、确已无法履行或无法按期履行的,本单位将采取以下措施:

  1、通过公司及时、充分披露本单位承诺未能履行、无法履行或无法按期履行的具体原因。

  2、向公司及其投资者提出补充承诺或替代承诺,以尽可能保护公司及其投资者的权益。

  3、将上述补充承诺或替代承诺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如需)。”

  4、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承诺

  “一、如本人承诺未能履行、确已无法履行或无法按期履行的(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变化、自然灾害及其他不可抗力等本人无法控制的客观原因导致的除外),本人将采取以下措施:

  1、及时在股东大会及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披露媒体上说明承诺未能履行、无法履行或无法按期履行的具体原因,并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投资者道歉。

  2、向投资者提出补充承诺或替代承诺,以尽可能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3、将上述补充承诺或替代承诺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如需)。

  4、如果因未履行相关承诺事项而获得收益的,所获收益归公司所有,并在获得收益的五个工作日内将所获收益支付给公司指定账户。

  5、因本人违反承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将依法对投资者进行赔偿。

  6、本人在相关承诺中已明确了约束措施的,以相关承诺中的约束措施为准。

  二、如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变化、自然灾害及其他不可抗力等本人无法控制的客观原因导致本人承诺未能履行、确已无法履行或无法按期履行的,本人将采取以下措施:

  1、及时在股东大会及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披露媒体上说明承诺未能履行、无法履行或无法按期履行的具体原因,并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投资者道歉。

  2、向投资者提出补充承诺或替代承诺,以尽可能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3、将上述补充承诺或替代承诺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如需)。”

  (八)关于申请首发上市企业股东持股情况的承诺

  发行人承诺:

  “(一)不存在法律法规规定禁止持股的主体直接或间接持有本公司股份的情形;

  (二)本次发行的中介机构或其负责人、高级管理人员、经办人员不存在直接或间接持有本公司股份的情形;

  (三)本公司股东不存在以本公司股权进行不当利益输送的情形;

  (四)不存在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指本公司申报时相关股东为离开证监会系统未满十年的工作人员,具体包括从证监会会机关、派出机构、沪深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离职的工作人员,从证监会系统其他会管单位离职的会管干部,在发行部或公众公司部借调累计满12个月并在借调结束后三年内离职的证监会系统其他会管单位的非会管干部,从会机关、派出机构、沪深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调动到证监会系统其他会管单位并在调动后三年内离职的非会管干部)入股本公司的情形。”

  二、本次发行中介机构承诺

  本次发行保荐机构国信证券承诺:“因本公司为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由此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将依法先行赔偿投资者的损失。”

  本次发行审计机构中审亚太承诺:“若因本所为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

  发行人律师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承诺:“若因本所为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

  本次发行资产评估机构中水致远承诺:“若因本所为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

  三、股利分配政策及滚存利润分配

  (一)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

  1、利润分配原则:公司将按照“同股同权、同股同利”的原则,根据各股东持有的公司股份比例进行分配。公司实施连续、稳定、积极的利润分配政策,重视对股东的合理投资回报。

  2、利润分配形式:公司可以采取现金、股票或者现金与股票相结合的方式分配股利。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应充分考虑公司净资本充足率、业务发展情况等因素。在公司盈利、符合证券公司净资本等监管要求及公司正常经营和长期发展的前提下,公司应当优先采用现金分红的利润分配方式。

  3、发放现金分红、股票股利的具体条件

  公司进行现金分红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公司该年度实现的可分配利润为正值且累计未分配利润为正值;(2)未来十二个月内公司无重大投资计划或重大资金支出等特殊情况发生;(3)公司现金分红方案实施后公司各项风险控制指标符合监管部门规定。

  公司在具备上述现金分红条件的情况下,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且在任意三个连续年度内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该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公司可根据需要采取股票股利的方式进行利润分配。公司采取股票方式分配股利的条件为:(1)公司经营情况良好;(2)因公司股票价格与公司股本规模不匹配、公司有重大投资计划或重大现金支出、公司具有成长性等真实合理因素,以股票方式分配股利有利于公司全体股东的整体利益;(3)公司的现金分红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

