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重要提示
1.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行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仔细阅读同时刊载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及本行网站www.boc.cn的年度报告全文。
1.2 本行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1.3 本行董事会于2023年3月30日通过了本行2022年年度报告及摘要。会议应出席董事13名,亲自出席董事12名。独立董事姜国华先生因其他重要公务未能亲自出席会议,委托独立董事鄂维南先生代为出席并表决。13名董事均行使表决权。本行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了本次会议。
1.4 本行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2022年度财务报告已经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和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分别根据中国和国际审计准则审计,并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5 本行董事会建议派发2022年度末期普通股股息每10股2.32元人民币(税前),须待本行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批准后生效。本次分配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第二节 公司简介
第三节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第四节 股本及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数量和持股情况
注:
1. H股股东持有情况根据H股股份登记处设置的本行股东名册中所列的股份数目统计。
2.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的持股数量是该公司以代理人身份,代表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在该公司开户登记的所有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持有本行H股股份合计数。
3.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4.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的持股数量是该公司以名义持有人身份,受他人指定并代表他人持有本行A股股票合计数,其中包括中国香港及海外投资者持有的沪股通股票。
5. 除上述情况外,本行未知上述普通股股东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
4.2控股股东情况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汇金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16日,是依据《公司法》由国家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法定代表人彭纯。汇金公司是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投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根据国务院授权,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以出资额为限代表国家依法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行使出资人权利和履行出资人义务,实现国有金融资产保值增值。汇金公司不开展其他任何商业性经营活动,不干预其控股的国有重点金融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关于中投公司,请参见中投公司网站(www.china-inv.cn)的相关信息。中投公司有关情况请参见本行于2007年10月9日对外发布的《关于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有关事宜的公告》。
4.3优先股股东数量和持股情况
注:
1. 美国纽约梅隆银行有限公司以托管人身份,代表截至2022年12月31日,在清算系统Euroclear和Clearstream中的所有投资者持有197,865,300股境外优先股,占境外优先股总数的100%。
2.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005L-CT001沪同时为本行前十名普通股股东和前十名优先股股东之一。
3. 除上述情况外,本行未知上述优先股股东之间、上述优先股股东与上述前十名普通股股东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
第五节 重要事项
5.1 利润表主要项目分析
本行紧紧围绕集团“十四五”规划要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营管理工作,“一体两翼”协同发展,“八大金融”全面发力,经营业绩稳中有进、稳中向好。2022年,集团实现净利润2,375.04亿元,同比增加101.65亿元,增长4.4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274.39亿元,同比增加108.80亿元,增长5.02%。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0.85%,净资产收益率(ROE)10.81%。
集团利润表主要项目及变动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利息净收入与净息差
2022年,集团实现利息净收入4,606.78亿元,同比增加355.36亿元,增长8.36%。其中,利息收入8,822.73亿元,同比增加927.85亿元,增长11.75%;利息支出4,215.95亿元,同比增加572.49亿元,增长15.71%。
利息收入
2022年,客户贷款利息收入6,527.29亿元,同比增加717.29亿元,增长12.35%,主要是客户贷款规模增加带动。
投资利息收入1,659.54亿元,同比增加120.95亿元,增长7.86%,主要是投资规模增加带动。
存放中央银行及存拆放同业利息收入635.90亿元,同比增加89.61亿元,增长16.40%,主要是收益率提升带动。
利息支出
2022年,客户存款利息支出3,119.36亿元,同比增加483.37亿元,增长18.34%,主要是客户存款规模增加和付息率上升所致。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利息支出653.78亿元,同比增加64.67亿元,增长10.98%,主要是付息率上升所致。
发行债券利息支出442.81亿元,同比增加24.45亿元,增长5.84%,主要是发行债券规模增加所致。
净息差
2022年,集团净息差为1.76%,同比上升1个基点,主要是在人民币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适度下行,导致人民币贷款收益率下降的背景下,集团抓住美联储加息等有利时机,主动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保持了息差的稳中有升。一是受益于美联储加息,积极优化外币资产结构,外币资产收益率提升。二是优化人民币资产结构,人民币客户贷款在生息资产中的占比提升,其中中国内地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平均余额在中国内地人民币客户贷款中的占比74.45%。三是坚持量价双优,加强负债成本管控,境内人民币负债成本下降。
集团主要生息资产和付息负债项目的平均余额1、平均利率以及利息收支受规模因素和利率因素2变动而引起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1平均余额是根据集团管理账目计算的每日平均余额,未经审计。
2规模变化因素对利息收支的影响是根据报告期内生息资产和付息负债平均余额的变化计算的,利率变化因素对利息收支的影响是根据报告期内生息资产和付息负债平均利率的变化计算的,因规模因素和利率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影响归结为利率因素变动。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注:
1投资包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券、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券、信托投资及资产管理计划等。
2存放中央银行及存拆放同业包括法定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其他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以及存拆放同业。
3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包括同业存拆入、对央行负债以及其他款项。
中国内地按业务类型划分的客户贷款、客户存款的平均余额和平均利率如下表所示:
非利息收入
2022年,集团实现非利息收入1,573.31亿元,同比减少230.86亿元,下降12.80%。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为25.46%。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集团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22.48亿元,同比减少91.78亿元,下降11.27%,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为11.69%。主要是受资本市场整体表现偏弱影响,理财、基金等相关代理收入减少较多。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变动情况如下: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其他非利息收入
