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奥迪CEO杜思曼:

擘画电动化转型蓝图 中国是必须要参与和见证的市场

  奥迪CEO 杜思曼

  本报记者 龚梦泽

  4月18日,奥迪携手一汽奥迪和上汽奥迪,召开了以“电赋想象 感触未来”为主题的发布会,这是奥迪首次全部采用新能源车型参展。在发布会后,奥迪CEO杜思曼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高端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的攻势会越来越猛,燃油车未来的增速会逐渐放缓。

  “未来3年奥迪将推出20款新车型,包括10款纯电动车型用于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总体而言,下一阶段奥迪的燃油车将主要用于满足中国以外的市场,而电动车主要满足中国市场,由此来强化奥迪在高端汽车领域的领先优势和深厚积淀。”杜思曼表示。

  据记者观察,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包括奥迪在内的德系车企掌门人可谓尽数出场——奔驰董事会主席兼CEO康林松、宝马董事长齐普策和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兼CEO高乐、奥迪全球CEO杜思曼和奥迪中国总裁温泽岳均亲临现场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跨国车企高管云集沪上的背后,是“电动化转型”所引发的汽车行业的转变。

  “这次上海车展各大车企高管云集,体现了大家的一致共识,那就是中国是最重要的市场。疫情之后,我们非常期待重返中国,亲眼见证中国在这段时间的快速增长,并贴近中国客户。另外,在燃油车到电动车的转型过程中,中国的转换率比世界上其他地区都要高,所以中国是我们必须要参与和见证的市场。”杜思曼对记者表示。

  “采访结束后一定会去车展现场看看。我更关注中国本土的厂商,希望了解他们当前的发展,以及他们的新计划、新设计和新功能。”杜思曼告诉记者,由于中国的新车型目前在欧洲街头还较为少见,因此大家会抓住在上海车展的机会去亲身了解。

  对奥迪而言,2023年是关键的转型之年。以今年下半年在全球推出的奥迪Q6 e-tron为先导,奥迪将迎来其史上最大规模的产品攻势,其中PPE豪华纯电动平台将对奥迪电动化车型阵容的丰富发挥关键作用。

  奥迪目前的竞争优势明显。杜思曼认为,奥迪未来一定能够在电动化进程中脱颖而出,因为奥迪有卓越的质量、忠实的客户基础、优质的服务,这些在传统燃油车时代的优势将继续传承到电动车时代。电车时代还有一些包括自动驾驶在内的智能互联功能,都会体现在奥迪下一代推出的车型设计中。

  按照在华电动化转型的“三步走规划”,奥迪此次带来了包括基于MEB纯电平台打造的奥迪Q4 e-tron和奥迪“Roadjet陆地专机”Q5 e-tron,以及基于PPE豪华纯电动平台打造的奥迪A6 Avant e-tron概念车和奥迪urbansphere概念车(这也是该两款概念车首次在中国亮相)。

  合作伙伴方面,在全球“Vorsprung 2030”战略的指引下,奥迪正与合作伙伴中国一汽和上汽集团紧密协作,为中国客户量身打造融汇创新的高端产品,重塑品牌在华电动出行。

  “奥迪已经为在华业务的发展制定了清晰的规划,我们的目标是重塑品牌在华电动出行。”温泽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们认为下一代奥迪电动汽车不仅是出行工具,还是智能体验终端。它会具备高电力续航里程,以及先进的电子架构,奥迪电动车将无缝接入更完整的生态系统。电动出行应该是一个完整的闭环。”

  除产品规划外,奥迪在新能源产能、研发方面也快马加鞭。奥迪总投资约26亿欧元的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及工厂正在加速建设中,这是奥迪在华投建的首个纯电动车型生产基地。同时,奥迪也正通过提升研发能力、扩大团队规模等措施加快在中国的本土化转型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奥迪集团财报会上,奥迪宣布了一项重大的投资计划:2023年至2027年,集团三分之二的支出将投资于未来电动化和数字化领域,达到约280亿欧元。杜斯曼在回答《证券日报》记者相关提问时表示:“这笔投资计划将用于电动化和与电动出行相关的基础设施以及软件开发方面。”

  “我们将与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软件公司CARIAD协同创新。CARIAD负责为集团所有品牌开发统一的电子架构,现在已有1.2版本和2.0版本。未来所有PPE车型将使用全新的软件标准,相信有了前沿软件的加持,奥迪智能电动车型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会进一步加强。”杜思曼表示。

  展望2023年的公司业绩,奥迪集团预计,2023财年将交付180万辆至190万辆汽车;销售收入将创造690亿至720亿欧元的新纪录;经营销售利润率预计在9%至11%之间;净现金流将在45亿至55亿欧元之间,有望延续2022财年强劲的财务表现。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