  4、差异化利润分配政策和现金分红政策:公司董事会应当综合考虑所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自身经营模式、盈利水平以及是否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等因素,区分下列情形,并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程序,提出差异化的现金分红政策:

  (1)公司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进行利润分配时,现金分红在本次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应达到80%;

  (2)公司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进行利润分配时,现金分红在本次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应达到40%;

  (3)公司发展阶段属成长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进行利润分配时,现金分红在本次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应达到20%;

  公司发展阶段不易区分但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可以按照上述第(3)项规定处理。

  5、利润分配的期间间隔:公司可以进行年度或中期分红。

  6、公司留存未分配利润的使用原则:公司留存未分配利润主要投入于公司主营业务。

  7、利润分配方案和调整利润分配政策应履行相应的决策程序

  (1)利润分配方案的决策程序

  公司当期利润分配方案由董事会拟定,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决定。董事会应当在认真论证利润分配条件、比例和公司所处发展阶段和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基础上制定利润分配方案。董事会拟定的利润分配方案须经全体董事过半数通过,独立董事应当发表独立意见。因特殊情况无法按照既定的现金分红政策或最低现金分红比例确定当年利润分配方案的,公司应在董事会决议公告和定期报告中披露具体原因以及公司留存收益的用途,独立董事应当对此发表独立意见。独立董事可以征集中小股东的意见,提出分红提案,并直接提交董事会审议。

  监事会应对董事会制定利润分配方案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董事会所制定的利润分配方案进行审议,并由半数以上监事表决通过。当董事会做出的利润分配方案不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监事会有权要求董事会予以纠正。

  股东大会对现金分红具体方案进行审议前,公司应当通过多种渠道(包括但不限于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等)主动与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进行沟通和交流,充分听取中小股东的意见和诉求,及时答复中小股东关心的问题。股东大会审议利润分配方案时,须经出席股东大会会议的股东(包括股东代理人)所持表决权的1/2以上表决通过。

  (2)调整利润分配政策的决策程序

  由于遇到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事件或者因外部经营环境或者自身经营状况发生较大变化而需调整利润分配政策的,调整后的利润分配政策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的有关规定,有关调整利润分配政策议案由董事会根据公司经营状况和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拟定,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董事会在拟定调整利润分配政策议案过程中,应当充分听取独立董事意见。董事会拟定的调整利润分配政策的议案须经全体董事过半数通过,独立董事应发表独立意见。监事会应对董事会调整利润分配政策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董事会所制定的利润分配政策调整方案进行审议,并由半数以上监事表决通过。当董事会做出的调整利润分配政策议案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及公司章程有关规定的,监事会有权要求董事会予以纠正。

  股东大会对调整利润分配政策议案进行审议前,公司应当通过多种渠道(包括但不限于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等)主动与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进行沟通和交流,充分听取中小股东的意见和诉求,及时答复中小股东关心的问题。股东大会审议调整利润分配政策议案时,须经出席股东大会会议的股东(包括股东代理人)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表决通过。

  (二)滚存利润的分配安排

  经公司2020年10月18日第一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2020年11月2日召开的2020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批准,本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前滚存利润的分配安排为:公司本次发行前滚存的未分配利润由本次发行后的新老股东按发行后的持股比例共同享有。

  四、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提醒投资者认真阅读本招股意向书摘要“第五节 风险因素和其他重要事项”章节之“一、风险因素”,特别提醒投资者注意“一、风险因素”中的下列风险:

  (一)证券市场波动风险

  证券市场行情受到国际经济形势、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宏观经济政策、证券行业发展状况和景气程度、汇率波动、融资成本和利率水平等因素影响,具有周期性强、波动性大的特点。

  以上证指数收盘价为例,2019年末上证指数收盘3,050.12点,全年上涨22.30%;2020年末,上证指数收盘3,473.07点,全年上涨13.87%;2021年末,上证指数收盘3,639.78点,全年上涨4.80%;2022年6月末,上证指数收盘3,398.62点,当期累计下跌6.63%。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和2022年1-6月,证券行业实现净利润1,230.95亿元、1,575.34亿元、1,911.19亿元和811.9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为84.77%、27.98%、21.32%和-10.06%,证券行业利润波动与证券市场波动高度相关。