集团实现其他非利息收入850.83亿元,同比减少139.08亿元,下降14.05%。主要是受市场价格变化等因素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减少。
营业支出
本行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行,持续优化费用支出结构,加大对重点产品、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的资源倾斜,严格控制一般性费用开支,促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资源投入产出效率。2022年,集团营业支出3,333.13亿元,同比增加38.85亿元,增长1.18%。集团成本收入比为27.88%。
集团营业支出如下表所示: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业务及管理费
本行严格控制行政费用开支,进一步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加大对重点产品、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的资源支持力度。集团业务及管理费1,723.11亿元,同比增加17.09亿元,增长1.00%。
资产减值损失
本行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和前瞻性,信贷资产质量保持基本稳定。严格执行审慎稳健的拨备政策,保持充足的风险抵御能力。2022年,集团资产减值损失1,039.93亿元,同比减少2.27亿元,下降0.22%。
所得税费用
2022年,集团所得税费用470.91亿元,同比减少21.90亿元,下降4.44%。实际税率16.55%。
5.2 资产负债项目分析
本行坚持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适时主动调整业务策略,业务结构持续优化,资产负债保持平稳增长。2022年末,集团资产总计289,138.5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914.49亿元,增长8.20%。集团负债合计263,462.8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9,744.31亿元,增长8.10%。
集团财务状况表主要项目如下表所示:
注:其他借入资金包括应付债券、长期借款。
客户贷款
本行切实担当国有大行责任,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贷款总量实现较好增长。深入贯彻实施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战略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信贷结构持续优化。2022年末集团客户贷款总额175,543.2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417.48亿元,增长11.72%。其中,人民币贷款总额143,434.2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847.69亿元,增长12.42%。外币贷款总额折合4,610.31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22.78亿美元,下降0.49%。
本行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加强重点领域风险识别和管控,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力度,资产质量保持基本稳定。2022年末集团贷款减值准备余额4,372.4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67.00亿元;不良重组贷款总额为284.1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2.04亿元。
按地区划分的客户贷款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引》,科学衡量与管理信贷资产质量。《贷款风险分类指引》要求中国商业银行将信贷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其中后三类被视为不良贷款。为提高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本行对中国内地公司类贷款实施十三级风险分类,范围涵盖表内外信贷资产。加强对重点行业、地区和重大风险事项的风险分类管理,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强化贷款期限管理,对逾期贷款实行名单式管理,及时调整风险分类结果,如实反映资产质量。
贷款五级分类状况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集团贷款五级分类迁徙率
单位:%
注:根据银保监会2022年发布的《中国银保监会关于修订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的通知》( 银保监发[2022]2号 )规定计算,往期数据同步调整。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本行结合前瞻性信息进行预期信用损失评估并计提相关减值准备。其中,第一阶段资产按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减值,第二、三阶段资产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减值。2022年末,集团第一阶段贷款余额169,885.40亿元,占比为97.06%;第二阶段贷款余额2,836.31亿元,占比为1.62%;第三阶段贷款余额2,311.04亿元,占比为1.32%。
2022年末,集团减值贷款总额2,316.7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28.85亿元,减值贷款率1.32%,比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内地机构减值贷款总额2,024.0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3.74亿元,减值贷款率1.40%,比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机构减值贷款总额292.7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5.11亿元,减值贷款率0.97%,比上年末上升0.39个百分点。
减值贷款变化情况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按货币划分的贷款和减值贷款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本行按照真实、前瞻的原则,根据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及时、足额地计提贷款减值准备。
2022年,集团贷款减值损失927.93亿元,同比减少55.05亿元;信贷成本0.56%,同比下降0.10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内地机构贷款减值损失848.56亿元,同比减少104.52亿元;信贷成本0.62%,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
本行持续加强贷款客户的集中度风险控制,符合借款人集中度的监管要求。
单位:%
注:
1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单一最大客户贷款余额÷资本净额。
2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最大十家客户贷款余额÷资本净额。
下表列示2022年末本行十大单一借款人。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投资
本行密切跟踪国内外金融市场动态,合理把握投资时机,动态调整组合结构。2022年末集团投资总额64,457.4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810.72亿元,增长4.56%。其中,人民币投资总额50,061.0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292.13亿元,增长4.80%。外币投资总额折合2,067.07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109.59亿美元,下降5.03%。
集团投资结构如下表所示: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按发行人划分的投资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注:权益工具及其他包含应计利息。
按货币划分的投资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集团持有规模最大的十支金融债券情况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客户存款
