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开门稳”!一季度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4.9%

  本报记者 刘 萌

  “2023年1月份至3月份,全国实际使用外资408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吸收外资实现了‘开门稳’。”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4月20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吸收外资表现亮眼,一方面有我国经济韧性强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一系列稳外资政策逐步落地见效的结果。

  束珏婷表示,一季度我国吸收外资主要呈现四方面特点:一是新设外资企业较快增长。1月份至3月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万家,同比增长25.5%。二是引资质量持续提升。引资结构持续优化,1月份至3月份,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56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医药制造领域引资分别增长55.7%、50.3%、24.6%和20.2%。三是部分国家和地区对华投资大幅增长。四是外资大项目加快落地,1月份至3月份合同外资1亿美元以上的大项目实到外资2232.8亿元人民币,增长10.4%。

  束珏婷同时介绍,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新签约的外资项目300多个,涉及生物医药、先进制造、化工能源、现代服务业等重点行业领域。

  在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看来,中国经济稳定、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具有超大的市场规模优势,因此,外资企业不断加码投资。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4月19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4月份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评估过去几年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的实施效果,深入了解地方和外资企业在扩大外资市场准入方面的诉求,研究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政策措施。

  宋向清表示,近年来,我国连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同时在金融、汽车等领域推出了一批重大开放举措,我国对外开放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平。预计下一步或将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教育等领域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

  谈到今年如何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宋向清建议,首先,要持续改善营商环境,这是吸引和利用外资的重要抓手;其次,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最后,强化内资企业对外合作的意愿和能力,助力招商引资以及重大外资合作项目的落地。

  明明认为,要积极维护和拓展贸易伙伴关系,更高质量地吸引外商来华投资,包括进一步稳固与RCEP等现存协定成员国之间的投资往来、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我国加入更多高标准经贸协议等。此外,要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引资能力,包括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的优势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制定优惠政策、继续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