  本公司收入和净利润来源于证券相关业务,与证券行业的整体景气程度、证券市场的波动程度等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经营业绩变动幅度较大。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和2022年1-6月,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3,961.88万元、165,798.40万元、211,349.35万元和75,839.83万元,实现净利润43,385.77万元、61,142.21万元、85,863.03万元和24,166.41万元,2020年度和2021年度净利润较上年度增长40.93%和40.43%,2022年1-6月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13.79%,变动趋势与行业基本一致。证券市场的大幅波动,将影响客户交易热情和市场投融资活动,使公司证券经纪业务、证券自营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信用业务等各类业务面临经营风险,进而造成公司业绩表现和盈利水平的波动。

  2022年以来,受国内宏观经济走势趋弱、美联储加息缩表、俄乌爆发冲突、国内局部地区疫情爆发等事件的影响,A股市场波动加大。若未来证券市场不景气或出现剧烈波动的极端情形,本公司的盈利水平可能出现较大波动,并存在净利润大幅下降的风险,不排除公司上市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降50%以上甚至出现经营亏损的可能性。

  (二)行业竞争风险

  1、与其他证券公司的竞争

  根据证券业协会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6月30日,我国共有140家证券公司。目前我国证券公司业务同质化严重,对传统通道业务依赖性较强,业务品种和目标客户群类似,行业整体竞争日趋激烈。部分证券公司通过发行上市、收购兼并等方式迅速扩大业务规模和资本实力,进一步巩固竞争优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部分中小证券公司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和业务创新机遇,在部分区域市场和行业细分领域确立了比较优势,形成差异化和专业化的竞争态势。

  随着证券行业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证监会2018年4月出台《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明确允许外资控股合资证券公司并将逐步放开合资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并于2020年4月1日全面取消证券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目前,中国证监会已核准设立多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预计外资证券公司将在机构业务、财富管理、跨境投行、衍生品等业务领域给内资证券公司带来较大的竞争压力。

  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包括资产管理类业务、投资类业务、投资银行类业务和零售与财富管理类业务等。根据证券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度公司重点业务的市场份额及行业排名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中国证券业协会仅公布客户资产管理业务收入行业排名在中位数以上的数据,故未计算市场份额。

  与大型证券公司相比,公司在资本规模、品牌知名度、多元化的产品及服务能力、客户基础、分支机构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主要业务市场占有率有待提升。如公司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速提高资本实力,在区域市场或细分领域取得比较优势,可能面临业务规模萎缩、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

  2、与其他金融机构及互联网金融公司竞争的风险

  随着客户对综合金融服务需求提升,金融机构混业经营成为趋势,证券公司与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加剧。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客户资源、销售渠道、资本实力等方面具有优势,若国家逐步放松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限制,证券公司将面临来自其他金融机构更为严峻的市场竞争。

  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给证券行业依靠牌照和通道盈利的模式带来冲击,改变了行业竞争环境。互联网金融公司拥有成本低、效率高和覆盖广的优点,凭借海量客户和海量数据,逐步抢占证券公司证券经纪业务市场份额,对证券行业现有的经营模式、客户基础和盈利来源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若公司不能利用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变革传统业务,及时提高服务品质和管理水平,不能有效拓展盈利渠道,则可能难以应对激烈的行业竞争,面临业务规模萎缩、市场份额下降、盈利能力下滑的风险。

  (三)与公司经营及业务相关的风险

  1、资产管理类业务风险

  公司资产管理类业务主要包括资产管理业务、私募投资基金业务等,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管理费收入和超额业绩报酬收入,是公司重要业务之一。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和2022年1-6月,公司资产管理类业务分部营业收入分别为22,299.15万元、41,482.30万元、43,774.05万元和31,941.80万元,占当期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6.65%、25.02%、20.71%和42.12%。公司资产管理类业务主要存在以下风险。

  (1)资产管理业务风险

  公司资产管理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风险和资产管理业务的竞争风险。

  ①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风险

  受行业政策变化、证券市场波动、投资证券品种自身固有风险、具体投资决策与资产管理措施不恰当等因素影响,公司资管产品的收益率水平可能无法达到投资者或产品持有人的预期,可能导致投资者赎回产品份额甚至可能导致资管产品清盘,进而影响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对公司收取管理费和超额业绩报酬产生不利影响。如果资管产品在开放期出现投资者大额赎回的情况,还可能导致资管产品没有足够的现金应对投资者赎回要求,从而引发资管产品流动性风险并对公司声誉产生不利影响。