本行坚持存款量价双优,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完善场景建设,有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做大做强客户金融资产。积极拓展代发薪、现金管理、绑定快捷支付、社保卡等存款重点业务,境内人民币存款增量创历史新高。加大活期存款吸收力度,有序压降结构性存款、协议存款等成本较高产品规模,人民币存款成本稳中有降,发展质量持续提升。2022年末,集团客户存款总额202,018.2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589.38亿元,增长11.35%。其中,人民币客户存款总额158,794.3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312.14亿元,增长12.24%。外币客户存款总额折合6,206.23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59.23亿美元,下降0.95%。
集团以及中国内地客户存款结构如下表所示: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按地区划分的客户存款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注:其他项目包含应付利息。
按货币划分的客户存款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下转D121版)
所有者权益
2022年末集团所有者权益合计25,675.7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70.18亿元,增长9.23%。主要影响因素有:(1)2022年,集团实现净利润2,375.04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274.39亿元。(2)本行积极稳妥推进外部资本补充工作,成功发行5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3)根据股东大会审议批准的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派发年度普通股现金股利650.60亿元。(4)本行派发优先股股息51.87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利息82.33亿元。
5.3分部信息
从地区角度,本集团主要在三大地区开展业务活动,包括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从业务角度,本集团主要通过六大分部提供金融服务,包括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资金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及其他业务。
集团三大地区的利润贡献及资产负债总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2022年末,中国内地资产总额3
3分部资产总额、利润总额,以及在集团中的占比均为抵销前数据。
233,776.0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857.58亿元,增长8.77%,占集团资产总额的76.16%。2022年,实现利润总额2,306.44亿元,同比增加121.15亿元,增长5.54%,对集团利润总额的贡献为81.07%。
2022年末,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资产总额49,696.0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436.78亿元,增长7.43%,占集团资产总额的16.19%。2022年,实现利润总额391.56亿元,同比减少66.89亿元,下降14.59%,对集团利润总额的贡献为13.76%。
2022年末,其他国家和地区资产总额23,472.0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43.65亿元,增长2.37%,占集团资产总额的7.65%。2022年,实现利润总额147.00亿元,同比增加25.12亿元,增长20.61%,对集团利润总额的贡献为5.17%。
集团主要业务分部的营业收入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5.4 资本管理
本行资本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资本合理充足,支持集团战略实施,抵御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确保集团及相关机构资本监管合规,推动轻资本转型发展,改善集团资本使用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
贯彻落实“十四五”资本管理规划,围绕“一体两翼”战略发展格局和“八大金融”重点领域等,做好集团资本管理工作。定期开展并持续改进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推动完善风险评估方法,不断优化资本管理治理结构。完善经济资本预算与考核机制,强化价值创造指标在资源分配中的应用,提升集团资本节约和价值创造意识,增强内生资本积累能力。扩大资本计量高级方法运用,优化表内外资产结构,努力节约资本占用,积极开展轻资本业务,合理控制风险权重。稳步开展外源资本补充,夯实资本基础。加强总损失吸收能力政策研究规划,推动实施准备工作。
2022年,本行在资本市场成功发行5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和9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资本实力进一步增强。加强存量资本工具管理,赎回600亿元境内二级资本债券,有效降低资本成本。持续强化内部管理,风险加权资产增速慢于资产增速。2022年末集团资本充足率达到17.52%,比上年末提升0.99个百分点,保持在稳健合理水平,符合“十四五”规划目标。本行将继续坚持内生积累与外源补充并重原则,注重战略规划、资本补充、绩效考核之间的衔接,持续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资本充足率情况
2022年末,本行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计量的资本充足率情况列示如下: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杠杆率情况
2022年末,本行根据《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修订)》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计量的杠杆率情况列示如下: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5.5展望
2023年,银行业仍面临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的经营环境。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发达经济体通胀仍处高位,加息进程尚未见顶,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从国内看,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各方面政策累积效果还在逐步显现,将有助于提振发展信心,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在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中,本行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执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团结奋斗、勇毅前行,加快建设全球一流现代银行集团。
一是,主动落实国家战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抓紧抓实“八大金融”,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大设备更新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小微企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信贷投放,助力稳增长。紧跟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增长和消费升级。2023年本行中国内地人民币贷款预计增长10%左右。
二是,积极把握战略机遇,巩固提升全球化综合化优势。持续优化机构布局,抢抓人民币国际化等业务机遇,保持全球化业务领先发展。继续推进区域化管理、集约化发展,提升全球一体化服务能力。继续锤炼综合经营专业能力,科学有序开展股权整合、项目聚合、业务融合,全力提升综合经营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集团贡献度。
三是,深化科技创新发展,不断提升运营服务效率。加速推进绿洲工程,引领数字化转型再上新台阶。深化业务科技融合,加快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运用,进一步提高产出效能。积极融入新业态,持续丰富应用场景,不断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提升线上金融服务能力,促进数字人民币业务和场景建设双向赋能,升级智慧运营与网点转型,不断提升服务质效。
四是,强化全面风险管理,筑牢发展安全底线。持续深化全面风险管理改革,增强风险管理的前瞻性、敏感性、有效性,提升极端风险事件的防范能力。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范,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抓实反洗钱合规管理,推进全行合规长效机制建设,保障经营安全。加强网络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持续完善消保、信访等工作机制,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3年3月30日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