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四百年来惟此君:董其昌

  [明]董其昌 《行书女史箴册》(局部) 31.6cm×97.7cm 纸本 天津博物馆藏

  万历十七年(1589),35岁的董其昌金榜题名,人生迎来了重大转机。平民出身的他,从此开始了官宦为表、笔墨为实的辉煌艺术生涯。董其昌宦海沉浮45年,真正为官18年,退隐27年。董其昌为官时隐时现,是因为他早已悟透人生,认为仕途危机四伏。有一次朝廷任命他为福建副使,但他到任后仅四十五天就称病辞官了。董其昌选择笔墨丹青作为人生的真正方向,最终成为书画领域的集大成者和一代宗师。

  董其昌颇具慧根,早年就向高僧憨山大师探求佛性,后来又与杭州云栖寺莲池大师交往密切。董氏字“玄宰”,号“香光”,斋名“画禅室”,都打上佛教用语的深深烙印。可以说,董其昌的人生深受禅学影响。董其昌在任湖广提学副使时,就做过一件颇具禅机的事情。他在官署门前张贴“明日不考文”的告示,第二天考生坐好等他出题,左等右等却毫无音讯,派人去问董其昌,他说昨天就已写好贴在门上了。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在美术史上影响巨大,开篇即言禅家:

  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其传为张璪、荆、关、董、巨、郭忠恕、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

  董其昌钟情于南宗,南宗始于王维,传之于董源、巨然,至元代黄公望而至峰巅。王维画作存世极罕,当董其昌得知冯梦祯收藏了王氏的《江山雪霁图》,多次写信索观,观赏后激动地写下五百多字长跋。董其昌推崇五代董源,终其一生都在收藏董源的传世名迹。自万历二十一年(1593)得到半幅《溪山行旅图》,至崇祯六年(1633)收藏《秋江行旅图》巨轴,期间董其昌还收藏了《潇湘图》《龙宿郊民图》和《夏山图》,他极为珍爱,筑“四源堂”以贮之。董源画作北宋时已甚少,米芾曾言仅见过五件,到明代董其昌居然能收藏到四件半,可见用力之深。收藏这些名迹,是十分烧钱的,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办不到的。董氏进京初始,尚无能力购买书画巨迹。据《容台别集》卷六记载,董其昌高中进士的第二年,在京城看到了宋代赵伯驹的《设色桃园图》,可是一打听价格,因囊中羞涩,只得拱手让人。又有一次,他刚买了《西园雅集团扇米芾书序》,又遇到《米芾阳关诗》真迹,就无力再购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董氏经常通过以画易画的方式来收藏,他在《赵孟頫春郊挟弹图》上的题跋很能说明原由,其跋云:

  赵吴兴《挟弹走马图》,余以丙申岁得之武林,是时又有《支遁洗马图》,亦吴兴笔,今皆与好事者相易古画。盖余好山水,于画马非所习,我用我法耳。

  随着董其昌的名望升高,尤其是他曾担任过皇长子朱常洛(后为泰昌帝)的老师,其作品受到时人追捧,价格节节攀高,书画交易为其带来了丰厚收益,董氏家族成为显赫新贵。此时,对于董其昌而言,收藏书画已非难事,他倾力将其收藏、鉴赏的大量名人法书摹勒上石,编为《戏鸿堂法帖》,供人学习,流传后世。四子董祖京娶太仓望族王时敏次女,董、王两家结为姻亲关系,而王时敏承接董氏衣钵,在清初成为画坛“四王”之首。清代康熙十分推崇董其昌书法,南巡驻跸松江时,为董氏祠堂御题“芝英云气”匾额。在康熙、乾隆的推动下,出现满朝皆学董书的热潮。

  直到今天,董其昌的影响依然不减,研究和学习董其昌之风继续蓬勃发展。有道是:

  松江天才董华亭,亦官亦隐世事精。笔墨丹青艺绝伦,南宗北宗最动听。(文/赵伟松)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