  ②资产管理业务的竞争风险

  资产管理业务是金融机构参与最广泛的业务之一,除面临同行业公司竞争外,公司还面临来自商业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及其他竞争对手的竞争,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国内资产管理业务市场对外开放也深刻影响着行业的竞争环境和市场格局。如公司不能在产品设计、市场推广、投资能力、客户服务等方面取得竞争优势,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竞争力可能下降。同时,资产管理业务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性,如公司未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扩大资产管理规模,则公司将不能获得规模经济,进而对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竞争能力、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私募投资基金业务风险

  公司的私募投资基金业务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首正德盛开展,在公司开展私募投资基金业务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投资决策风险和投资退出风险。

  ①投资决策风险

  公司作为管理人通过自有资金、募集资金设立私募基金,主要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如公司对投资对象的业务发展、技术能力、市场开拓、发展前景等判断出现较大偏差或突发事件对投资对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可能导致投资项目失败。

  ②投资退出风险

  与发达资本市场相比,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尚处于建设中,私募投资基金主要以在非公开市场协议转让标的公司股权或标的公司IPO后在公开市场卖出股份为退出机制,存在退出方式较为单一、投资回报周期相对较长的问题,从而给公司私募投资基金带来退出风险。

  (3)资产管理类表外业务风险

  公司及子公司在资产管理类业务中作为资产管理计划、私募投资基金的管理人,承担资产管理计划、私募投资基金的管理职能,收取管理费及业绩报酬。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管理的资产管理计划净值分别为478.41亿元、812.60亿元、867.34亿元和1,032.32亿元;私募投资基金认缴资本分别为1.00亿元、1.40亿元、36.08亿元和36.20亿元。公司对该等资产管理计划、私募投资基金的收益及所投资标的不存在任何承诺或担保,公司无需承担刚性兑付责任,但若底层资产发生严重违约、重大减值情形,可能导致投资者大额赎回并对公司品牌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2、投资类业务风险

  公司的投资类业务主要包括固定收益投资交易、权益类证券投资、另类投资以及新三板做市业务等。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和2022年1-6月,公司投资类业务分部营业收入分别为59,391.95万元、64,186.68万元、105,842.43万元和18,485.38万元,占当期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4.33%、38.71%、50.08%和24.37%。公司投资类业务风险主要包括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投资产品的内含风险及投资决策不当风险。

  (1)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指不能通过分散投资消除的风险,当证券市场剧烈波动时,可能给公司投资类业务带来经济损失。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相比于发达国家市场尚不完善,易产生剧烈波动,同时我国证券市场可供选择的投资品种及对冲工具有限,各类投资产品关联性程度较高,公司难以完全消除证券市场剧烈波动对投资类业务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影响。

  (2)投资产品的内含风险

  公司投资类业务的投资品种较为多样化,各类投资品种均存在自身特有的风险特征,如债券投资可能面临债券发行主体违约或信用评级下降导致债券价格下跌或本息无法兑付的风险,股票投资可能面临重大突发事件导致股票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新三板做市业务可能面临挂牌企业股票流动性不足的风险,另类投资业务可能面临因投资标的经营或管理不善而导致投资损失的风险等。随着公司投资类业务规模的扩大,纳入公司投资类业务交易范围的不同风险特征的证券种类和数量均可能增加,各类证券的内含风险可能导致公司投资类业务收益大幅下降甚至出现投资亏损。

  (3)投资决策不当风险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投资业务中涉及违约、诉讼等风险事件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20,923.06万元,占公司期末总资产的比例为0.56%;涉及违约、诉讼等风险事件的其他债权投资账面价值为2,840.23万元,减值准备为292.31万元,账面价值占公司期末总资产的比例为0.08%。

  公司的投资类业务表现依赖于公司对具体交易品种作出的投资决策。由于证券市场本身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如果公司投资类业务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状况下合理确定投资组合、投资规模和投资时机,则存在因投资决策不当造成公司投资类业务盈利下滑甚至投资亏损的风险。

