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少鹏
2023年已然来临,再过3周,农历兔年春节也要到了。在新的时间起点上,我们可以撒下新种子,栽下新树苗,布局新场景,创造新业绩。抓住新的出发机遇,是每个人心底的愿望。
放眼全球,新的一年各国经济增长都很难,但中国有优势:一是庞大市场规模继续居世界前列,没有因各种冲击而发生逆转性变化。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超过120万亿元,超4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二是制造业继续保持全球优势地位,门类齐全和四成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位居第一没有改变。三是宏观政策保持战略定力,一直没有搞大水漫灌,为政策调节留下了宝贵的发挥空间。四是疫情防控措施因时因势优化调整,为市场恢复、生产升温、物流畅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023年中国经济整体恢复可期,增长速度有望领先全球主要经济体。
中国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无论是传统的衣食住行玩,还是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新型消费业态,都有广阔发展前景。为消费升级提供支撑的中国制造业正向中高端领域和环节延伸,有的已经形成优势。中国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延展性良好。再加上自贸区、自贸港的制度红利向产业链供应链辐射,中国制度型开放渐趋成熟,各路资本参与国内制造业发展热情不断升高。特别是,2022年以来美欧主要经济体通胀高企,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敞口扩大,中国稳定的市场环境变得相当宝贵。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可以为新产品、新技术迭代创新提供应用场景,吸引创新技术、创新资本聚集。从鼓励技术创新来说,科技部2023年1月2日强调,政府既支持不同创新主体解决国家层面面临的“卡脖子”问题,也支持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地方自己设定的“卡脖子”攻关工作。这些市场化的、务实的政策举措,将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热情。
当然,促进投资和消费需求恢复增长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把既有政策落实落细,也有必要推出一些更具针对性的促进政策。2022年实施的一系列稳市场主体、稳就业、稳增长的政策要延续下去。政府要继续过紧日子,把钱花在刀刃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受冲击较大领域市场主体的恢复和修复。
从资本市场来看,股权市场方面,沪深主板、上海科创板、深圳创业板持续优化制度安排,为不同类型的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参与产业链升级等创造了有利条件。“新动能”上市公司队伍持续壮大。北交所和新三板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打开了新的赛道,资本市场塔基更加夯实。债权市场方面,交易所债市稳步扩容,满足不同企业的融资需求特别是创新企业的需求,同时构建起债券投资人与实体企业的互动关系,增强了实体经济的市场约束。拓展股市债市的深度,为资本形成特别是创新资本形成涵养了水源,厚植了沃土。这是我们在新的一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更好发挥资本市场作用的重要基础,有助于畅通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估值体系是2023年亟待破题的大事。以注册制改革为牵引的全市场改革,目标是解决供给和需求的平衡问题。从投资供给端的各类企业来说,它们都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通过公平竞争实现上市,并接受持续监管;在其竞争力衰退、丧失持续上市能力时,就会被淘汰。从投资需求端的各类投资者来说,应当形成短中长期限、高中低风险偏好不同的投资者结构。但显然,这方面还是存在明显短板的。这就导致整个市场估值体系不健全、不平衡。一些优质大盘股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市场估值,对资本市场长期稳定运行是不利的。要从信息披露、投资者结构、长线投资激励、诚信奖惩等方面入手,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市场估值体系建设。
撒下新种子,栽下新树苗,布局新场景,创造新业绩,也不能脱离已经走过的路,不能割裂事物前后发展的联系。我们在2022年经历了很多困难,国际环境风高浪急,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经过艰苦努力,稳住了经济大盘,实现了稳定增长;2023年要努力释放增长潜力。目前,多数经济学家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将达到6%左右,这也是基于2022年的较低的实际增速而提出来的。
2022年中国股市经过两轮大的起伏,呈W形走势,不少投资者很受煎熬;但市场走势也揭示了未来投资的方向:第一轮上涨中,新能源汽车表现突出,第二轮上涨中,大消费板块全线复苏。这说明,我国制造业全产业链优势、强劲创新动能和广阔的内需空间是资本市场保持强大韧性的重要来源。市场走势也揭示了公众对房地产行业和平台企业稳定发展的期待。这些因素促使我们进一步优化相关政策措施,完善相关制度,有助于共同塑造更加顺畅的经济循环,促进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良性互动。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的第一年。开局之战,尤需团结一致,尤需系统化思维和统筹思维,尤需积极担当作为。让我们以勤奋和进取迎接春暖花开,以创造和坚忍走进收获满满的金色秋天。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