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高效赋能实体经济 资本市场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本报记者 朱宝琛 见习记者 毛艺融

  3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指出“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资本市场对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天然适配性。受访人士认为,当前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成效显著,能够进一步增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适配性,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向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创新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加快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

  当前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架构愈加清晰。主板突出“大盘蓝筹”特色,重点支持成熟期大型企业;科创板突出“硬科技”特色,吸引了一批对“卡脖子”技术攻关领域的企业;创业板聚焦“三创四新”,支持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北交所坚守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定位。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资本市场的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各个板块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分工,体现了协调发展的理念。多层次资本市场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能动作用,把各类资本要素高效地配置到具有国家重大战略转型意义的方向,促进优质新兴产业公司上市融资,实现良性竞争,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推进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资本市场为企业提供更为长期的资本支持,能够更加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企业从研发投入到技术迭代再到产品实现盈利,需要经历VC、PE、公众市场的支持,其中资本市场发挥了层层助推的功能。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方向之一,其特点在于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方向,又代表着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向。

  而资本市场已经成为科创企业融资的主阵地,在推动产业升级,助力培育新兴产业方面重要作用凸显。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9日,科创板已有509家上市公司,均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公司202家,生物产业公司106家,高端装备制造公司83家,已形成产业集聚;截至3月19日,创业板已有1242家上市公司,其中,65%的公司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截至3月19日,北交所已有182家上市公司,其中,97%的公司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对此,桂浩明表示,未来产业变革的风口仍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本市场主要发挥的作用在于:一是支持新兴科技产业的发展;二是推动成熟型企业扩大规模、产业整合;三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帮助其走向成熟。

  在邵宇看来,科技创新类企业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难以通过传统的融资渠道获得金融服务支持。而资本市场天然具有“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突出特点,在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当前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较大的堵点在于投资者对于投资好公司的意愿和企业成熟度的匹配性仍有待提高。特别是投资人的投资意愿还不够充分,同时企业的发展无法满足投资者预期,如何将两者更好地协调起来是一大难点。”桂浩明表示,接下来要提高风险投资意识、增强扩大投资主体、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在多举措的配合下使得风险投资和风险收益相匹配,为企业引入资金,找到好的投资对象。

  邵宇认为,在科技、产业、资本实现良性循环的同时,要进一步建立风险体系,使得企业能够利用长期资金,做大做强,为投资者提供适当的回报。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