  3、投资银行类业务风险

  公司的投资银行类业务包括股票保荐及承销业务、债券承销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和财务顾问业务等,投资银行类业务是本公司主要业务之一。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和2022年1-6月,公司投资银行类业务分部营业收入分别为23,748.88万元、27,816.11万元、16,581.62万元和6,852.66万元,占公司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7.73%、16.78%、7.85%和9.04%。公司投资银行类业务主要存在以下风险。

  (1)市场化改革政策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科创板的设立、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新三板精选层改革、北交所的设立以及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实施,对新股发行市场及传统投资银行盈利模式带来冲击,对证券公司定价能力、承销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型证券公司凭借综合优势更可能在投资银行领域构筑核心竞争力。随着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如公司不能适应未来监管政策的变化、发行节奏的变化及服务模式的变化,不能及时调整公司的管理机制、加强投资银行团队建设,可能对公司投资银行类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2)未能勤勉尽责受到监管处罚的风险

  公司作为证券发行的保荐机构、主承销商、新三板业务主办券商和并购业务的财务顾问等,在执业过程中可能存在项目执行人员在尽职调查过程中未遵守法律法规及其他规定,未能做到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情形,导致公司出具的相关文件信息披露不充分,进而可能导致公司被监管部门行政处罚或采取监管措施,甚至需要向投资者承担赔偿责任,从而对公司声誉和投资银行类业务开展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担任主承销商或联席主承销商共发行债券115次,主承销规模为615.74亿元;担任计划管理人共发行资产支持证券33次,发行规模为360.59亿元。公司不对上述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承担刚性兑付的责任,若债券发行人、资产支持证券原始权益人到期未能按时偿还本息,公司作为主承销商和计划管理人,存在被债券投资者和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以公司开展的尽职调查不够勤勉尽责而要求赔偿损失的法律风险以及公司市场声誉受损的风险,从而对公司投资银行类业务开展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3)发行失败的风险

  公司在开展股票、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业务时,若因公司对相关证券价值判断出现偏差或发行方案设计不合理,可能出现发行失败的情况,对公司声誉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公司采取余额包销的方式开展承销业务时,可能出现大额包销的情形,从而使公司面临财务损失风险和资金流动性风险。

  4、零售与财富管理类业务风险

  公司零售与财富管理类业务主要包括证券经纪业务、信用业务和期货业务等。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和2022年1-6月,公司零售与财富管理类业务分部营业收入分别为31,087.18万元、34,328.37万元、44,178.75万元和22,169.99万元,占公司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3.21%、20.70%、20.90%和29.23%。公司零售与财富管理类业务主要存在以下风险。

  (1)证券经纪业务风险

  证券经纪业务是公司成立后最早开展的业务,是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市场交易量波动、交易佣金率下滑、营业网点和营销人员管理等因素可能导致公司证券经纪业务增速放缓或下滑,从而给公司带来经营风险。

  ①市场交易量波动带来的风险

  证券市场交易量波动幅度较大。根据Choice数据,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和2022年1-6月,股票市场日均成交金额分别为5,206.16亿元、8,482.05亿元、10,584.75亿元和9,763.69亿元,同比变动分别为40.84%、62.92%、24.79%和7.53%。证券市场交易量波动直接影响公司证券经纪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如未来证券市场交易活跃度下降,公司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将面临下滑的风险。

  ②佣金率下滑带来的风险

  随着A股市场放开“一人一户”限制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证券经纪业务竞争趋于白热化,佣金率呈现下降的趋势。

  根据证券业协会和Choice数据,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和2022年1-6月,证券公司平均净佣金率分别为0.288‰、0.263‰、0.242‰和0.234‰。由于“一人一户”政策的放开和网上委托、移动证券等非现场交易方式的普及,投资者可以便捷的更换证券账户,投资者的佣金议价能力明显提升;同时,随着外资控股证券公司的设立,国外较为成熟的折扣经纪商和网络经纪商可能进入国内市场,或将推动行业和公司平均佣金率进一步下滑,从而对公司证券经纪业务的盈利带来不利影响。

  ③营业网点和营销人员管理的风险

  (下转C5版)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